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情调度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go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调查重庆市农情调度体系调度机制、调度机构、人员结构、采集渠道等现状,分析当前农情调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信息渠道、服务水平等5个方面提出加强农情调度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农情;体系;现状;建议;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02.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6.033
  农情调度作为记录反映种植业生产动态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指导种植业生产的“晴雨表”和指挥种植业发展的“仪表盘”,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管理种植业生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农情信息调度的参谋和引导作用,我们对重庆市农情调度体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当前农情调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  现状
  1.1  农情调度机制
  重庆市建立了涵盖市级、区(县)、乡镇(街道)三级的种植业生产信息调度机制,构建了农情信息联网报送系统及市级农情信息发布平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农情信息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发布流程。制定了相应的农情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了同气象、统计、应急等部门之间的联合会商制度,以及同各级农情部门之间的会商制度。信息化系统和规范化制度的日趋健全,为确保农情调度顺利、规范、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农情调度机构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专办——农情办,负责重庆市农情调度工作。重庆市38个涉农区(县)均有专门负责农情调度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并有专职农情调度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开展。区(县)农情调度机构分为4类,1)农技推广部门,例如江津、永川和南川等,占61%;2)农业农村委办公室及产业科室,例如长寿、铜梁和大足等,占26%;3)农业信息中心,以梁平和开州为代表,占5%;4)其他占比8%,其中潼南区设立了专门负责农情工作的农情信息中心。
  1.3  农情信息人员结构
  1.3.1  年龄结构
  据调查,重庆市农情信息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0~55岁。区(县)农情信息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比39%;40~55岁的占比53%;55岁以上的占比8%。在乡镇农情信息人员中,40岁以下、40~55岁和55岁以上占比分别为24%、73%和3%。
  1.3.2  学历结构
  据调查,区(县)农情信息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最高学历为硕士,最低为中专。硕士学历占比13%,大学本科占比47%,高职占比37%,中专及以下占比3%。乡镇农情信息人员学历主要集中在高职,占比42%,大学本科及以上占比为24%,中专及以下占比34%。
  1.3.3  专业结构
  据调查,区(县)农情人员中农学学科门类专业的比例为82%,主要包括农学、农业技术推广、园艺和植物保护等专业;非农专业则主要为统计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其他,占比分别为8%、5%、5%。
  1.3.4  职称结构
  据调查,在区(县)农情信息人员中,副高职称及以上占比32%,中级职称占比34%,初级职称及以下占比26%,非专业技术人员占比8%。
  1.4  农情信息采集渠道
  重庆农情信息来源主要分为3个方面。1)面上调度信息。按照“乡镇(街道)—區(县)—市”顺序,通过农情调度系统层层上报,全面收集、整理、汇总农情信息。2)田间定点监测信息。在主要粮食作物全生育期内,由8个农情基点县定期、定点采集作物生长环境、生育进程、长相长势等农情信息。3)会商研判信息。通过与统计、气象、应急等部门及农业专家沟通会商,全面分析气候趋势、农业灾害情况,结合农业优新技术推广等农业生产因素,综合研判农情信息。通过全面覆盖、点面结合、联合会商的信息采集渠道,保证了农情调度信息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情队伍稳定性有待提高
  重庆市大部分区(县)农情信息人员总体稳定,但乡镇农情信息人员稳定性普遍较差。据调查,区(县)农情信息人员从业年限在3年以上的占61%,从业年限1年以内的占21%;部分区(县)频繁更换农情人员,甚至有个别区(县)农情信息人员阶段性缺位。乡镇农情信息队伍建设普遍较差,有15个区(县)反映,辖区内只有不到20%的乡镇有稳定的农情信息人员,乡镇农情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2.2  农情信息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农情信息数据量大,专业性强,既需要农情信息人员具有“细心、耐心、责任心”,又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较好的分析研究能力。农情信息人员“专人不专职,专人不专业”等问题较为突出。这既不利于农情信息人员的管理和培养,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情信息质量的稳步提升。据调查,约92%的农情人员同时承担了较多的其他工作,剩余人员也或多或少承担一些其他工作。同时,乡镇农情人员非农专业比例偏高。有22个区(县)反映,所属辖区内乡镇农情人员中农学相关专业人员比例在50%以下。此外,从填报农情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看,部分区(县)农情人员责任心不强,填报数据时效性不够、逻辑性差。
  2.3  农情工作阵地建设相对滞后
