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仁安羌大捷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作战60周年,也是取得"仁安羌大捷"60周年。作为那场战争的亲历者,特撰此文,用正史实,以飨读者,而慰英烈。
  我是湖北黄梅人,1923年出生。"七七事变"爆发那年,刚刚14岁的我便投笔从戎,考上了陈诚的十八军干训班,接受译电训练,经过短期培训,被编入十一师三十三旅,任准尉译电员,随队出征松沪会战,在战斗中又担任了旅部特务排长。1942年3月11日,我被调到当时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军中缅印战区司令官的史迪威身边当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于是这一特殊的职务使我亲身经历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许多事件。仁安羌大捷就是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战斗之一。
  
  傲慢的英军向中国远征军发出了救命的哀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便于1941年底发动了马来西亚战役,仅以阵亡27名士兵的微小代价,一举歼灭了兵力大于自己三倍,装备也占优势的英军主力,打死英军1200余人,俘虏数万人之多。昔日大英帝国的威风在几天的工夫里就荡然无存。紧接着,日本军队的矛头便指向了缅甸。
  缅甸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英国除了印度之外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又是通往印度的门户。而对中国来说,这是当时的民国政府依赖外援最后的海陆通道,一旦失守,后果不堪想象。危机关头,英国自知单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抵挡凶猛的日军,便向蒋介石政府发出了支援的请求,经中美英三方协商,中国方面决定派出自己最精锐的部队组成远征军,入缅甸布防。然而大战前夕,英国殖民主义者又犹豫不定起来,他们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怕中国军队日后会赖在缅甸不走,于是拒绝了中国军队先行进入缅甸布防。
  1942年初,日军开始向缅甸进军,一路势如破竹,3月8日在没有遇到激烈抵抗的情况下拿下了缅甸首都仰光。英国军队一触即溃,狼狈向缅甸的中部北部撤退。吃了败仗的英国人这才又紧急向中国求援,于是中国10万远征军在准备不足,兵力分散,指挥系统混乱的情况下,陆续开进了缅甸。
  3月8日,在仰光陷落的当天,戴安澜将军率领他的二师进占缅甸中部要冲东瓜(又称为同古)。史迪威将军原计划以二师为先导,待大军集结完毕后由同古发动反击,挥师向南进攻,一举收复仰光。但控制着铁路和公路运输的英方却把运力集中到安排英军撤退上去。中国远征军集结严重受阻,竟使二师成了孤军。他们在东瓜顽强抵抗日军两个师团的进攻达12天,在给予日军重创之后,突围后撤。
  东瓜会战的计划夭折后,史迪威和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共同策划了平满纳会战计划,要旨是在西线英军的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将集中主力于缅甸中部的平满纳一带中央战线,以顽强的阻击大量杀伤敌军,将日军一至两个师团诱至我军预设阵地后,围而歼之。
  4月5日,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在史迪威陪同下来到缅甸。他批准了"平满纳会战计划",并要求史迪威去说服新到任的英军统帅亚历山大,要英军履行他们自己所作的承诺:守住西线要地,以便中国远征军在平满纳与日军决战。这个亚历山大倒也不是个等闲之辈,在欧洲战场他因为成功地指挥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而名噪一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把他派到缅甸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果然,亚历山大不仅不支持中国远征军的计划,反过来要求中方派一个师去西线支援英军作战。蒋介石发现英军无意参加平满纳会战,判断英军很可能会擅自后撤。为使第五军能按计划在平满纳与日军决战,先破其一路,蒋介石决定: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继续实行平满纳会战。
  若单从军事的角度看,我觉得蒋介石决定举行平满纳会战,并提出具体的会战指导方针和要求,其考虑很周全,措施也很得当,这个仗原是有胜算把握的。
  关键问题出在英国人不仅无意参与平满纳会战,而且不"愿意看到中国军队在缅甸打胜仗,制造出使中国人有赖在缅甸不走的理由。"这是英十七师副参谋长安德森上校和装甲营长派生少校1942年2月28日夜在勃固同我话别时向我透露英军在缅最高指挥韦维尔此前对他二人所讲的原话。其实英军的战车和炮兵等重装备明显强于日军,但他们无心恋战,畏敌如虎。
