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还是“向死而生”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j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劳伦斯的《鸟啼》,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中是一篇比较“棘手”的课文。編者把《鸟啼》编排在“珍爱生命”这一专题,初读似乎不难理解“向死而生”的道理,可细读又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甚至愈读愈加糊涂。身边的好多同事教到《鸟啼》时干脆“难得糊涂”,直接跳了过去。笔者先后5次教学《鸟啼》,前面4次虽未“绕道而行”,但也是“不求甚解”,“敷衍”了事。《鸟啼》的“真谛”究竟是什么,一直是笔者的一个心结。最近因轮到笔者上公开课,恰巧讲到《鸟啼》,笔者痛下决心,这堂公开课就讲《鸟啼》吧,倒逼自己下一番功夫弄个明白!
  因全国大部分地区用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鸟啼》没有入选,所以关注《鸟啼》的高中语文教师不多,百度到的寥寥几篇解读或课例关于“向死而生”的讨论难以令人信服。《鸟啼》的“真谛”真是“向死而生”吗?笔者不以为然,可一时又说不出所以然来。笔者从作者创作背景这一原点出发,查阅相关资料,如下三点可谓“登堂入室”的门槛:
  1.《鸟啼》写于1919年,彼时的劳伦斯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最优秀的作品《虹》被认定为淫秽书籍,遭到查禁;贫病交加,身患肺病(作者44岁便因肺病英年早逝),靠朋友接济度日;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张和平,加之其夫人是德国人,夫妇二人都无法取得护照,不断受到官方的骚扰,他们被指责为德国间谍,直到1919年才被允许移民国外,这一年是他们流浪生活的开始。
  2. 英国当时经历着一战后最冷最长的冬季和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霜冻灾害。
  3. 作者写作本文时,一战结束不到一年。十几亿人被卷入,几千万人丧命。整个欧洲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肉体和心灵创伤。英国作为一战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达到两百多万,国内尸横遍野,破败不堪,国家正处于“严冬”之中。由此不难发现当时大环境和大气候是何其令人窒息,作者的生活又是何其困苦窘迫!
  “知人论文”,再读《鸟啼》中“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生命和死亡全部不相容”“死去的,就让它死去”“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总要飘出花香,绵羊总要站立舞蹈,白屈菜总要遍地闪烁,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等语句时,我们便能够感知作者多么迫切地希望摆脱眼前所有的困厄。他从鸟儿的生命哲学中得到启示,坚定乐观地“相信未来”——相信新生命、新生活定将很快到来。作者的信心来自一片死寂中传来“清明而生动”的鸟啼,虽然在酷寒中鸟儿几近死绝,但春天到了,依旧有鸟儿在不可阻逆地歌唱!从鸟儿们的歌声中,作者“听到了这场变迁的第一阵爆发”,歌声像泉流一样在心底涌动,激励着人们向前行进。
  然而,课文结尾一句中的“向死而生”出人意料甚至让人莫名其妙:“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包括编者及很多教师认为,《鸟啼》的“真谛”正在于教给学生“向死而生”的生死观。我们且看“向死而生”究竟是怎样的生死观。“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一个概念,他认为,“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每个人要用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即“向死而生”,去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从而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海德格尔所谓的“向死而生”,与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内涵相近,强调的是人要有一种不畏惧死亡,活好当下每一天的主观态度。而劳伦斯在《鸟啼》中强调的虽然也有人要不惧怕死亡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勉励同伴以及自己:战乱、酷寒以及个人的不幸遭遇终将“死去”,这是不可阻逆的客观规律,要“相信未来”,明天会更好。
  既然《鸟啼》字里行间流露的是“相信未来”,怎么卒章显志时就变成了“向死而生”?联想到《鸟啼》是一篇由英文翻译而来的课文,笔者臆测“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一句是课文译者于晓丹先生翻译不够严谨的地方。查阅相关资料方知,原来于晓丹先生的翻译是这样的——“就像做着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的鸟儿一样”。这样的翻译也未必完美,但至少保持了原文的意蕴,其中的“无理性”三字值得深味。鸟儿迁徙是一种生命本能的冲动,这是不可阻逆的客观规律;“死亡”后面是“新生”,“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这也是不可阻逆的客观规律。正是这样的客观规律给了作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作者坚信自己的“严冬”也定会“死去”,“春天”终将到来,“清新柔风”字眼即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就像做着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的鸟儿一样”,虽然出现了“生、死”的字眼,可哪有要人“向死而生”的意思?可以肯定,于晓丹先生翻译的《鸟啼》在入选教材时被改动了,编者为了将《鸟啼》与《我与地坛》放在“珍爱生命”这一专题,不惜曲解作者原意、“篡改”译者原文,实在有“拉郎配”之嫌!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教师因此被搞得一头雾水,糊里糊涂;一些教参也逢迎编者意图,人云亦云地大讲特讲《鸟啼》是如何教人“向死而生”,真是误导“众生”。
  从笔者收集到的公开发表的几篇《鸟啼》教学案例来看,未有教者对“向死而生”一说提出质疑,案例中教者引导学生对“向死而生”的认识都是水到渠成,“相信未来”一说无论在网上还是书上,均未得到任何专家或教参的支持。纵然如此,笔者还是决意在公开课上亮出自己的观点,底气来自于掌握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译者“篡改”译文的确凿证据,加之对“向死而生”与“相信未来”的比较分析。