  除潼南外,目前绝大多数区(县)没有专职农情机构,而是由农技部门、农业信息中心、经管站及农业农村委机关产业或综合科室承担农情调度工作,乡镇则基本没有固定的农情调度机构。农情调度机构从市级到乡镇没有形成一条线,行政体系不顺畅,导致上传下不达,工作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据区(县)反映,基层部门非常重视领导批示的专项工作,而农情调度这项基础性工作常常被忽视。   2.4  农情信息化设施装备水平普遍偏低
  由于农情调度项目经费缺乏,市级部门首先确保农情调度项目正常运转经费,基本没有剩余经费投入到农情信息采集、监测、记录、传输等配套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同时,各区(县)政府和农业部门也基本上没有专项农情项目经费预算,几无可能建设完善农情信息化设施装备。目前,农情信息调查基本都是传统的人工采集、监测、记录数据,电话、短信、QQ等传送数据手段,自动化农情设施投入相对薄弱,导致部分区(县)常常不能按时上报农情信息或上报的农情信息质量不高。
  3  对策
  3.1  加强农情组织领导
  建议加强重庆市农情调度工作的组织领导,强调农情调度工作的责任主体,层层压实责任。落实农情调度各项工作制度,并要求各地各级农情部门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抓细抓实抓好工作。制定农情调度工作鼓励政策,如农情调度机构奖罚机制、农情信息人员晋升机制等,充分調动基层农情机构和农情信息人员的积极性。在种植业重要生产环节、主汛期等,开展重庆市农情调度督导工作,督促各地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开展农情调度工作。
  3.2  强化农情队伍建设
  制定农情信息人员职业标准,农情信息人员实行职业化认证管理。区(县)、乡镇等须确定1~2名农情信息人员,经统一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农情信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开展农情信息调度工作,且中途不能随意更换,要更换也需新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更换。同时,加强农情信息人员培训力度,每年至少开展1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农情人员信息采集和综合分析能力。各级部门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引导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从事农情信息工作。此外,要加强市级、区(县)级农情专家分析研究团队建设,聘请粮油专家、蔬菜专家等担任农情顾问。逐步引导各级农业部门形成“专人专岗,专人专职”农情信息调度网络体系,建成一支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的职业化农情信息人员队伍。
  3.3  加大农情经费投入
  建立农情信息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事关农情信息化建设能否得到发展,事关农情调度服务种植业生产水平能否加快提升。建议政府部门要把农情信息调度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和形成农情调度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地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农情信息采集、监测、传输等信息化设施设备,探索研究物联网、遥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同时,制定社会组织开展农情调度补贴方案,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农情信息服务,提升农情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3.4  拓展农情信息渠道
  加强田间定点监测、联合会商、专家团队等农情信息采集渠道建设。1)进一步优化监测点布局和升级监测设施设备。在现有水稻、玉米田间定点监测的基础上,根据水稻、玉米种植分布,优先选择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继续增加不同区域和不同海拔的监测点,完成自动化、可视化监测设施设备升级改造。2)进一步完善农情信息会商制度。农业部门内部要加强种植意向、生产形势、主要农作物优质品种推广面积和主要农业技术推广面积等信息会商。加强与统计等部门信息沟通,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平台,第一时间获取相关部门信息。3)进一步加强农情专家分析团队和灾情分析研究团队建设。定期不定期以电话咨询、会商、约稿等形式,获取重要农情信息。组织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在重要时间节点,针对主要作物开展苗情、产量、效益等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建成横向、纵向、点上、专家信息采集上齐头并进的多样化信息采集渠道,不同渠道信息之间也可以相互印证、相互支撑。
  3.5  提升农情服务水平
  农情部门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农情信息分析研究能力不足,急需进一步充实力量,提高农情信息分析研究水平。同时,需明确农情分析研究的时间节点、重点主题、主要内容、成果运用等,集中“农情人”的智慧和力量,谋求在一些重大农情问题上,尤其是在预见性问题上出成果、出精品,达到既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又能为生产者提供指导服务的作用。
  (责任编辑:敬廷桃)
其他文献
摘 要 水土保持是保持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农业生产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科学进行水土保持,不仅可以改善土地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而且还能够涵养水源,调节小范围气候,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因此,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水土保持;农业生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伴随着大量的谣言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对网络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已有的疫情相关社交媒体谣言传播量化分析研究仅对谣言内容等单一传播要素展开分析,而忽略了构成信息传播的其他基础要素,包括传播者、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同时,这些研究的谣言数据与真实的社交媒体谣言数据也存在分布偏差和信息缺失.因此,基于新浪微博平台对新冠疫情相关社交媒体谣言的传播展开更加全面的量化分析.具体而言,首先对谣言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其主题分析、涉及地区分析、事件倾向性分析以及情感分析;进一步对谣言参与用户进行分