  在中国远征军于平满纳一线展开时,英军却在4月4日就开始全线北撤,到4月6日,我军平满纳战线的右侧背完全暴露在日军的威胁之下,迫使杜聿明于13日赶往马圭会晤英缅一军军长斯利姆中将,再次要求英军据守现阵地,切勿再后退;并希望英军炮兵和坦克能派出一部支援平满纳会战。斯利姆随即同亚历山大通话商谈此事,以"撤退将军"闻名的亚历山大再次故伎重演。非但不支援中国军队作战,反而要求中国军队派出精锐部队掩护英军撤退。杜聿明当即断然拒绝,说:"既然你们一定要退走,那就请便吧!平满纳会战我们自会独力进行。再见!"他说罢就愤然离去。杜聿明同斯利姆的首次会晤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英军一退再退,很快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在短短的10天内把自己最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仁安羌暴露在日军的刀锋之下。仁安羌是缅甸最大的油田,年产石油百余万吨,侵缅日军早就对其垂涎三尺,力图尽早夺取这个极端重要的战略目标,掠取其丰富的石油,以供其侵略战争的急需。仁安羌东邻勃固山脉,西滨伊洛瓦底江,东北距缅北重镇曼德勒约250公里;南至仰光450公里,正南同空军基地马圭仅45公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地南临因河,北濒宾河,内为沙漠地带,到处耸立着如林的采油井架,靠近宾河的五一高地(其西侧临河高地名白塔山)和南部靠近因河的五一高地(名妙峰山),是控制油田区的制高点。油田内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柏油公路在白塔山和妙峰山之间交汇;一条公路从伊洛瓦底江边的油田码头通到东面铁路线上的纳貌,另一条公路从宾河大桥经妙峰山西麓南接马圭空军基地。
  14日,英军放弃马圭,随即炸毁仁安羌油田。斯利姆亲率十三旅和10多辆坦克,经仁安羌退向归约、稍埠,英缅一师和战车营由马圭向仁安羌退去,英十七师和装甲旅则由东敦枝向北退到纳貌(又名:纳特卯克)。
  15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得知仁安羌油田已被英军炸了,遥望该处火光烛天,响声动地,即令第二一四联队第3大队长高延隆雄中佐率该部及轻装甲车队、山炮、速射炮各1队,乘汽车向宾河北岸急驰。不久这支日军控制了大桥,一举截断英军退路。并俘获英后勤部队和十三旅官兵280人。第二一四联队主力及山炮3大队则追踪英十三旅占领了油田区内的道路交叉点附近地区,派兵四处扑灭大火,抢救油田设施。黄昏前英缅第一师师长斯考特少将率所部第1、第2两个旅和战车营共7683人,在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的荒木支队(由少将步兵团长荒木正二指挥二一三联队、山炮三十三联队主力、工兵三十三联队、速射炮3中队)的压迫下,由马圭向仁安羌油田退来,他们以坦克分别提前卫和后卫,一路仓皇后退。刚进到油田区内道路交叉地区,即遭到日军二一四联队主力和乘船由伊洛瓦底江赶来的二一四联队1大队的堵击,以及跟踪追来的荒木部队从英军背后的攻击,该师当即陷进了日军的包围圈中,他们向日军发起了几次冲击,却未奏功。与此同时,斯利姆亲率英十三旅在坦克、装甲车和炮兵支援下,也对宾河北岸的日军高延大队发起攻击,但遭到了日军坚决有力的反击,不但未能逐驱日军,反而损失了数十名官兵和几辆坦克、装甲车,无功而返。斯利姆同时命令英十七师和装七旅,全力进攻仁安羌,解救被围的英缅一师,结果也是一样,被日军迎头痛击后,负创而归。
  亚历山大和在新德里的韦维尔以及远在伦敦的丘吉尔都闻讯大惊,心急如焚,纷纷向中国求援。亚历山大则带着马丁少将于16日黄昏前赶来漂背中国远征军长官部求救,因杜聿明在叶新第五军军部,史迪威、罗卓英均在东线视察战况未归,他们在长官部坐等史、罗二人归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时,我正开着史迪威的座车,沿着崎岖漫长的山路疾驶,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及随行人员的座车则紧跟其后,直到深夜才赶回漂背长官部。史迪威一见亚历山大便满脸的不高兴,旋即冷笑着说道:"阿历克斯(笔者注:阿历克斯是对亚历山大的爱称)您深夜来访,一定是您听说我们马上要发动‘平满纳攻势‘,给我送来坦克和炮兵部队支援战斗吧!我们真要十分感谢您了!"史迪威这个人很有个性,他对士兵非常体贴关爱,但对他看不上的大人物,说出话来常常尖酸刻薄,在美军上层中有"醋性子.乔"的绰号。面对史迪威的讽刺挖苦,亚历山大无心反唇相讥,他正色答道:"乔!(笔者注:这是对史迪威的昵称)非常抱歉!现在我拿不出坦克和炮兵部队来支援你们的攻势作战。相反,我还要请你派新38师赶快去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缅1师,那里有七千多英军官兵翘首渴望你们派兵去救他们脱险呢!伦敦和新德里向你们呼救!请赶快行动吧!救兵如救火!"
