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辐照合成金纳米颗粒及其原位表征

来源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_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射线辐照合成无机纳米粒子具有简单、清洁、高效等优点,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X射线技术,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等,特别是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探索纳米材料的结构信息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然而,利用X射线辐照合成金纳米颗粒及利用X射线技术原位探索金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的综述未见报道。本文概述了X射线辐照合成金纳米颗粒的影响因素;分别介绍了利用X射线技术,特别是原位XAFS技术研究辐照合成和传统湿法合成金纳米颗粒的成核动力学,为X射线辐照技术高效合成金纳米颗粒的
其他文献
采用电子束辐射接枝工艺,在保持本体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聚四氟乙烯(PTFE)板材的表面丙烯酸接枝改性。傅里叶变换红外扫描测试表明丙烯酸成功接枝到PTFE板材表面。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辐射接枝工艺参数对接枝量的影响,并择优选出最佳的辐射接枝工艺条件:吸收剂量为18 kGy,丙烯酸浓度为60%,反应温度为70℃。表面接触角测试表明,接枝改性后PTFE板材表面浸润性较改性前大幅提高,水接触角由120°下降到60°。黏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辐射接枝改性可显著提高PTFE的黏接强度,达到23 N/cm2<
某输油管道防腐蚀层的绝缘性能在投运多年后出现明显的劣化,原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已经无法达到有效阴极保护。通过追加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对原阴极保护进行增强,对追加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前后的保护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对管道原有的牺牲阳极系统进行增强,可以恢复管道阴极保护的有效性。
利用数字万用表对嘉兴段管道的交流干扰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测,采用固态去耦合器+接地铜缆的排流方法在管道上设置3处排流后,最大交流电位从31.81 V降至4 V以下,排流效果达到了国家规范要求。该排流技术可有效解决电气化铁路对嘉兴段天然气管道的交流干扰问题,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
对海洋大气环境中架空输油管道保温层下的典型部位腐蚀现状进行现场调研,发现汇油管与排气阀连接处、小节管连接处、焊缝区域、管托底部等位置容易发生显著的局部腐蚀。对典型部位腐蚀产物样品进行XP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分主要为Fe2O3和Fe3O4。架空管道连接处海洋性水汽容易进入,电解液厚度不均、涂层损伤、设备表面温度差异等因素都能导致保温层下管道腐蚀呈现局部化特征。针对架空管道不同部位提出综合性腐蚀控制维护方案,包括架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Cl-含量、温度、介质pH、SO42-含量、含氧量对S30403、S32101和S32205不锈钢焊接接头在硼酸溶液中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32205焊接接头对温度的影响更为敏感,对Cl-和SO42-不敏感,且存在临界温度区Tb0>60℃、40℃<Tr0<60℃,在区间内点蚀电位Eb和再钝化电位Er分别急剧降低;S32101和S30403焊接接头的Eb和Er
研究低剂量下长期不间断电磁辐射暴露对发育期Sprague Dawley(SD)大鼠学习认知能力的影响,为电磁暴露安全限值标准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利用1.8 GHz电磁波对大鼠进行全天不间断辐照,白天8 h工作时间的剂量为0.40 W/kg,其余时间为0.08 W/kg,持续4周。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胆碱能标志物水平、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抗氧化物酶活性和氧化应激产物含量,并对海马组织进行切片、染色和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大脑内海马组织较假辐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Wistar大鼠,制作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探索模型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6)、30 Gy照射组(n=10)、45 Gy照射组(n=10),对大鼠臀背部进行单次局部照射。分别于照后7 d、14 d、21 d、28 d、35 d、45 d、60d观察两组照射区域皮肤变化、血流变化及体重变化等情况,在照后60d取各组大鼠照射区皮肤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通过光镜分析照后
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细胞模型,考察不同吸收剂量60Coγ射线对HaCaT细胞的损伤及机制。单次剂量60Coγ射线对HaCaT细胞进行照射(照射源距细胞3 m,剂量率100.68 cGy/min),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水溶性四唑盐染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调亡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和炎症相关蛋白。60Coγ射线照射HaCaT细胞(18 Gy)24 h后,细
针对纺织机械用凸轮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从纺织工艺与凸轮机构运动特性耦合的视角,提出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反求、拟合与重构方法,并进行系列化设计;介绍以实
为快速获得产品质量厚度和预判剂量分布,利用X射线检测成像技术,开发了电子束辐照加工产品质量厚度检测方法并进行了验证。采用4种标准模块(铝片、铝阶梯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阶梯块)进行检测方法开发和优化,采用不同厚度的均质材料(水和小米)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并将本方法应用于两种实际产品的质量厚度检测。结果表明,在质量厚度大于1.0 g/cm2时,利用本检测方法得到的标准模块和均质材料的质量厚度测量值与各自的质量厚度标称值的误差均小于5%,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