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育中引入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探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下,深入贯彻“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是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而在高中教学中,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质。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必须把“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育 以人为本理念 引入 意义 探讨
  作为一种身体运动文化,体育已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在锻炼人、教育和培育人方面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育已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把“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其中,促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各种技能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身体,强化他们的体育意识,培养他们的素养与能力,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健全他们的人格,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康成长。以此,使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高中体育教育引入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
  简单来说,“以人为本”就是崇尚、尊重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显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人格的陶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背景下,“以人为本”教育观和提倡的素质教育等有着相同的意义,“以人为本”是现代化教育价值观的重心。从本质上说,高中教育是传递、内化、选择、创新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社会化,培养更多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引入“以人为本”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新时代下,高中体育教学已成为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主要是因为体育学科中涉及到其它重要学科知识,比如,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入可以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能够以一种“关怀、理解”的态度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它能够把学生具备的责任感转变为使命感,对其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和他人、社会构建一种“信任、互助”的关系,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践行。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其主体,以生命、健康为导线,深入挖掘学生价值,尊重个体差异,关心班级学生成长。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了很多新的教学内容,比如,品质的培养,思想的熏陶。而“以人为本”理念融入了“真善美”精神,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构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高效课堂。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展现素质教育的特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高中体育教育引入以人为本理念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在是整个教学阶段中,高中体育教学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渠道。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据核心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为此,在引入“以人文本”理念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改革传统教育理念,突显其重要性,具有素质教育相同的内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行为。
  2、强化体育作业设计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作业练习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延伸课堂教育。在实施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兴趣是爱好、心理特征等,采用分层教学法,布置不同的作业设计。就体育作业设计来说,结合教材后面相关教材设计作业是常用的方法,但这并不有利于学生学习体育学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意识到多层次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注重作业设计的人性化。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具体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以“篮球运动课”为例,以学生身体机能表现情况为切入点,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身体机能较好的学生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锻炼,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需要强化训练各种基础动作,激发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体育学科。
  3、优化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高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呈现出“科学化、多元化”特点,不断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学科的积极性。学校要多角度、多层次出发,优化完善已有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体系,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基点,开设一些社会中流行的体育项目,比如,跆拳道、瑜伽,吸引学生眼球,使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科教学具有鲜明的层次性、递进性,优化整合教学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各种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体育课程巧妙地融入到文化课程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4、优化教学考评体系
  在高中體育教学中,要创新已有的考评体系,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能力的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客观而全面地评价班级中每位学生,更加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以此,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使学生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把“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高中体育教育中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它能够改变体育教学现状,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转变师生角色,优化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能够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成长、学习,成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备各方面的技能,较强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更好地展现自身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能够使素质教育得到应有的实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晋升.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5,04:98-99.
  [2]李莳.“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8:127-128.
  [3]杨耀光.基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3,26:61+63.
其他文献
2014年6月28日,西安地铁4号线首台盾构机始发掘进,标志着西安地铁4号线地下工程全线开工。4号线全长约35km,共设车站29座,全部为地下线路,南起航天产业基地,北到北客站,连接了西安市
【摘要】体育舞蹈就是一项集运动与艺术为一体的项目,它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肌肉的发展,形成人体健康的曲线美;而且使学生在学习和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观、陶冶情操,使心灵和情感得到升华。本文通过如何提高体育舞蹈专选课学生的美感进行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体育舞蹈;专选课教学;美感培养  1 前言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不仅迫切的追求科学文化知识
【摘要】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设计的基本要求与系统设计的特点,因为设计出来的系统如果没有基本要求,也就失去了系统存在的意义,比如设计出的系统失去了可操作性,那么整个系统就失去了设计的目的。本文主要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几个要求和特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单片机 系统设计 可操作性  1 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技术要求,但一个良好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在进
SD大鼠分4组,即对照组、环孢素(CsA)组、CsA+小剂量山莨菪碱组、CsA+大剂量山莨菪碱组。用药前、用药1周及2周分别检测血甘氨胆酸、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
运用定量RBI技术对炼油公用管道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排序,得出各条管道的失效可能性、失效后果和风险等级,分析了主要损伤模式和损伤机理。针对不同的失效可能性等级和风
本文研究了LR型模糊需求下缺货需补的连续盘点库存优化问题.基于可信性理论,建立了成本最小化的库存模型和两种服务水平下的库存分析模型,给出了其求解方法,并将成本和服务水平两方面进行综合获得最优库存策略.最后的算例分析,数值比较了不同模型下的库存策略.
【摘要】在新课改大潮的影响下,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已成为大势所趋,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也在积极地寻求新的出路。进行政治课的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之一。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相当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 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政治课教
【摘要】:特殊学校的教师,如何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实施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教学内容要做到生活化;二、教学手段要做到直观化;三、教学过程要做到活动化;四、教学氛围要做到愉快化。  【关键词】:特教学校教师 语文课堂教学  特教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特教技术的双重教学任务,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
【摘要】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内容,中高年级每个单元都有涉及,教学中我们要加以重视,长期坚持,力求以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阅读课 自学能力 兴趣 信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
文章阐述了行为养成教育的内涵,分析了中职生行为养成教育现状及造成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指出了中职会计教学中行为养成教育的渗透策略,即转变教育理念,融入行为养成;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