  史迪威一看事态严重,也无心再戏弄对方,马上找来罗卓英,一道商议亚历山大求救的问题。罗卓英欣然答道:"蒋委员长早就明确指示我们:对于英军要适时适切地给予援助,以免唇亡齿寒之痛。现在英一师在仁安羌陷入重围,危在旦夕,本军义不容辞应立即派孙立人师长率部兼程赴援。但是,平满纳会战也必须立即转入攻势,先破敌一路。"问题到此已经圆满解决,按道理亚历山大应即申谢告辞。可是,他却得寸进尺地向史、罗二人建议:"放弃平满纳会战,将中国军队撤到塔泽、敏铁拉、东沙一带,举行曼德勒会战。如此则胜算较大。"史、罗二人断然予以拒绝。
  当下参谋长柏业孔将军先用电话向孙立人传达了命令要旨,令孙立人立率一一二和一一三团兼程驰援仁安羌,救出英一师;一一四团速开塔泽,暂归杜副长官指挥。同时派我和美军少校梅里尔向孙立人送交书面命令,并监督其实施,还有两名宪兵随车护卫。
  因梅里尔有心脏病又高度近视,便由我开车,连夜向事先约定好的会合地皎勃东进发。17日拂晓我们赶到。这时,一一三团刘放吾团长已率全团先期到达该地,正在埋锅烧饭。不一会,斯利姆带着他的助手也驱车来到这里,他找到刘放吾团长后便说,英一师在仁安羌被围,情况危急。他要刘团长立即率领所部、乘英军汽车继续向宾河前进,英军第十三旅旅长柯第斯准将会在该处(肯耶)同刘团长相会,并以坦克、炮兵支援刘团长作战。
  刘团长则对斯利姆说,没有孙立人师长的命令,本团不能擅自行动。这时,我和梅里尔也告诉斯利姆说,我两人是来向师长传达罗卓英将军命令的。罗长官已令孙立人师长指挥一一二和一一三团反攻仁安羌,解救被围的英一师。并接受您的指挥。孙立人正在急速来此途中,将军可在此稍待。
  早在3月16日斯利姆就任英军第一军军长后,我同梅里尔已同斯利姆见过面。所以,相见就比较谈得来,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留下来等孙立人。
  17日上午,孙立人随一一二团团长陈鸣人上校、师参谋长何钧衡及师直属部队赶到。我向孙立人呈交了罗卓英的命令,梅里尔则递上史迪威写给孙立人的信。他仔细阅读罗的命令和史的信后,问斯利姆有何指示。斯利姆迫不及待地提出要求:请孙师长立率全师驰赴宾河北岸,对日军展开进攻,他将令十三旅及坦克、炮兵支援孙师作战。孙立人见斯利姆很急,便冷静地对斯利姆说:"据将军所告,包围英缅一师的不过是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的两个联队,而英缅一师却有两个旅七千多人,百多门大炮58辆坦克,敌我力量相当;而且敌人正忙于扑灭油田大火和抢救油田设施,眼下敌人是不会全力猛攻英一师的,请转告斯考特将军,务必坚守,切勿投降。本师集结完毕后,一定火速前去救援他们。"
  斯利姆也是英军中著名的战将,素以镇定、勇敢、善战见称。曾在东非指挥过打垮意大利奥斯塔公爵兵团,俘虏意军23万的"东非大捷",由于战
  这时,我正开着史迪威的座车,沿着崎岖漫长的山路疾驶,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及随行人员的座车则紧跟其后,直到深夜才赶回漂背长官部。史迪威一见亚历山大便满脸的不高兴,旋即冷笑着说道:"阿历克斯(笔者注:阿历克斯是对亚历山大的爱称)您深夜来访,一定是您听说我们马上要发动‘平满纳攻势‘,给我送来坦克和炮兵部队支援战斗吧!我们真要十分感谢您了!"史迪威这个人很有个性,他对士兵非常体贴关爱,但对他看不上的大人物,说出话来常常尖酸刻薄,在美军上层中有"醋性子.乔"的绰号。面对史迪威的讽刺挖苦,亚历山大无心反唇相讥,他正色答道:"乔!(笔者注:这是对史迪威的昵称)非常抱歉!现在我拿不出坦克和炮兵部队来支援你们的攻势作战。相反,我还要请你派新38师赶快去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缅1师,那里有七千多英军官兵翘首渴望你们派兵去救他们脱险呢!伦敦和新德里向你们呼救!请赶快行动吧!救兵如救火!"
  史迪威一看事态严重,也无心再戏弄对方,马上找来罗卓英,一道商议亚历山大求救的问题。罗卓英欣然答道:"蒋委员长早就明确指示我们:对于英军要适时适切地给予援助,以免唇亡齿寒之痛。现在英一师在仁安羌陷入重围,危在旦夕,本军义不容辞应立即派孙立人师长率部兼程赴援。但是,平满纳会战也必须立即转入攻势,先破敌一路。"问题到此已经圆满解决,按道理亚历山大应即申谢告辞。可是,他却得寸进尺地向史、罗二人建议:"放弃平满纳会战,将中国军队撤到塔泽、敏铁拉、东沙一带,举行曼德勒会战。如此则胜算较大。"史、罗二人断然予以拒绝。
  当下参谋长柏业孔将军先用电话向孙立人传达了命令要旨,令孙立人立率一一二和一一三团兼程驰援仁安羌,救出英一师;一一四团速开塔泽,暂归杜副长官指挥。同时派我和美军少校梅里尔向孙立人送交书面命令,并监督其实施,还有两名宪兵随车护卫。