摘 要 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大数据为很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数据信息,生态环境领域的信息采集方式也得到更新。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气候变化的预测等方面。结合实践,对生态环境大数据进行简单阐述,并分析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从而提出在生态环境领域优化大数据应用的途径。  关键词 大数据;生态环境;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
作为系统测试和故障诊断与隔离的一种手段,BIT(built in tes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设备可靠性、维护性、测试性与安全性设计中;文中针对某型无人机机载任务设备的BIT检测功能以及资源分配指标要求,给出了任务设备控制模块的电路组成;通过分析BIT检测信号类型,介绍了基于A/D转换器单端口多状态电压的BIT检测常规设计方法与电路特点,并针对该电路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了利用二级管单向导电特性所具备的电子开关功能,设计出可筛选分离不同电压、自动识别单端口多状态电压的自适应BIT检测电路,仿真与飞行验
社交媒体在带给人们便利同时,也为谣言的发布和传播提供了平台.目前,大多数的谣言检测方法都是基于文本内容信息,但在社交媒体场景下,文本内容大多是短文本,这类方法往往会因为数据稀疏性的问题导致性能下降.社交网络上的消息传播可建模为图结构,已有研究考虑消息传播结构特点,通过GCN等模型进行谣言检测.GCN依据结构信息聚合邻居来提升节点表示,但有些邻居聚合是无用的,甚至可能带来噪声,使得通过GCN得到的表示并不可靠.此外,这些研究不能有效的突出源帖信息的重要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门控的传播图卷积网络模型G
为提升雷达故障信息的诊断效率,节约执行故障诊断指令所需消耗的数据成本,设计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算法的雷达故障信息诊断系统;利用完整的框架结构设计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联合服务器与信息查询模块,实现雷达故障信息诊断系统的体系结构搭建;在此基础上,计算故障信息的松弛度数值,通过判定迭代门限的方式,实现对多维系数信号的处理,完成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算法的雷达故障信息感知;联合已嵌入的雷达故障信息,连接Access数据库,实现诊断系统的接口技术研究;综合上述所有理论依据,设计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算法的雷达故障信息诊断系统
摘 要 回顾总结重庆市万州区近24年来油菜种植和产业发展的成效,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增强科技投入、加大多功能综合开发力度、更新加工设备与加工工艺、优化产业链条及推动品牌打造等对策。  關键词 油菜;成效;产业发展;重庆市万州区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6.035  重庆市万州区是长江流域
摘 要 重庆市秀山县隘口镇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隘口镇富裕村是秀山县85个贫困村之一;科技报国、科技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理想,秀山县农学专家组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对口帮扶隘口镇富裕村核桃产业,采取“五大”措施,取得“十大”成效,提出“四大”建议,让科技为核桃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决战决胜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确保科技助力核桃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关键词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核桃;产业发
精确有效的发酵过程模型不仅能够定量揭示过程信息间的关联,实现对难以实时监测变量的预测,而且是进一步控制和优化的前提;基于数据驱动的发酵过程建模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然而其仅考虑发酵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和数据具有多采样率的特点,忽略了过程数据中测量噪声对模型的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栈式降噪自编码器的发酵过程回归建模方法,该方法不仅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半监督的学习策略也能够充分挖掘发酵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信息,同时可以从含噪声的过程数据中提取出鲁棒性的特征,使模型具有噪声适应性;通过青霉素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近年来,社交媒体为人们消费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温床.为了降低谣言的危害性,谣言检测受到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近期研究主要基于博文内容和传播结构信息,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谣言检测.但是,这些方法仅考虑传播过程中博文之间的显式交互关系,忽略了对潜在关系的建模,难以捕捉到丰富的传播结构特征.例如,在转发(或评论)的交互形式下,多个转发者(或评论者)之间往往也存在局部的隐式交互.针对该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多关系传播树的谣言检测方法,建模博文之间的多种依赖关系,同时增强重要博文的影响力,以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