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解及佳作展示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u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真题
  题目:合唱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
  文题解读
  就“合唱”这个独词式命题作文,首先要理解词语内涵。“合唱”本是音乐术语,属声乐艺术范畴,是以群体歌唱为本体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合”有“团结、聚拢、合作、配合、和谐”之意,“唱”有“歌唱、歌颂、赞美”之意。概而言之,命题就是要考生叙写和讴歌真、善、美。就本次考题,可从“合唱”一词的本意和引申义两个层面入手。
  着眼于本意入手。可以叙写自己参加或欣赏合唱节目,从而由此带来的见闻或感受,进而获得个性化体验或人生启迪。
  着眼于引申义入手。可以通过具体故事,以小见大,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集体、人与国家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彼此相得益彰。比如,今年“抗击疫情”时,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普通老百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克时艰,“歌唱”了中国实力、中國精神。
  此题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具体选择哪个文体,需要根据自己的擅长来决定。
  立意角度写作和构思可以参考下面几方面:
  1.生活感悟角度:一家人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合唱”一首积极奋斗的、迎难而上的阳光之歌。
  2.自我成长角度:彼此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成就自我。
  3.疫情角度:今年“抗击疫情”时,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歌唱”了中国实力、中国精神,表现了国家富强。
  4.传统文化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合唱,戏曲、皮影、剪纸、书法、泥塑……合唱中国文化的赞歌。
  【满分作文一】
  合 唱
  ◎陕西一考生
  你们都是中国的国粹,一起合唱着中国文化的赞歌!
  唱不完你的神韵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童年时,就知道了你。那时,我经常跟着奶奶走街串巷去看你,哪里有你,哪里就有我和奶奶的身影。激动起来了,我也会吼出几句“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随着年龄一天天长大,知识一天天增多,我知道,你有个丰厚的名字叫戏曲。
  你从汉代的竹简中走来,进入唐代的宫殿,元代是你的青春期,你茁壮成长,出现了四大流派,在清代,你走向民间,走向百姓,后来由于徽班和湖北艺人同台表演,你逐渐融合,成为了现在大家最熟悉的形式——京剧。
  你一路歌唱、一路前行。川、越、秦、徽……是你的姐妹;生、旦、净、丑……是你的四肢;唱、念、做、打,是你的风采;红、黑、蓝、绿,是你的肤色……
  你如一朵瑰丽的奇葩盛开在我的心田。你教会了我襟怀坦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爱民爱国……
  你传唱着千年故事,你演绎着民族风骨。戏曲,你的神韵永远也唱不完!
  读不尽你的柔情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陆游的梦想回荡着铁骑铮铮…… 在你的海洋中,我知道了“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懂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理解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感悟了“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哲人说:“一部中华史,半卷是诗词。”在你的怀抱里,我学会了宽容,理解了感恩,知道了豪情,感受了豁达。有你的世界没有消沉,有你的世界没有冷清,有你的世界没有懦弱,有你的世界没有悲观。
  你讴歌了铮铮铁骨,你书写了绵绵情意。诗词,你的柔情永远读不尽!写不够你的永恒,你从远古时期的日月星辰走来,仓颉给了你生命,先民给了你舞台。甲骨、石鼓、金文是你的足迹;秦篆、汉隶、行书、草书是你的风采;你的美,美在风格多样: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或刚健拙朴,凝练厚重;或圆润丰腴,如大家闺秀般雍容大度;或清雅秀丽,如小家碧玉般纯净天真。王羲之的行书传递着他的率性,颜真卿的楷书彰显着他的正直。你记录着历史,你传诵着美德,你磨练着意志,你塑造着人格,你承载着历史,你镌刻着精神。
  书法,你的精神永远也写不够!
  你们传唱着民族精神,高歌着中国风骨,吟唱着炎黄心声,合唱起了一首悠远、厚重的中华赞歌!
  【满分作文二】
  合 唱
  ◎陕西一考生
  深夜里,我静静伫立在武汉,聆听着这首雄壮的合唱!
  寒冷的夜风肆意地刮着,我抖了抖身体,想要驱赶寒冷。突然,刺耳的急救声响彻夜空。从救护车里匆匆跳下来几个戴口罩的青年人,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但红色臂章上“志愿者”三个金黄的大字却异常明亮而温暖。他们小心翼翼地扶着一位老奶奶进到了车里。测体温,测血压,隔着车窗,只见红色的臂章迅速地游走、交替,似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炬,又如一面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霎时,我的心暖暖的。我想,在这座城市里,一定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志愿者,在黑夜中前行,与病魔赛跑。
  空荡荡的街道,他一人站岗执勤;汗流浃背,他依然按时给运送蔬菜、食品;明知接送医生就是死里逃生,他依然选择“逆行”;本该颐养天年,他却要与死神争夺生命!