  因梅里尔有心脏病又高度近视,便由我开车,连夜向事先约定好的会合地皎勃东进发。17日拂晓我们赶到。这时,一一三团刘放吾团长已率全团先期到达该地,正在埋锅烧饭。不一会,斯利姆带着他的助手也驱车来到这里,他找到刘放吾团长后便说,英一师在仁安羌被围,情况危急。他要刘团长立即率领所部、乘英军汽车继续向宾河前进,英军第十三旅旅长柯第斯准将会在该处(肯耶)同刘团长相会,并以坦克、炮兵支援刘团长作战。
  刘团长则对斯利姆说,没有孙立人师长的命令,本团不能擅自行动。这时,我和梅里尔也告诉斯利姆说,我两人是来向师长传达罗卓英将军命令的。罗长官已令孙立人师长指挥一一二和一一三团反攻仁安羌,解救被围的英一师。并接受您的指挥。孙立人正在急速来此途中,将军可在此稍待。
  早在3月16日斯利姆就任英军第一军军长后,我同梅里尔已同斯利姆见过面。所以,相见就比较谈得来,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留下来等孙立人。
  17日上午,孙立人随一一二团团长陈鸣人上校、师参谋长何钧衡及师直属部队赶到。我向孙立人呈交了罗卓英的命令,梅里尔则递上史迪威写给孙立人的信。他仔细阅读罗的命令和史的信后,问斯利姆有何指示。斯利姆迫不及待地提出要求:请孙师长立率全师驰赴宾河北岸,对日军展开进攻,他将令十三旅及坦克、炮兵支援孙师作战。孙立人见斯利姆很急,便冷静地对斯利姆说:"据将军所告,包围英缅一师的不过是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的两个联队,而英缅一师却有两个旅七千多人,百多门大炮58辆坦克,敌我力量相当;而且敌人正忙于扑灭油田大火和抢救油田设施,眼下敌人是不会全力猛攻英一师的,请转告斯考特将军,务必坚守,切勿投降。本师集结完毕后,一定火速前去救援他们。"
  斯利姆也是英军中著名的战将,素以镇定、勇敢、善战见称。曾在东非指挥过打垮意大利奥斯塔公爵兵团,俘虏意军23万的"东非大捷",由于战
  这时,我正开着史迪威的座车,沿着崎岖漫长的山路疾驶,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及随行人员的座车则紧跟其后,直到深夜才赶回漂背长官部。史迪威一见亚历山大便满脸的不高兴,旋即冷笑着说道:"阿历克斯(笔者注:阿历克斯是对亚历山大的爱称)您深夜来访,一定是您听说我们马上要发动‘平满纳攻势‘,给我送来坦克和炮兵部队支援战斗吧!我们真要十分感谢您了!"史迪威这个人很有个性,他对士兵非常体贴关爱,但对他看不上的大人物,说出话来常常尖酸刻薄,在美军上层中有"醋性子.乔"的绰号。面对史迪威的讽刺挖苦,亚历山大无心反唇相讥,他正色答道:"乔!(笔者注:这是对史迪威的昵称)非常抱歉!现在我拿不出坦克和炮兵部队来支援你们的攻势作战。相反,我还要请你派新38师赶快去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缅1师,那里有七千多英军官兵翘首渴望你们派兵去救他们脱险呢!伦敦和新德里向你们呼救!请赶快行动吧!救兵如救火!"
  史迪威一看事态严重,也无心再戏弄对方,马上找来罗卓英,一道商议亚历山大求救的问题。罗卓英欣然答道:"蒋委员长早就明确指示我们:对于英军要适时适切地给予援助,以免唇亡齿寒之痛。现在英一师在仁安羌陷入重围,危在旦夕,本军义不容辞应立即派孙立人师长率部兼程赴援。但是,平满纳会战也必须立即转入攻势,先破敌一路。"问题到此已经圆满解决,按道理亚历山大应即申谢告辞。可是,他却得寸进尺地向史、罗二人建议:"放弃平满纳会战,将中国军队撤到塔泽、敏铁拉、东沙一带,举行曼德勒会战。如此则胜算较大。"史、罗二人断然予以拒绝。
  当下参谋长柏业孔将军先用电话向孙立人传达了命令要旨,令孙立人立率一一二和一一三团兼程驰援仁安羌,救出英一师;一一四团速开塔泽,暂归杜副长官指挥。同时派我和美军少校梅里尔向孙立人送交书面命令,并监督其实施,还有两名宪兵随车护卫。
  因梅里尔有心脏病又高度近视,便由我开车,连夜向事先约定好的会合地皎勃东进发。17日拂晓我们赶到。这时,一一三团刘放吾团长已率全团先期到达该地,正在埋锅烧饭。不一会,斯利姆带着他的助手也驱车来到这里,他找到刘放吾团长后便说,英一师在仁安羌被围,情况危急。他要刘团长立即率领所部、乘英军汽车继续向宾河前进,英军第十三旅旅长柯第斯准将会在该处(肯耶)同刘团长相会,并以坦克、炮兵支援刘团长作战。
  刘团长则对斯利姆说,没有孙立人师长的命令,本团不能擅自行动。这时,我和梅里尔也告诉斯利姆说,我两人是来向师长传达罗卓英将军命令的。罗长官已令孙立人师长指挥一一二和一一三团反攻仁安羌,解救被围的英一师。并接受您的指挥。孙立人正在急速来此途中,将军可在此稍待。
  早在3月16日斯利姆就任英军第一军军长后,我同梅里尔已同斯利姆见过面。所以,相见就比较谈得来,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留下来等孙立人。
