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出版行业的整体改革,一个层次更高、对手更强的竞争时代就摆在出版业眼前。本文试图从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入手,就提高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人才战略、图书策划和企业改革等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出版企业 核心竞争力 浅述
随着经济垒球化、竞争国际化和中国加入WTO,一个层次更高、对手更强的竞争时代就摆在出版业眼前。关注竞争,参与竞争,提高竞争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出版产业、企业,是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试图对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如何提高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谈一点初步认识。
一、核心竞争力及其特点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90年在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中提出的,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它是企业独具的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中所必须依赖的关键能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的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品牌、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独占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高人一筹的、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干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已经形成了较高的进人障碍,难以被其他企业复制、模仿和替代。
2、持久性。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设取决于企业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知识、理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竞争优势,如无形资产、品牌等,持久地留在人们心中,历久不衰。核心竞争力不像实物资产那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价值。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和壮大却需要企业不断的爱护与培育。
3、价值性。价值性是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的特性,识别一种竞争力是否为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判断其是否具有价值性,是否能够为消费者(读者)提供更大的好处。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消费者(读者)提供重要价值。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出版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能够使出版企业在创造出版物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年做得更优秀,它能够为消费者(读者)带来独特的价值。
二、出版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出版业作为对知识进行加工、整合、制作、传播的信息内容服务产业,它与其他企业既有共性,同时也有鲜明的个性,这些个性是我们考虑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也构成了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内容。在我看来,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乃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优秀出版人才,是增强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出版社是以文化的选择、优化、整合、创新、传承为主要经营内容的文化企业,这就要求其人才主体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文化人。人才的文化品位、人格魅力、创新能力、价值追求、专业素养等等,影响并决定着出版社的文化内涵、品牌效应和竞争实力。因为出版社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以及对图书品牌的打造和维护,都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和专门的人术没有这些人才,出版社就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出版社必须拥有一批既熟悉编辑业务,又善于策划选题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1、编辑人才,选题是出版社的生命!这在出版界已是不争的事实。编辑是选题的具体策划者、运作者,编辑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编辑人才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什么样的编辑才算是高素质、能力强的编辑人才,什么样的编辑结构才算是合理、高效的编辑人才团队呢?
首先,编辑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熟知或者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站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前沿,其次,编辑应该有十分敏锐的市场眼光,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端倪中及时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并善于从中提炼和发现选题的雏型,再次,编辑必须有很强的执行力,能迅速地整理思路,高效率地把选题思路运作起来,实施为出版产品,编辑还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冒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强的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编辑必须有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品牌意识,策划选题时敢于高起点做大气魄品牌。
2、营销人才。是增强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现代图书市场营销的意义是指建立科学化、系统化、日常化的经营机制,树立全面为读者服务的观念。图书市场营销与一般销售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图书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以读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图书为中心,即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现代出版企业要树立以读者、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就必须建立一支具有现代营销理念的市场营销队伍,并在符合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一切以市场需求出发,从选题策划开始,就对图书出版的全程(如市场调研、信息收集、读者定位、作者选择、内容取舍,装帧设计、图书定价、销售推广监控反馈等)实施精心策划,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图书的有效销售,最大化地拥有充分的市场份额,从而增强现代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图书策划,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选题策划的重要性在出版界已是人所共知,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现实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社,凭借一个好的创意,一批好的选题,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传统大社的有力竞争对手。因此,有人把选题策划称为出版社的“血脉”、“生命线”。总之,人们用了近乎极端的语言来形容它对于出版企业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题策划是以调动和整合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优势资源与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为基础的智力活动。每个出版社在进行选题时,都要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找出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环境和政策因素。分析行业内外竞争者的强势弱势,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而更重要的工作则是进行内部条件分析,包括作者资源分析、品牌形象分析、财务状况分析、生产运作能力(编辑、排校、印装各环节)分析、营销及宣传能力分析等等,只有在确认企业自身具备的优势资源与能力的基础上,才可能策划出可行的选题方案,并真正在实施中将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内部的优势资源与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整合起来,保证选题策划的成功率。对于不同规模的出版社来说,需要考察和分析的内外部因素和资源情况因选题涉及的范围大小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凡是出版社的重大选题策划,都需要进行外部环境的研究和内部条件分析,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竞争策略、质量要求、营销方案和时间进度等具体实施措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选题策划不仅是出版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还起着带动和整合其他资源与能力的作用,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优势资源和能力(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选题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体现出来的。
(三)企业改革,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打破出版企业行政配置,实行政企分开,优化产业组合结构。必须打破目前的出版单位配置方法,从行政配置向市场配置过渡。首先,实行政企分开,弱化或者取消主管关系,让企业走向市场。其次,允许企业之间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融合。让市场来决定企业的产权组成形式,在充分竞争、融合中让产业组织结构再优化,造就一批符合市场要求、有较高经营水平的出版社、书店、印刷厂、物资公司、科研单位。
鼓励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要加强出版的上、中、下游结合,以股份制、集团化经营为依托,鼓励行业内各类企业以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础,进行并购,建立龙头型企业。要建设大型出版企业。目前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培育大型出版发行集团的工作正在进行。但是,这些集团有一个先天的缺陷:集团内部产业结构的单一。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对峙,出版社不参加发行集团,发行集团没有出版社加盟,如此集团,难有大的作为。目前,国有资产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把重点放在推动大型出版、发行集团进行业务、资产重组上。以它们为龙头进行全国出版发行的重新整合,建立新的符合市场机制的产业链。