  公开课如期举行,来自市内兄弟学校的30多位同行前来听课。由于课前给足了学生预习时间,在板书课题及作者后,笔者首先让学生沿波讨源,根据文本内容探析作者创作《鸟啼》的相关背景。在完整了解了政治环境、自然气候及作者个人境况之后,很多学生似乎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笔者便趁势带领学生开启了“发现”之旅:一是发现课文中可疑或不解的地方,二是发现课文中值得点赞的地方。学生对课文点赞的情况在此不表,不解的问题和质疑的地方很快聚焦到课文最后一句——“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欣喜的是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逐步辩明“向死而生”是一种主观态度,而本文更多地强调生命冲动是一种客观规律。至此,笔者揭开了“谜底”——译文原文及改动的情况,并表扬了学生的质疑精神。笔者让学生用必修一教材中,“向青春举杯”专题里一首诗的题目来概括劳伦斯从鸟啼中获得的积极启示,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相信未来”。这堂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上得很平实。课后交流,很多前来听课的同行纷纷表示深有同感,终于解开了关于《鸟啼》主旨的“心结”。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其他文献
“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世纪的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  在将尽的五月,105岁的杨绛先生完成了她一生要做的事,从容地走了。  米兰·昆德拉说:人生的旅程无非两种,一种是为了到达终点,那样生命便只剩下了生与死的两点;另一种是把目光和心灵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中,那么他的生命将是丰富的。杨绛先生在百年的人生历程中,悄悄地“隐身”,悄悄地把目光和心灵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中,识大体,明事
当那个在我体内孕育了九个月的婴孩儿,在冲破了重重困难、道道难关,哭嚎挣扎着来到这个世界时,初为人母的我心中充满了欢欣和喜悦,感到这是我一生中十分高兴的一天。此时的我,忘却了因为腹中的孩子是脐带缠脖,自己刚刚经历了十多个小时的痛苦折磨,忘却了因家乡的医疗条件不好,没有抢救措施,假如大出血就要去鬼门关走一遭的危险。尽管自己身体还十分虚弱,甚至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却还是用微弱的声音,恳求母亲把孩子抱过来
新教师,送你一串追问  我觉得,加入教育行业十几年来,自己最大的一个改变是学会了追问。也许当我还是个孩子时,也曾经有过追问的能力与渴求,但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能力反而消失了。直到面对孩子们这么多年,在孩子们的影响下才慢慢找回这个可贵的能力——因为孩子是喜欢追问的,这是他们的天性。  因而,对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你,我想送你一串追问。这样的追问可能不会教给你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方法,但肯定会对
在我们以往的数学课堂中,长期的标准程序、标准答案的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了解题的工具。学生每天生活在世界之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生命活力缺失,少有积极、愉悦、兴奋、发现、成功的体验,多的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挫折的感受。其实数学本身是人为的、开放的,是丰富多样的。数学的开放性、多样性不仅是生活需要的反映,也是人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
【团队介绍】  微教育行动,一个刚刚创建半年的团队,却又是一个希冀自己“速朽”的团队。一个有着特定而复杂背景的团队,开始了着力于“五微”的生活——微规模,微聚会,微纲领,微幸福,微祈愿。我们收获了微团的友情,我们有了专注的微意识,我们展开了新鲜的微生活。借用队员的话说,走在心桥之上,要义仅此一字:微。嗨,微起来吧!  【创立者言】  哪怕是内心最微小的颤动,它也会让生命之光得以显现。  ——题记 
与许多教育著作不同,林格的《教育的温度》并不是长篇大论,而是15年来的人生感悟与教育省思。行文看似随意,信手拈来,有的篇目甚至看上去还不能成文,但静水流深,自然天成,读时却能感受到一种思想的流淌。虽然指向教育,但很多篇目看似并不在谈教育,而是在谈做人。其实,这正是作者的高度:怎样看待人生,怎样做人,决定着你能做怎样的教育。教育的温度,其根本是人性的温度。  一、回归教育的原点看教育  大道至简,对
著名演员史克有一次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说起她和她的瑞士丈夫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曾经存在很大的差异。她说儿子大概一岁半左右时,有一次她正在吃饭,刚才还一个人玩得挺好的儿子突然哭着要找妈妈。于是,她赶紧放下碗筷,要跑过去抱儿子。这时,丈夫站起来阻止她说:“你先不要去管他,孩子哭一会儿没事,等你吃饱饭后再来抱他,让他学会等待。”  史克开始有些接受不了,以为作为母亲饭可以不吃也要先去管孩子,这本是身为人
2013年12月,广州市成为国家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随后颁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改革目标。2015年,白云区成为广州市的一个实验区,区内12所学校成为广州市阳光评价试点学校。2016年6月,白云区27所中小学校申报成为广州市阳光评价试点学校,并参加了市阳光评价的测试。  在区域推进阳光评价研究工作的同时,白云区又开展了阳光评价专项课题研究,课题“实
在我记忆中的班主任工作里,遇到过很多类型的后进生,一说起他们,大多数老师都会“头痛”。作为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怎么用合适的方法来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期待和渴望,最终解开学生的心结,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一直都是德育工作里的重要内容。  初一刚接手新班时,小叶是没有出现在我的“关注目标”里的,他比较安静,表现平平,我只是把他当“大部分”学生中的一员看待,直到那一天……  初二我班换了新的英语老师
一  读研前,压根儿没想过“批判性思维”一词。  没能耐,也就无此奢想。读到初三还不会解小学数学应用题;念到本科尚信奉死记硬背——偶尔心有灵犀纯属意外赢利;考研时别人能将四万多词汇量的英文小词典轻松拿下,我却连六级词汇量表都背得如同移山,还谈什么批判性呢?有老师批判读书、教书不能“跪着”,于我,“跪着”似乎都高抬了,我是“伏着”,俯首帖耳,宛如影视镜头里经常播放的藏民朝拜。尽管从读师范到走上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