  17日上午,孙立人随一一二团团长陈鸣人上校、师参谋长何钧衡及师直属部队赶到。我向孙立人呈交了罗卓英的命令,梅里尔则递上史迪威写给孙立人的信。他仔细阅读罗的命令和史的信后,问斯利姆有何指示。斯利姆迫不及待地提出要求:请孙师长立率全师驰赴宾河北岸,对日军展开进攻,他将令十三旅及坦克、炮兵支援孙师作战。孙立人见斯利姆很急,便冷静地对斯利姆说:"据将军所告,包围英缅一师的不过是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的两个联队,而英缅一师却有两个旅七千多人,百多门大炮58辆坦克,敌我力量相当;而且敌人正忙于扑灭油田大火和抢救油田设施,眼下敌人是不会全力猛攻英一师的,请转告斯考特将军,务必坚守,切勿投降。本师集结完毕后,一定火速前去救援他们。"
  斯利姆也是英军中著名的战将,素以镇定、勇敢、善战见称。曾在东非指挥过打垮意大利奥斯塔公爵兵团,俘虏意军23万的"东非大捷",由于战功卓绝,由印度第一旅旅长擢升为印度第五师师长。他对孙立人的分析甚为信服,便留下韦尔斯上校和罗伯逊上尉作联络参谋,跟随在孙立人左右,他自己则返回归约军部候讯。   
  中国远征军用智慧和鲜血撕开了敌人的包围
  
  孙立人见部队已到齐,斯利姆也走了,便召集干部宣布所受命令大要和仁安羌方面的情况以及斯利姆的请求,叫大家就达成任务的方法,各抒己见。我记得当时对作战方案两个团长争了起来。陈鸣人主张用两个团从宾河上游坎纳特附近渡过去,从日军的背后,奇袭仁安羌;同时由英十三旅猛攻宾河北岸之敌,用以迷惑仁安羌之敌。刘放吾认为陈鸣人的方案,可以出敌不意,能收奇袭之效。但我军深入敌军后方,若敌从正面宾河大桥出击,断我后路,必使我陷入绝境。因此,他建议,以一一二团由坎纳特方面奇袭仁安羌敌之侧背;由一一三团从宾河大桥正面进攻,先肃清宾河北岸之敌,再趁势攻入仁安羌,夺取五一和五一两制高点,则日军不攻自破,英军之围即可迎刃而解。孙师长决定采纳刘放吾的意见,命副师长齐学启率一一二团乘英军汽车驰赴坎纳特,联系在纳貌的英十七师和装七旅,对仁安羌之敌积极地进行侧击。令刘放吾团长派副团长曾琪率第三营、师工兵、战炮、搜索3个连和便衣队乘汽车先行出发,在肯耶南方占领阵地,侦察敌情地形,相机夺取大桥。
  孙师长则带着我们中、美、英三方联络参谋及其师部直属部队,随刘放吾团长指挥的一一三团主力向宾河北岸前进,于午后2时行抵肯耶北方。正在这时,忽闻前方枪炮声大作,孙师长、刘团长即令随行的部队在道路两侧小山上占领阵地,准备应战。同时命令通信连向前方追架电话,并架设电台。我们6人爬上山顶,用望远镜观察前方情况。
  不一会儿前面的曾副团长送来了报告:"占据大桥至老渡口约3000米正面的日军,至少有四、五个步兵连,另有山炮、速射炮、步兵炮约12门、装甲车10辆以上。我蒋元连和搜索连已在大桥和老渡口与敌接触;现敌用炮火掩护,出动了两个步兵连伴随10辆装甲车,向蒋连猛扑;我已将工兵、战炮2个连和第3营主力在公路东侧展开设伏,令蒋连沿公路西侧后撤,诱敌来追,用火力急袭将敌消灭。"
  刘放吾得报后便想以团主力由公路东侧抄袭敌后,乘势夺取大桥,肃清宾河北岸之敌,然后渡河进攻仁安羌。此时适逢斯利姆也爬上山来,听了刘放吾的作战方案后,当即向孙立人建议予以采纳。他还诉说,英一师被围数日,伤亡骤增,兼因缺水缺粮,官兵均极疲惫,难以久撑,请孙师长立即采取行动,去拯救七千多名英军的生命。孙立人听罢平心静气地对斯利姆说:"本人和全体官兵要救英军脱险的心情都很急迫,刚才刘团长的话很能说明一切,他的心意正是本人和全体官兵的心意。但因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我们对敌情地形都很茫然,故必须先摸清敌情地形,然后采取适当的步骤和战术,力求以奇取胜。现在重要的是肃清宾河北岸之敌,再取仁安羌。"
  孙立人希望斯利姆力促英军坚守待援,切勿投降。斯利姆见孙师长、刘团长斗志昂扬,胸有成竹,而且战术巧妙,计划周全,便很放心地对孙、刘二人说:"我已对贵军能战胜当前的日军、救出英军,充满信心,我等待你们的捷报。"他说罢就叫第十三旅旅长柯第斯准将向孙师长报到,接受孙立人的指示。
  斯利姆一走,孙立人便告诉刘团长不要向前线增兵,由曾琪去对付来犯之敌,要他计划并组织好夜战和明(18)日拂晓的进攻事宜。并问柯第斯能出动多少兵力参战。柯第斯答:可派步一营、炮兵、坦克各1连参加战斗。随即嘱其同刘放吾团长直接商议具体的作战行动与联络方法。孙立人交代妥当后,即带着他的指挥所人员和我们4个联络参谋,于15时30分来到肯耶南方2公里处,公路东侧一座森林茂密的小山头上,这里是副团长曾琪和3营长张琦的指挥所。
  我看见部队都隐蔽在伏击阵地上,并在公路上埋了地雷。向右前方望去,清晰地看见几百名日军跟在装甲车后面,借着炮火的掩护,向边打边退的蒋元连跟踪追来。
