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P300的影响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P300的影响。方法:对31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单纯MECT组及MECT合并精神药物治疗组,在MECT前后进行P300检测。结果:17例单纯MECT组治疗后P3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2波幅显著升高(P〈0.05);14例MECT合并低剂量精神药物组治疗后靶刺激N1、P2、N2、P3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均〈0.05),P3波幅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在治疗前P3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治疗后合并用药组N2、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升高
其他文献
我们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抑郁症的睡眠脑电图(PSG)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抑郁症组为我中心首次发病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
目的:探讨吸烟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与现况分析法,以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心电图,对238例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对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氯丙嗪组,各50例。疗程8周。以阳性与阴
编辑先生:以前抗精神病药换药时都是采用交替法,即换下的抗精神病药逐渐减量,换上的抗精神病药逐渐增量,这样似较稳妥,没有什么风险。可现在用的新药,种类就多了,既有交替法,也有突增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SergGly(第9密码子丝氨酸被甘氨酸替代)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Amp-RFLP)方法对精
目的:比较噻萘普汀与帕罗西汀的抗抑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60例心境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分为噻萘普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各30例。疗程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组50例,多塞平组46例,疗程6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进行修
我们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与单用氟西汀治疗强迫症进行对照,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院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
患者男,36岁,已婚,患抑郁症1年。吞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5250mg、米氮平300mg及氯硝西泮40mg,40h后被发现急送入院。检查:体温38.1℃,脉搏109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3/9kPa(1kPa=7.5mmH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CSF)内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用利培酮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高效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