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语“脱光”新解看媒体语言的新现象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不觉间,又一旧词新解“脱光”频频出现在各种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之上。“脱光”一词不仅指我们以往的常用意义“脱去外衣”,当下最新解释为“脱离光棍,告别单身”。例如:
  (1)宁波29岁女子半年相亲11次 “必剩客”终脱光。(《都市快报》2010-04-08)
  (2)出手10万 实力“富二代”成功“脱光”……(中国新闻网2010-03-22)
  (3)告别2009,跨入2010,剩女们在网络上总结自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一年,并希望2010年能够成功脱光。(新浪网2010-01-29)
  “脱光”一词也已成为80后、90后口中的时尚词汇。这样的新词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脱光”新意与本意相承
  “脱”字,依《说文解字》解释,本义指肉去皮骨;《尔雅》解释为“肉去骨曰脱。”后来引申指脱离、脱落、脱掉、脱下等义。追根溯源,“脱光”最早出现在《晋书·天文志中》,本义指日月失去光辉。另外,在《太公兵法》和南朝梁简文帝的《谢敕赉善胜刀启》中提到指传说中的刀神,名字叫“脱光”。后来,引申指将衣服全都脱掉或笼罩物或涂料等全部脱落。
   “脱光”新意的造词方法是用“脱光(衣服)”之形,嫁接“脱离光棍”之意。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原来“光棍”是指男性未婚成年人,现在这里的“光”指未婚成年这个群体,不区分男女。这是一种语义嫁接的造词方式。
  “脱光”的传统意义都有将彼事物与此事物相分离的意义,其新解“脱离光棍的身份”也有将自己从单身人群中脱离出来,告别单身的意思,与传统意义一脉相承,有其存在并流行开来的合理性。
  “脱光”迎合当代“男女过剩”时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转型,人们的思想受到各类文化的冲击,以及现在我国存在大量的以80后为主要群体的未婚男女。据2007年7月15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全国男女比例不均衡并有上升趋势,目前出生性别比为106.9∶100,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至4000万。
  男女比例不均衡是造成单身男女增多的主要原因,待婚待嫁使“脱光”渐渐成了一种时尚,“单身男女‘大脱光’”这样的词语流传开来,不仅因为“脱光”除了有“脱离光棍”的意思,还有一层“寻求温暖”的含义在里面,每个单身男女都相信,世界上总有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同时词语新解也迎合了追求大胆、新潮的年轻人的口味。
  “脱光”新解的媚俗性
  “脱光”一词进入流行词汇有它的合理性,与当下的“媚俗文化”浪潮相关:随着欧美《欲望都市》等肥皂剧的引入;影视上带有情色镜头的《色戒》、《苹果》等电影的热播;有低俗倾向的电视广告“做女人挺好”、“波涛胸涌”的泛滥,等等。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体的性感审美,这些都为“脱光”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脱光”的语义很容易让人产生 “一丝不挂” 的种种联想。并且它正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之中,新接触“脱光”一词的人,在未知其新意的时候,总会想到“脱光身上衣物”的语义解释,而此时的传播者往往会得到标新立异心态的满足。
  大众传媒为这类新词的传播搭建了高效的流通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词语在各种媒体上流传,是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在走向市场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不良倾向。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若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使用迎合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渲染暴力色情等不良倾向的新词语将会加重低俗、媚俗的文化逆流。
  另外,在当今大众文化流行的社会里,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日渐消弭,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二者的联姻使日常生活出现审美化倾向,任何高雅的艺术都可能被低俗文化包装成大众产品,更有甚者将大众文化包装成低俗文化来迎合最广大受众的需要,“脱光”一词的产生和传播就是后者的例证。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信息的传播扩大了人们的信息量,虚拟空间呈现数字化增长,但人们理想的生存空间被切实地压缩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形成,娱乐成为人们最切合实际的解压方式,从而也产生了娱乐至上的低俗心态。当下低俗语言的泛滥使用,与现今娱乐的低俗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先有低俗的娱乐需要,后有低俗的词语运用,而后者又对前者起鼓噪和推动作用。因此,才产生了最新解读的“脱光”。
  结语
  在当下,类似于“脱光”这样的旧词新解还有很多,如:“杯具”新解意义为“悲剧”;“纠结”新解为“烦心、苦闷”;“雷人”新解指“惊人、吓人的行为或举动”。总之,作为舆论导向的各种媒体运用词语新解的现象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使用将会是语言鲜活的动力;但是大量不规范的新解滥用,不仅不利于我们民族语言的发展,还会误导在主体意识形成過程中的青少年。因此,为了我们民族语言的纯净,需要对这类新词做进一步的规范。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2.唐宋:《男女比例失调值得关注》,《新闻世界(社会生活)》,2007(2)。
  3.钟小华:《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及原因》,《基层医学论坛》,2008(23)。
  4.姜卫玲:《论传媒低俗化的文化根源》,《媒体观察》,2010(1)。
  (作者单位:铁岭广播电视台)
  编校:赵亮
其他文献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清末面临国破家亡严重危机的时刻,承担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其教育内容也从传统的重视人文转向了西方的重视科技,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重理轻文的思想甚至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1952年院校调整,大幅度压缩人文学科,重点突出了理工类技术学科,与此同时,人文学科的学生数量也从1949年的33.1%下降到1953年的14.9%,1962年甚至降到6.8%的历史最低。高校大量的教学资源配
语文课是所有中职学校都必须开设的基础文化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近些年一些中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型号 ┃功 能 ┃ 直接代换型号 ┃ 应用机型举例 ┃┣━━━━━━━╋━━━━
客运大巴行驶中起火,驾驶员紧急疏散42名乘客,无一伤亡——10月9日,邵阳湘运集团有限公司武冈分公司汽车北站“湘E97980”客运大巴由武冈开往湘潭途中突然起火,驾驶员从后视
从2003年和2008年的一系列责任追究举措上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在“政府问责”方面实现了四个明显的转变:一是“问责”的面更广,凡失职渎职均要“问责”。之前追究的案
《南风窗》第16期刊登了《“红人”任志强》。文章记述这位“被认为缺乏同情心、被称为‘原教旨市场主义’捍卫者”的任志强先生,却同时又是一位“忠诚于共产党理想的信徒”
期刊
本实用新型具有荧光显示的夹套构件夹套于每一支钥匙的钥匙柄上,以在夜间显示及利于分辨选取。该夹套构件系以一猫眼的形状夹套于钥匙柄上,眼珠具有一孔道,恰 The utility
原来是训练演员的戏剧小品,在短短20余年间变成深受民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它反映了民众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让他们在笑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