  时针指向15:56时,曾琪见敌军已进入我伏击阵地内,蒋元连已退到了安全区,便对着话筒喊"打"。顿时地雷爆炸,冲在前面的日军装甲车当即起火燃烧,我军阵地上也枪炮齐鸣,打得日军非死即伤,狼奔逐突。日军在宾河南岸的炮兵反应很快,我们这边刚刚打响,那边炮就打过来了,而且火力很猛,一时间,我伏击阵地上弹如雨下,残敌乘机兔脱。16:40战斗结束,清扫战场发现敌尸112具,内有二一四联队八中队长吉柳仲次大尉的尸身,还缴获一批武器弹药。
  日军遭此重创后,除留一部在宾河北岸守护大桥和老渡口外,主力连夜缩回仁安羌油田。孙师长和刘团长便组织部队于18日拂晓开始进攻。刘放吾命令副团长曾琪指挥第2营从公路右侧由西面进攻大桥;第1营从公路左侧(东)进攻老渡口;第3营张琦部为预备队;同时令搜索连附工兵排、谍报队(便衣)从老渡口东侧在缅甸向导引导下偷渡宾河,潜入五一高地白塔山隐蔽,侦察敌情;英军坦克队归曾琪指挥,支援作战,其炮兵(山炮3门)在公路交叉口北侧占领阵地归刘团长直接指挥。英军古尔卡团第7营随张琦部行动。
  18日晨5时,刘放吾一声令下,各营同时出动,迫击炮、英军坦克炮、山炮、轻重机枪同时向敌阵猛射,步兵便乘势冲入敌阵,日军仓皇应战,伤亡累累,大多泅水南逃。至10时许,我完全肃清宾河北岸之敌,控制了大桥和老渡口,日军多次反扑均被击退,但其炮火和机枪火力异常猛烈,使我前线部队伤亡大增,因此数次渡河进攻,均无功而返。
  孙立人见状,立即请刘团长下令暂停进攻,准备夜袭,要求前线部队严密侦察敌情地形,组织好夜间袭击。
  这时,斯利姆乘装甲车来到前线,听说孙师长、刘团长都在前沿,他也壮着胆子,跟着向导潜行向前,终于在桥头堡东侧一个小高地上的密林中,第1连的连指挥所内找到了孙师长、刘团长、杨营长,一见面斯利姆便十分惊讶地说:"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们的师团营指挥官是这样的身先士卒,亲临前线,都跑到了最前沿的连指挥所来指挥作战,我非常敬佩你们的英勇。"他接着又说:"今晨你们大举进攻时,我也令英一师发动反攻,希望能对日军造成内外夹击之势,撕开一个缺口,让他们在你们的支援下冲出重围,结果却又顿挫了。该师已缺粮断水两日,实难再撑,务请孙将军立即挥师渡河,解救英一师于倒悬。"
  正说着,无线步话机里传来了焦急的声音,英一师师长斯考特竟不顾保密规定,直接用无线电话向斯利姆呼救,其情凄切,其声已嘶,孙立人见状,当即接过斯利姆手中的话筒,用英语对斯考特说:"中国军队包括本人在内,纵使战到最后1人,也要使你们在明天脱险归来,务必请你们继续坚守下去。"话筒里传来了斯考特嘶哑而存疑的问话:"有把握吗?"孙立人斩钉截铁地答道:"请你等着吧!明天此刻我们一定可以见面的。"斯利姆在身旁听见孙立人如此信心百倍的回答,焦急的心情,顿时涣然冰释,面露笑容同孙师长、刘团长握别,并说:"我静候佳音。"他走时刚好路过我们打伏击的地方,看见被一一三团击毁的日军4辆装甲车中,竟有两辆是英军的,连车上的标志和车号都原样未动。其尴尬之情昭然无遗。
  经过仔细侦察,孙师长、刘团长得知:日军二一四联队控制着五一高地和仁安羌以北地区,成为一一三团进攻时最初的拦路虎。日军炮兵群都放列在五一高地西麓,是主攻方向上一大障碍;二一五联队控制着沿江和仁安羌西南地区,是解救英一师的第2道障碍;还有日军荒木部队(二一三联队)正在仁安羌东南地区,警戒着纳貌和坎纳特方面,并防堵英一师向东突围,这股敌军在一一三团开始进攻后也会机动使用,成为对一一三团新的反击力量。孙师长和刘团长对上述敌情地形研究后部署如下:由刘放吾团长亲自率第1、第2两营、师工兵连及英军坦克队为右翼队,由大桥两侧偷渡至南岸,秘密逼近敌炮阵地,以一部袭占白塔山,待机进攻;第3营主力配属已潜入五一高地的搜索连、工兵排、谍报队为左翼队;由老渡口偷渡至南岸,潜入五一高地,待命进攻;曾琪指挥英军第7营和炮兵队、迫炮连、战炮连在桥头堡两侧占领阵地,对敌人各种目标完成射击准备;坦克队隐蔽于大桥附近待命过桥进攻;由参谋长何钧衡总揽后勤事宜,任务是请英军准备充足的饮水、食物与医疗救护队和运输车辆,随车在集结地隐蔽待命,一旦同英一师会师,迅速前去送水、送食物和医药,并接运该师北撤;前线进攻以第一次炮击为号,我军一开始炮击,突击部队立即向敌冲锋,坦克立即过桥支援1、2两营向敌炮阵地冲击。
