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力量素质训练方法的分析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术散打技术动作的完成是在抗阻力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很难完全发挥技术动作。在训练和比赛中,力量的大小也对技术的完成质量、发展提高以及使用的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武术散打 力量素质 力量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256-0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济南市散打队32名运动员散打项目力量特征、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先后查阅了有关散打训练的专著与期刊论文,收集了研究所需要的资料,综合参考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1.2.2 观察法
  为达到要求,笔者观看了赛前运动员训练录像及比赛录像资料,以此来分析当前散打项目的力量特征及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1.2.3 访谈法
  对山东省武术散打部分武术散打专家、教练进行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到了武术散打力量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以及针对运动员上肢与下肢力量不足的训练方法,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第一手资料。
  
  2 散打力量素质及其训练的理论基础
  2.1 肌肉力量的一般理论
  当今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对力量素质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分不开的,俗语说:“一力压十艺”,无论是套路还是攻防技击都需要力量,力量不足技术便发挥不出来。人体所有的动作都是对抗压力而产生的,因此在散打运动中,应当注意的是在技击实战中力量大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2 确定散打运动身体素质专项化的依据
  由于武术散打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肌肉特性有着较高要求,因此,确定散打运动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也要有专项化的依据。笔者研究发现,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确定。
  2.2.1 根据散打运动项目的特点确定
  散打竞赛采用三局二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在散打比赛中,运动员在采取行动时一般要经过判断—反应—起动—移动等,这就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专项素质和灵敏素质。其次,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越来越激烈,击打和抗击打能力不断增强,KO现象时有发生。
  2.2.2 根据散打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的特点来确定
  武术散打运动攻防转换极快,而在如此大强度快速的肌肉运动中,人体的摄氧量无法满足需氧量。赵光圣等人在2000年对中国散打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的5名参赛运动员进行的血乳酸监测结果表明,糖酵解供能在散打比赛中很重要。由于比赛采用局赛制,且每局间休息1分钟,因此部分能量还是要靠有氧供能。
  2.3 散打力量训练特征
  散打力量训练要根据散打比赛对于力量的要求来进行。散打正式的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一般每局比赛时间通常3分钟,每一场比赛的总时间大约为6分钟(不包括优势取胜)。
  有研究表明,散打运动员在比赛后即刻心率高达192次/分左右,而血乳酸值达到15.75mmol/L左右,说明散打运动员比赛时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更为重要。
  根据运动生理学知识,以及相关试验数据的分析推断可知,散打力量需要的是以无氧糖酵解为主的混合代谢供能。要动作快、力量大的完成散打技术,就要有好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大的绝对力量。同时,散打的各种技术都是决定散打比赛胜负的关键。
  
  3 散打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3.1 力量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
  目前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手段主要是采取肌肉负重抗阻训练,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主要和力量练习的强度、练习的次数等多种负荷因素有关。这些负荷因素主要包括:最大负荷百分比、组间练习时间间隔、每组练习重复次数、完成重复练习的时间、练习的组数等。根据要发展的力量类型,在练习时合理的调整各要素。
  3.1.1 快速力量、最大力量、力量耐力各自的训练方法
  3.2.1 快速力量的训练方法手段
  快速力量是人体在短时间内所完成的最大做功能力。移动速度以及动作速度快就必须要有好的快速力量作支撑。快速用力法的练习特征是以最快的收缩速克服一定的器械重量,以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
  3.2.2 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手段
  最大力量是指运动员以最大意志收缩对抗最大负荷所能表现的能力。发展最大力量以负重抗阻练习最为常见。主要用以下训练方法:重复法:方法的特点是负重大小随肌肉力量增大而逐渐增加。强度法:这是负重抗阻练习的最大限度的短促用力方法。
  3.2.3 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手段
  力量耐力应根据运动项目的特征进行力量练习,根据散打项目的耐力特点,提出散打专项力量耐心的训练方法,采用间歇训练的方法,最大强度进行练习。
  3.2.4 静力性力量的训练方法
  静力性力量的训练,各种支撑悬垂、倒立等动作。如俯卧撑,当身体下降至胸部将要触及地面时,胸大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做,然后放松。
  3.2.5 动力性力量训练方法
  动力性力量训练又可分为重力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
  3.2.6 重力性力量的训练
  械铃屈臂,两脚左右开立,两手反握杠铃,提杠铃至腹前,以肘关节为轴做两臂屈伸动作;卧推,仰卧在长凳上,做卧推杠铃动作;负重仰卧起坐,将两脚固定,或请同伴扶按两脚,两手持杠铃片置于脑后,做仰卧起坐动作;第四,负重俯卧体后屈,俯卧,两脚固定,两手持杠铃片置于脑后,做身体抬起动作;负重深蹲,肩负杠铃深蹲起。;负重登台阶,肩负杠铃,左腿踏在约50cm高的木凳或台阶上;右腿支撑,左腿积极向上蹬起,并使右腿屈膝抬起,左脚落地时右脚踏在木凳(台阶上)两腿交替。
  3.2.7 速度性力量的训练
  第一,马步推砖(哑铃),两脚并立,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持砖(哑铃),屈肘置于胸前,手心向内,然后左、右手依次向前推出,推砖时,借助腰力,转腰顺肩,旋臂伸肘,爆发用力。第二,蹲跳沖拳,半蹲或全蹲;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胸前,当右腿上步时,冲左掌,左腿上步时,冲右拳,并收回左拳。第三,腿系沙袋做蹬、踹、弹等各种腿法练习。
  
  4 武术散打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4.1 力量训练要全面,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
  散打比赛中要发挥最大力量效应,必须使身体各部肌群像屈肌伸肌和各部动作如上肢下肢躯干的各类力量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都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提高人体各运动环节的用力效果。
  4.2 力量训练的连续性和计划性
  力量训练的连续性和计划性,力量训练应有计划地根据比赛需要不间断的进行,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研究发现,增长的快消退的也快;增长的慢,消退的也慢。如果停止力量训练的话,已获得的力量将按原增长速度的1/3消退。所以力量训练要按计划逐步稳定地增长。
  
  5 结论
  散打技术动作的打击力主要是由打击肢体速度决定的,速度越快打击的力量就越大,要达到高的击打速度,运动员必须要有好的快速力量。兼顾运动员技术特点,突出重点,改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第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8月.
其他文献
11月17日,商標局网站发布《工商总局关于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切实提高商标注册效率的意见》。意见提到,在2017年底实现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发放时间由3个月压缩到2个月、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由9个月压缩到8个月的基础上,2018年底前实现以下目标: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发放时间由2个月压缩到1个月,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由8个月压缩到6个月,商标转让审查周期由6个月压缩到4个月,商标变更、续展审查周期由
正确的母猪饲养管理程序应建立在准确地了解不同阶段母猪的繁殖及营养生理特性基础上。科学的母猪饲养管理程序应是分阶段饲喂。具体讲母猪的饲养阶段应分为配种前,妊娠早期(
介绍在软塑性砂土中施工钻孔桩,根据不同岩性,人为控制钻速,减少成孔时间,合理置换浆液,成功成桩技术。
1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母猪是一胎多产,多胎高产的动物,产仔数的多少与品种、眙次、配种技术、饲养管理、个体品质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成年母猪在1个发情期内,排卵约20~30多
摘 要:新时期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紧跟时代,进行变革,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高校信息检索课程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 信息检索课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b)-0185-01    1 引言  自198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