  医院大楼的窗前,一位年轻的护士姐姐脱下了防护服,嘴唇干裂、双眼通红。白皙娇嫩的脸上被压出了深深的印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医生嘴角挂着饭菜,手里拿着筷子,却趴在桌上睡着了。此时此刻,我泪眼婆娑。
  第二天凌晨,有一个身着整洁朴素的人路过我身旁,他每天凌晨5点就早早地来到药店门口,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在这个时候,口罩、药品都出奇的珍贵。他总是第一个走进药店。每次出来时,他整个人都变成了药箱子,怀里、手臂上、胸前、脖子上,整个人都被药包裹着,塑料袋塞得满满当当。我知道,大叔把买的药都捐了出去。面对别人的感谢,他总是摆摆手,笑着说:“国家有难,我们党员再怎么都要做点事情啊。”   寒风萧瑟,风呼呼地抓起地上的落叶,我听见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驻守的消防官兵“一家难圆万家圆”的豪壮呐喊;我想起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扬诗句;我更感受到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所点亮的光芒照亮了万千黑暗,才让我们的冬天不再寒冷,不再难以逾越!
  世界上再也没有像我们中国一样的国家,那样的众志成城,那样的雷厉风行,那样的有着强大的凝聚力!
  即使是作为一棵樱花树,我也为我生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长在这个团结伟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没有一个黑夜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如今抗击疫情的合唱已渐近尾声,但中华民族的复兴前奏已经吹响。朋友们、同胞们,赶快加入合唱的队伍中吧!
  【满分作文三】
  合 唱
  ◎陈熙睿
  很小的时候,我一直对音乐很敏感,一段音乐响起,我就可以跟着节奏手舞足蹈,多听几遍,嘴里就能哼着调子唱出来。于是我四岁习舞,六岁学琴,待到小学三年级时,很荣幸地成为校合唱队的一员。
  起初,我并不觉得合唱是件难事,总以为经常在卡拉OK练嗓子,唱歌就是一件驾轻就熟的事,合唱也无非是好多人聚在一起唱罢了。可真正投入到合唱训练当中,我才逐渐发现合唱并不是那么简单。
  进入合唱队的第一年,我们需要演唱的曲目是《四季之风》,曲调缓慢而轻柔,给人以微风一般柔和、纯净、优雅的感觉。从此,我们每天都会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下自得地走近音乐教室,与一些好朋友们一起唱歌,然后带着汗水,踩着上课的铃声,飞奔到教室里,在老师责备的目光下,回到座位上。长此以往,我们也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这首歌分为三个声部,几番试唱后老师将我分入高声部,而后三个声部分开训练,听了几遍伴奏,渐渐地可以开始跟唱,我便有些小得意,但关掉伴奏清唱,开口就是很单调的大白嗓。唱到一半,老师突然叫停,告诉我们:“你们每个人的声音都很棒,但是合唱是指由许多人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绎,合唱效果的好坏不单单取决于某一个人的演唱水平,而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协作来共同完成。每个同学之间都需要相互配合,既不能声音太大,覆盖过了其他声部的声音,也不能声音太小,突出不了自己声部的声音。如何把握,需要用耳朵听别的声音,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呼吸!”我的心咯噔一下,突然了然:聆听他人,感受自己,才是合唱的真谛。
  站上合唱台的一刻,意志、思绪、注意力渐渐地专注于我的每一次深深浅浅的呼吸,努力感受气息从丹田慢慢提升来再冲出嗓子的感觉,我每一次发声的头腔共鸣,每一次唤起的轻柔缓慢,每一次高音的高亢洪亮。耳畔其他同学婉转的歌喉,面前指挥投入的神情,一旁钢琴伴奏的女孩指尖在琴键上飞舞……“四季的风你将何去何从,四季的风我会一直追逐,只因为我知道,你在季节消逝的那个尽头……”高中低三个声部的合唱,有层次而丝毫不显得杂乱,空灵而不轻薄,或是高亢,或是低沉,合唱团的每一个人都聚精会神,随着温柔的曲调,仿佛置身于旷野,指尖轻轻触碰到了春风,耀眼的阳光热情而又灿烂,让风儿捎去对冬的思念……即使是一片枯叶,也能倾倒整个季节,但是当所有树叶伴着秋风蹁跹而落的时候,就可以倾倒一个世界。
  合唱的真谛不在于“唱”,而在于“合”。用耳听,用心唱,个人融入集体,集体带动个人。美妙动听的歌曲只有在一个非常成熟的、有序的、团结的集体之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演绎,合唱标志着团结,标志着人与人之间的配合与互补,专注于合,钟情于唱,樂曲才可美妙。
其他文献
“母亲,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多人受苦,我心里非常的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我既把我的力量和生命都交给这一件事情,我怎么能够有功夫回家来,忍心的丢着这样重大的事情,看着一般人受痛苦,而自己来独享安逸呢?”这是“红色特工”冷少农烈士1930年前后写给母亲的家书片段,冷少农与母亲之间因为误会,双双陷入痛苦和内疚之中数年。面对亲人“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指責,冷