  19日凌晨4时半,孙立人在指挥所接到各部队相继报告"准备完毕、敌未察觉"后,立即下令"打"!霎时间炮声隆隆,枪声骤起、爆炸声象滚雷一般响个不停,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颤抖,寂静漆黑的夜幕一下子被撕得粉碎。在五一高地、白塔山以南地区的敌阵内,火光冲天,杀声震地。杨振汉带着第1营首先冲入敌炮兵阵地,一阵猛烈的机枪扫射,和连续不断的集束手榴弹的爆炸,把敌人30多门大炮炸坏了一半,打死的敌尸在大炮掩体四周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这些大炮在一一三团开始进攻后,还没来得及开炮还击,便被1营全给炸哑巴了,幸存的日军开着汽车拖起大炮纷纷向南逃窜,当其经过炮阵地南面两公里处的岔路口时,突然与刚刚迂回到该处我第2营遭遇,当时我2营已来不及布设路障和地雷,见鬼子冲过来,举枪便打。日军不敢恋战,仗着汽车速度快,冒死往外冲。结果,坐在车上的日军步、炮兵遭我火力急袭,死伤一大片。
  这样,在白塔山上掩护敌炮阵并阻我渡河的二一四联队第3大队,在我第1营突击时,便死伤过半,接着又在掩护其炮兵南逃途中再次遭我第2营的阻击,其大队长高延隆以下500多人非死即伤,连高延隆中佐的尸体都来不及运走,其溃败的情景由此可见一斑。
  初遭重创的日军马上派出二一四联队第1大队长德重房夫少佐,率所部乘汽车,并配属18辆装甲车、4门速射炮,赶来救援其炮兵和第3大队,在仁安羌北方5公里处小村庄内,又遭到追击到该处的刘放吾指挥的1、2两营和英军坦克队的伏击,我军一通猛打,当即击毁其装甲车5辆、汽车7辆,敌力战不支,掉头南逃,刘团长立命各营奋力追击。
  是日11时,第1营攻占了仁安羌,在伊洛瓦底江边截获日军二一五联队主力和工兵26联队逃跑时来不及开走的轮船3艘,汽车30多辆。第2营则击溃该敌第3大队,占领了五一高地及附近要点,英一师之围顿时破解,残敌夺路南逃。
  再说3营,根据孙立人的命令,他们在拂晓悄悄地潜渡过宾河又秘密地攀上了五一高地,一直摸到敌阵前沿,潜伏下来。攻击信号发出后,他们一跃而起,在搜索连、工兵排、谍报队引导下,一举突入敌阵,随即同日军展开了极其惨烈的肉搏战。经过殊死拼杀,那些武士道精神很强的顽敌渐渐不支,分路向山顶和山麓撤退。营长张崎即令副营长胡德华率搜索连、工兵排、谍报队追击退向山麓之敌,令9连长王学义肃清残敌后去追赶胡德华。他亲率7、8两连和机枪连向盘踞山顶之敌进攻。据侦察得知此敌系二一四联队2大队,垂死挣扎的敌人抵抗极为顽强,加上山势陡峭,攻击部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张崎奋不顾身地冲在队伍的前面,正在向上攀登,突然遭敌机枪手狙击,连中数弹,血流如注。他在生命垂危之时仍拼尽最后的力气高喊:"兄弟们!冲啊!消灭鬼子!"蒋元连长见状大恸,振臂高呼:"消灭鬼子!为营长报仇!"说罢纵身而起,带着部队冲上了山顶,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日军三百余人,完全占领了五一高地。此时,第9连、搜索连、工兵排、谍报队也消灭了退向山麓的敌人,同第2营在萨旦胜利会师。
  
  热情的拥抱亲吻和无情的史学记载
  
  就这样,围攻仁安羌英1师的日军二一四、二一五两个步兵联队和炮、工两个联队,被一一三团完全打垮,分别从水、陆路退走,只留荒木部队在因河南岸继续监视和警戒。
  清扫战场时发现,日军不但抛弃了大批军火和被其俘去的英美军文职人员572人,而且丢弃了1200多具日军尸体,同日军交过手的人都知道,日军中有个死规矩,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允许在战场上遗弃一具尸体的。
  一一三团也伤亡522人。正当刘放吾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之时,忽得知张崎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的凶讯,他和孙立人都悲痛万分,立即爬上五一高地,用颤抖的双手抚握着张崎已无知觉的手臂,热泪如雨,泣不成声地说:"好兄弟啊!我们攻克了仁安羌,英军得救了,而你却要走了,苍天何其不仁!"
  刘放吾安排好张崎的后事。转身令胡德华率第3营守备五一和五一高地及附近各要点。令第1营守备仁安羌及宾河大桥。令第2营控制因河阻敌来犯。孙立人同意其处置,即令在坎纳特的一一二团速来仁安羌,以便于20日对敌进攻,乘势收复马圭。另令在曼德勒的一一四团速来仁安羌参战。同时,叫韦尔斯带领运水车、给养车、救护车、运兵车速赴油田内救助英一师官兵,我与梅里尔与其同行。
  濒临绝境的英一师终于绝处逢生,完全得救了。当送水、食物、医疗和接运他们撤退的汽车开到这些忍饥挨渴数天、身体极度虚弱的官兵面前时,让中国人感到奇怪的事发生了,这些可怜的英国人竟没有一个人去取饮水和食物,他们泪流满面、拖着十分疲惫的身躯纷纷涌上来,去热烈地拥抱给他们解了围,救了他们性命的中国兵,许多人竟象孩子一样高兴得乱喊乱跳,把衣帽抛向天空;有些人竟抱起中国兵向天上直抛,也有人抱着汗流夹背的中国兵狂吻,这些英军的狂欢之情达到了极点,连我们也为之动容。并深感一个人在死亡到来之前忽然意外地获救时,其心态和神情是多么奇妙啊!
