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眼神好伤人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微是我们班里的“问题女孩”:不诚实,爱打扮,玩刺激,她身边的朋友都是像她一样的问题孩子。小微的父母在她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离婚了,她跟着父亲和奶奶过。
  父亲长期对小微施行家暴,手捶脚踹,怎么顺手怎么打。为了逃避打骂,小微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撒谎,而谎言一旦被揭穿,她又会招来更狠的打骂。小微的奶奶和爸爸相反,非常溺爱这个没有父母疼的孩子,导致小微养成了很多坏习惯,等奶奶察觉时已很难改正。
  来到我班之前,小微就已经是有名的“老江湖”。我今天刚批评她穿衣不得体,明天她就会把眉毛剃光、描眉,和我对着干;后天,她又被发现帮男生藏匿香烟。
  我经常找小微谈话,她每次也表现出认真的样子听我说话,甚至会经常主动来找我诉说她生活中的烦恼。可是最近这段时间,她却一反常态地回避我,转而找教政治的张老师谈心。
  我很奇怪,便去找张老师了解情况,张老师向我反馈了她和小微的谈话内容。?
  “为什么不找梁老师谈心了?”?
  “我知道梁老师对我好,可是,有时候梁老师看我的眼神……唉,不想说!”
  “梁老师为你操了很多心,她给了你那么多机会,那么多帮助,你却还重复犯错,她能不着急、生气吗?除了老师,别人才不会给你这么多机会。你要了解梁老师的良苦用心,努力改掉坏习惯。”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安慰小微。
  我很庆幸有张老师这样的好同事,她既安抚了小微,又维护了我的尊严。可是,小微的那句“梁老师看我的眼神”让我陷入沉思。我的眼神怎么了?我的眼神是否流露出失望、厌恶?小微没有明说,但是,她疏远了我,这说明我的眼神里肯定有让她不舒服的东西。
  比小微高六届的一个叫小安的女孩,在毕业前给我写过两封信。
  第一封信里,小安写了我在她打群架前后对她态度的改变。她感觉我对她打架的行为极度失望,眼神里充满冷漠。看完她的信,我第一时间找她谈话,消除她内心的负面情绪。
  中考前一天,小安又递给我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请老师等我中考完再看”。我按照她的要求,等她考完试离开学校后才拆开信件阅读,信里表达了她对我的理解,感激和不舍。
  小安写信告诉我,我的眼神让她受伤了,而小微也有同样的感受,是否还有更多的学生也有这种感觉,只是他们没对我说呢?
  人们看不见自己的眼神,所以往往忽略它的存在,但那里面有内心情感最真实的流露,未加任何修饰。我的眼神之所以会让学生感到受伤,都是因为我修炼不够,在教育学生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有那么一天,我的内心宽阔如海,我的眼神平和亲切,学生就不会被我的眼神伤害了吧。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里雍中学)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和条件,农业的发展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本文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布局下,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一品两制”所
荀子在《劝学》中谈论了诸多的治学之道,归纳起来,主要的有三点:其一,“日日参省”;其二,“善假于物”;其三,“锲而不舍”。从这些治学之道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刚健有为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病毒性乙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个性化健康管
风笑天教授,男,汉族,1954年7月22日生于武汉市;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班,1987年7月毕业,同年考取北
本文探讨了一部分人诸如人生焦虑、个人渺小、前途渺茫、情感空虚的生之不易状态以及由于生前的认知习惯、死者及亲属的心理煎熬、死亡知识的缺乏、悲伤抚慰的非社会化而造成
以主动学习为特征的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自主思考、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并总结规律。将探究学习引入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实验,通过设置探究情境、启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腹部切口疝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高频彩超对27例腹部切口疝进行检查.结果:27例腹部切口疝经手术证实.结论:高频彩超能测量疝环大小,根据疝环大小供外科
为建立GC法测定不同品牌汽车香水中甲醇的含量,采用毛细色谱柱ZKAT-20M(30 m×0.32 mm,0.33μm),采用程序升温,即初始温度70℃,保持2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20℃,保
R-藻红蛋白(R-PE)是一种新型荧光标记探针,具有优良的荧光特征。本实验采用异双功能交联试剂SPDP和SMCC分别活化R—PE和CD4/CD8单克隆抗体,再将活化后的R—PE和CD4/CD8单克隆抗体以
经济学的视野和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中最难以回答而又不得不作出回答的问题.本文在概括分析经典理论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