打造和增强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出版企业全体员工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现代出版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强化图书策划,整合企业资源,是完全有可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
【关键词】:出版企业 核心竞争力 浅述
随着经济垒球化、竞争国际化和中国加入WTO,一个层次更高、对手更强的竞争时代就摆在出版业眼前。关注竞争,参与竞争,提高竞争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出版产业、企业,是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试图对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如何提高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谈一点初步认识。
一、核心竞争力及其特点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90年在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中提出的,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它是企业独具的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中所必须依赖的关键能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的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品牌、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独占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高人一筹的、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干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已经形成了较高的进人障碍,难以被其他企业复制、模仿和替代。
2、持久性。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设取决于企业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知识、理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竞争优势,如无形资产、品牌等,持久地留在人们心中,历久不衰。核心竞争力不像实物资产那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价值。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和壮大却需要企业不断的爱护与培育。
3、价值性。价值性是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的特性,识别一种竞争力是否为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判断其是否具有价值性,是否能够为消费者(读者)提供更大的好处。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消费者(读者)提供重要价值。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出版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能够使出版企业在创造出版物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年做得更优秀,它能够为消费者(读者)带来独特的价值。
二、出版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出版业作为对知识进行加工、整合、制作、传播的信息内容服务产业,它与其他企业既有共性,同时也有鲜明的个性,这些个性是我们考虑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也构成了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内容。在我看来,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乃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优秀出版人才,是增强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出版社是以文化的选择、优化、整合、创新、传承为主要经营内容的文化企业,这就要求其人才主体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文化人。人才的文化品位、人格魅力、创新能力、价值追求、专业素养等等,影响并决定着出版社的文化内涵、品牌效应和竞争实力。因为出版社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以及对图书品牌的打造和维护,都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和专门的人术没有这些人才,出版社就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出版社必须拥有一批既熟悉编辑业务,又善于策划选题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1、编辑人才,选题是出版社的生命!这在出版界已是不争的事实。编辑是选题的具体策划者、运作者,编辑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编辑人才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什么样的编辑才算是高素质、能力强的编辑人才,什么样的编辑结构才算是合理、高效的编辑人才团队呢?
首先,编辑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熟知或者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站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前沿,其次,编辑应该有十分敏锐的市场眼光,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端倪中及时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并善于从中提炼和发现选题的雏型,再次,编辑必须有很强的执行力,能迅速地整理思路,高效率地把选题思路运作起来,实施为出版产品,编辑还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冒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强的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编辑必须有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品牌意识,策划选题时敢于高起点做大气魄品牌。
2、营销人才。是增强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现代图书市场营销的意义是指建立科学化、系统化、日常化的经营机制,树立全面为读者服务的观念。图书市场营销与一般销售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图书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以读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图书为中心,即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现代出版企业要树立以读者、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就必须建立一支具有现代营销理念的市场营销队伍,并在符合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一切以市场需求出发,从选题策划开始,就对图书出版的全程(如市场调研、信息收集、读者定位、作者选择、内容取舍,装帧设计、图书定价、销售推广监控反馈等)实施精心策划,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图书的有效销售,最大化地拥有充分的市场份额,从而增强现代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图书策划,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选题策划的重要性在出版界已是人所共知,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现实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社,凭借一个好的创意,一批好的选题,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传统大社的有力竞争对手。因此,有人把选题策划称为出版社的“血脉”、“生命线”。总之,人们用了近乎极端的语言来形容它对于出版企业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题策划是以调动和整合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优势资源与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为基础的智力活动。每个出版社在进行选题时,都要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找出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环境和政策因素。分析行业内外竞争者的强势弱势,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而更重要的工作则是进行内部条件分析,包括作者资源分析、品牌形象分析、财务状况分析、生产运作能力(编辑、排校、印装各环节)分析、营销及宣传能力分析等等,只有在确认企业自身具备的优势资源与能力的基础上,才可能策划出可行的选题方案,并真正在实施中将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内部的优势资源与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整合起来,保证选题策划的成功率。对于不同规模的出版社来说,需要考察和分析的内外部因素和资源情况因选题涉及的范围大小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凡是出版社的重大选题策划,都需要进行外部环境的研究和内部条件分析,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竞争策略、质量要求、营销方案和时间进度等具体实施措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选题策划不仅是出版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还起着带动和整合其他资源与能力的作用,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优势资源和能力(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选题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体现出来的。
(三)企业改革,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打破出版企业行政配置,实行政企分开,优化产业组合结构。必须打破目前的出版单位配置方法,从行政配置向市场配置过渡。首先,实行政企分开,弱化或者取消主管关系,让企业走向市场。其次,允许企业之间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融合。让市场来决定企业的产权组成形式,在充分竞争、融合中让产业组织结构再优化,造就一批符合市场要求、有较高经营水平的出版社、书店、印刷厂、物资公司、科研单位。
鼓励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要加强出版的上、中、下游结合,以股份制、集团化经营为依托,鼓励行业内各类企业以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础,进行并购,建立龙头型企业。要建设大型出版企业。目前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培育大型出版发行集团的工作正在进行。但是,这些集团有一个先天的缺陷:集团内部产业结构的单一。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对峙,出版社不参加发行集团,发行集团没有出版社加盟,如此集团,难有大的作为。目前,国有资产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把重点放在推动大型出版、发行集团进行业务、资产重组上。以它们为龙头进行全国出版发行的重新整合,建立新的符合市场机制的产业链。
打造和增强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出版企业全体员工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现代出版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强化图书策划,整合企业资源,是完全有可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