  这时英一师师长斯考特少将和旅长法威尔准将及波凯准将(我同他们都熟悉)在人丛中找到了我们,不但紧紧握手,而且热烈拥抱,一定要我们带他们去见孙师长和刘团长。我劝他们从速整理部队,抓紧时间休整。他们竟不理会,仍然坚持要见孙、刘二人。并叫前来接他们的第十三旅旅长柯第斯准将去集合部队,分发饮水、食物、医治伤患,安排乘车。他们三人硬是逼着我非带他们去见孙立人不可。我无奈只得领着他们爬上五一高地,他们一见到孙、刘二人都肃立致敬,然后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地拥抱孙、刘二人,一个劲儿地道谢。孙、刘二人的上衣都被他们的泪水染湿了一片,其情景着实感人。
  当时孙立人正计划着将一一二和一一四团连夜调来,借助英军的坦克大炮,于次日攻击日军。不料,因为西线英军全线动摇,史迪威、罗卓英不得已放弃平满纳会战,并接受了亚历山大的意见把第五军调到塔泽、敏铁拉一带去组织曼德勒会战。这样一来新三十八师就深陷敌后,只能担负掩护英军撤退的任务,仁安羌大捷的战略成果,瞬间消失了,令人遗憾!
  60年前的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上校,指挥所部官兵千余人,携迫击炮4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81挺、步枪566支,在缅甸西部伊洛瓦底江东畔的仁安羌油田,打败了拥有山炮36门、速射炮24门、高炮16门、装甲车48辆的日军第三十三师团(欠二一三联队2大队和山炮6队速射炮5队),救出了被困在仁安羌油田内濒于绝望中的英一师少将师长斯考特以下官兵7683人、坦克58辆、炮百余门、汽车300余辆,以及在此前被日军俘去的英美军人、教士、记者572人,打死了日军大队长高延隆雄中佐以下官兵1200多人,缴获了大批的装具武器,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奇迹--仁安羌大捷。这一仗,饮誉寰宇,轰动英伦。
  当时在缅甸任英缅第1军军长后升任英帝国参谋总长和澳大利亚总督的斯利姆元帅在仁安羌战斗结束后,亲自向孙师长和刘团长热烈地表示感激之情。并在其所著《反败为胜》一书中说:"中国军人是出色的勇士。他们在缅甸仁安羌一役中,不但打败了兵力十倍于己的强敌,救出了濒临绝境的英军,而且在战史上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破强、以寡救众、出奇制胜的奇迹,是一个不朽的典范。在那次作战中,孙立人将军和刘放吾团长都展现出中国军人的优良传统和品质,他们勇敢沉着,有过人的智慧和胆略,遇事冷静,处事果断,战术灵活,指挥巧妙,都是最优秀的指挥官。尤其是孙立人将军英勇善战,乐于助人,维吉尼亚军校应以有孙立人将军为荣。他们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好的指挥官。"
  然而,后来的英国史学者就变了。英国记者亨利·莫尔,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曾在缅甸战场皇家印度炮兵部队当过上尉,他在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一书中,既没有写"缅甸保卫战"和"反攻缅北",而且在其写的"英帕尔"和"仰光"两章内,竟支字未提"仁安羌大捷"。英国另一位作者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在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竟然也没有"缅甸保卫战"、"反攻缅甸"这两大战役,自然也支字没提"仁安羌大捷",这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和愤慨!
  我当年和梅里尔(美军少校,后任美军5307团准将司令)曾作为史迪威的参谋,亲历了"仁安羌大捷"的全过程。我觉得我有责任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世人。
  (责任编辑:瑶池)
其他文献
当前,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医患之间矛盾日益凸现,医疗纠纷数量逐年上升,有效的医患沟通则是避免医疗纠纷、化解医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rn一、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rn(
期刊
国际原油价格在2014年12月11日跌破60美元一桶,创造了5年以来新低.虽然国内油价仍然高于国际油价,但很多人仍报以会心一笑:跌了好啊,又可以省下好多钱了.rn不仅仅民众这样想,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犯上海,我们的家和学校惨遭轰炸。同学们有的独自一人,有的跟随亲人躲进法租界的恩派亚难民收容所。  为了抗击日军的侵略,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我们年纪虽小,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去。在国难教育社中共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以临青学校的学生为核心,团结吸收了绍芳、余日章小学、山海工学团部分学生和童工于9月3日在难民收容所里成立了孩子剧团。剧团成
摘 要 乡村治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它极大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乡村治理的运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境,阻碍了我国乡村治理之路的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进一步揭示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乡村治理的重要性,以期为乡村治理改革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困境 成因  
本文主要对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施工准备、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在未来民法典中的适用,本文认为应该考虑三个重要问题.即法律和技术问题,法律制度问题和法律问题.是否有必要以文章的形式遵循“民法通则”,明确指出民
期刊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少故乡亲友要谋求一官半职,周恩来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二、来者一律住
期刊
许多北京的摄影人喜欢走到外地或者外国去,拍摄那些在北京见不到的名山大川、自然风情。不可否认,这些摄影作品给我们这些生活在北京的人带来了无数视觉上的享受,也让我们感
本文结合实际对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以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