你说:“很多年前我们都在的时候,我们开始了等候。那时我们似乎已经知道,日后能够等候我们的,依旧是静坐在那些永远一样的黄昏里,一动不动的我们自己。”  黄沙粱,风起了。  你写众狗狺狺的夜晚,寂静飘远中,一条冥然入睡的老狗来回地走动,眼中浮现出人们多年前的陈事旧影。你写人们全朝某个地方飞奔,你像是被遗弃似的落在后头,而你仍慢悠悠地走。你写当一切已成结局,时间改变了黄沙梁和你,老掉的一代人在黄昏中感叹
家附近有一担卖油面的小摊子,我平常并不太注意,有一回带孩子散步路过,看到生意极好,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人。  我和孩子驻足围观,这时见到卖面的小贩,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捞子里,一把塞一个,刹那之间就塞了十几把,然后他把叠成长串的竹捞子放进锅里烫。  接着,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十几个碗一字排开,放佐料、盐、味素等等,很快地捞面、加汤,十来碗面煮好的过程还不到五分钟,我和孩子看呆了。更令人赞叹的是
丰子恺17岁时,曾作为预科生就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李叔同老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时任他们的音乐老师。  丰子恺后来回忆道,当年他和同学们上李叔同先生的音乐课,“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新鲜”。最初上音乐课时,预备铃声响过,以为先生总要迟到的同学们闹嚷着推门进入教室后,不由吃了一惊:只见身材高而瘦削的李叔同先生,身穿一袭整洁的黑布马褂,早已端坐在讲台上,讲桌上齐整地放着点
跳一支舞,予自己欣赏;唱一曲歌,让自己聆听;诵一首诗,给自己享受;然后落幕——向自己鞠躬。  ——题记  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个穿着金黄色连衣裙、头顶戴着灿灿的皇冠的女孩子在舞台上纵情地歌唱,光芒万丈,耀眼夺目;舞台之隅,帷幕之后,躲着另一个女孩子,穿着白色的衣服,有些怅然又不无羡慕地望着台上歌唱着的女孩,面无表情,两眼失神。  也许后者是有资格胜任主角的;但显然,在别人的剧本里,她是配角,是陪衬
【模拟金题】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人回味无穷。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注意书写的规范美觀。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思路引导】  本文是一篇命题作文,在写作之初,必须先审清题目的关键词,正确理解导语的写作方向。题目是一个词:“回味”,表明是一
我们说过许多话,我们记不起来都跟谁说过哪些话。可是,我们跟大自然几乎没说过话,而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大自然对我们说的话从来没有停歇过,它们有耐心。早上,我们走出家门——如果你有这份细心體察的话——清风抚过面颊,风用它透明的小手轻轻摸你的脸,还有眉毛、眼窝和耳朵,好像它知道你会在这一刻走出门,在这里等你。事实上,它的小手还抚过你的肩膀、后背和鞋子,只是你没察觉而已。  风是大自然千万种语言中的一种
二十八年腥风血雨,七十二年漫漫征程。百年党史,从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从坚韧小草到参天大树,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党的发展历程是一幅恢弘的历史巨献。  在中华大地这片热土上,传承着的不仅有艰苦创业,更有那历久弥坚的红色记忆。从第一本《共产党宣言》到第一面党旗升起,从辛亥革命到建国伟业,从中共一大代表到十四五规划……诸多的历史点滴是初心的见证。中华儿女在百年的岁月里,发出来自胸腔的共鸣:吾有所爱,其名
乘客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不得骑行平衡车、电动车、自行车,使用滑板、溜冰鞋;具备条件的车站应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婴儿护理台等服务设施,宜开辟母婴室,设置自动取款机、自动售货机等便民服务设备……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乘客不得在地铁内进食这一条尤其引人关注。近些年,有关地铁内到底能不能吃東西的
窗外的世界,是静的,唯有几声鸟啼轻轻掠过。  暮色黯淡,残阳如血,檐上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梦似幻。  又到日暮时分,一天伴着晚风又悄然逝去。每日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异,一样的时间,做一样的事情。偶尔站在窗前,看看外面的世界。  街上是安静的,没有一个行人,平日里,被视作噪音的城市轰鸣,在这个寒假,却显得格外珍贵。  清一色关着门的灰暗商铺,一条街接着另一条街。偶尔有几家商超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