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 回归 融合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carnas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葆拉·马歇尔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的先驱。作为加勒比的巴巴多斯地区的后代,出生在美国纽约的马歇尔在作品中不仅体现了黑人民权领袖杜·波伊斯所指出的“双重意识”的非洲裔美国文学传统,而且为这一传统注入了“第三重意识”,即加勒比的巴巴多斯的文化和传统。在她的作品中,马歇尔通过两性关系反映了阶级、种族、性别和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冲突,强调了非洲传统在美国黑人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对两性和谐的追求阐释了对于美国黑人生活中的不同层面的和谐的追求。
  关键词:加勒比 美国 两性 和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加勒比裔美国作家葆拉·马歇尔(Paule Marshall ,1929—)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的先驱。加勒比海移民后代、黑人、女性等多重身份为她提供了独特视角和平台来展现西印度群岛、美国、城市、双重文化、跨文化、双语、否定既定形象等纷繁复杂的社会画卷,令她在美国黑人文学领域独树一帜。马歇尔作品中对于西印度群岛人的经历和感受的描写是她在学术界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作为加勒比的巴巴多斯地区的后代,出生在美国纽约的马歇尔在作品中不仅体现了黑人民权领袖杜·波伊斯所指出的“双重意识”的非洲裔美国文学传统,而且为这一传统注入了“第三重意识”,即加勒比的巴巴多斯的文化和传统。在她的作品中,马歇尔通过两性关系反映了阶级、种族、性别和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冲突,强调了非洲传统在美国黑人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对两性和谐的追求阐释了对于美国黑人生活中的不同层面的和谐的追求。
  马歇尔的几部长篇小说表达了女主人公如何找到自我和身份的渐进过程。其作品发表的顺序本身就体现了女主人公渐进的精神回归之旅。在《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女主人公决定开始其回归民族精神之旅。在《上帝的选地、永恒的人民》中麦尔踏上了通往非洲之路。也就是说,前两部长篇作品都结束在女主人公回归民族文化传统的开始,而《寡妇礼赞》着意渲染了艾维参加一年一度黑人回乡祈祖盛典,在黑人文化历史传统中净化了心灵,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真正价值。《女儿们》则描写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达成的最终的和谐,使小说中的加勒比裔女性确立自己的独特的“加勒比裔美国人”身份,最终实现两性和两种文化的和谐。
  在《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有着非洲黑人血统的巴巴多斯女孩—赛林娜·博依斯在黑人与白人两种文化的冲突中逐渐了解她的父母和她所生活的社区,并且努力寻找独立的自我身份。她和父母关系的变化过程折射出了她对两种不同的文化的扬弃过程,也是她寻找自我身份的渐进过程。她的父母戴顿和西拉有着截然相反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戴顿仍心系家乡,幻想着重新回到记忆中曾有的悠闲生活,想象中在巴巴多斯岛国自己盖的白色庄园,而西拉却一心想在布鲁克林巴巴多斯裔移民区里买下一栋褐色砖房,融入到美国的主流生活。西拉在十八岁时独自乘船来到美国,以她的顽强与执着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然而,貌似成功的西拉却“是个悲剧人物”。接受了以美国梦为代表的美国价值观的西拉学会了去适应这个社会,同时也被这个社会异化。完全接受了美国价值观的母亲在赛林娜的眼中成了一个怪物,警觉、愤怒、目光犀利、口舌无情,毫无温情可言,没有了对他人的同情心。她弱化了种族因素,强调阶级和金钱的决定因素。到最后,西拉几乎全盘接受了白人主流社会“向钱看”的原则,有意无意地忘却了美国社会鲜明的种族性。对美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完全接受意味着对自己的民族性的否定和背弃。西拉更大的牺牲其实是她丧失了自我,甚至已经到了 “践踏自我的地步”。最终导致她全盘皆输的是,她费尽苦心得到的褐色砖房很快要在城市新规划中消失。西拉的失败和幻灭表明了她完全忘却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全盘采纳美国的价值观的作法的不可行。同样,戴顿的悲惨结局也表明另一个极端的行不通。赛林娜一直摇摆于父亲和母亲之间。在小说的最后部分,她告诉母亲,别人都说她是戴顿的女儿,其实她更像母亲。赛林娜离开了纽约的布鲁克林,回到父母们曾经生活的地方——巴巴多斯,去寻找自己和同胞们的民族之根。赛林娜代表的年轻一代身上展现出了黑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和努力。她所要做的其实是“既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又不被社区所控制”,推而广之,她既要接纳自己的民族独特性,又要排斥绝对民族主义的狭隘和禁锢,在美国社会的广袤空间中以真正独立的自我形象面对未来。
  马歇尔认为“过去为现在的斗争提供大量的指导。”“对黑人来说,要想按照我们自己的条件来界定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参与到我们的过去之中。”实际上,马歇尔的前三部小说都描写了一个内心伤痕累累的黑人女主人公如何慢慢地通过“真正面对过去,历史的和个人的过去,来重新获得整体性的故事。”在《上帝的选地、永恒的人民》中,索尔对女主人公麦尔说,“那些被冤枉的人们……必须从有利的角度开始运用他们的历史为他们服务。……把历史当成向导。”索尔是一个犹太人。和麦尔一样,为了回归一个相对健康的生存状态,索尔不得不面对他的过去。因此,在这部小说中,马歇尔表明记忆和过去不仅仅对黑人是至关重要的,而是对所有种族和少数族裔群体也是如此。小说结束时,麦尔踏上了通往非洲之路,准备去看望女儿以摆脱心灵的重负。尽管她最主要和最直接的目的是去寻找她的女儿,实际上,麦尔去非洲也是“进一步挖掘她的种族传统,”“去寻找她的非洲祖先。”她打算在她的非洲之旅之后回到布恩岛,并且“激励她的人民行动起来。”麦尔的生活轨迹明确表明了马歇尔的观点,即“人们必须运用过去的历史遗留来走进现在。”而且过去为未来提供了希望。小说沿着主人公通过布恩岛这一“选地”开始逐渐意识和重新发现自我的线索展开,布恩岛这块“上帝的选地”和岛上的“永恒的人们”构成的小说中的整体的环境,成了小说的真正主人公。
  在《寡妇礼赞》中,马歇尔对于记忆在个体和民族的生活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了明晰的阐释。艾维是个典型的美国黑人资产阶级寡妇形象。她的行为的很多方面是由白人决定的,其象征正是她的那座名为“北方白色平原”的住宅。马歇尔通过艾维这一人物再次表明了黑人实现美国梦后的内心空虚,从而否定了白人价值观之下的“美国梦”的价值,表明了完全摒弃自己的黑人民族文化、忘记民族历史的消极后果。加勒比的一次旅行中,艾维决定提前回家。然而,事与愿违,她却被滞留在格兰那得岛上。她发现当地人正在庆祝一个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所有在格兰那得岛工作的非岛上居民都会回到加勒比去庆祝他们的传统、缅怀他们的祖先。看着人们在等待离开的车船,艾维感受到了从非洲伸向加勒比海继而通向南卡罗林那州她的姨婆的那根历史的记忆之线。艾维的精神导师赖伯特·约瑟夫曾经警告她:“我告诉你,你最好记住他们!”“否则,他们就会恼怒,只会给你带来麻烦。”艾维曾经忘记了她的祖先,也因此陷入了困境。但是在她的加勒比之行以后,她的祖先们将永远存在于她的头脑当中,她也将比以前的状况好得多。因此,“她穿越神话和仪式的这次旅行……将在她准备在意识上前行时把她带回到过去的时空。”
  马歇尔的《女儿们》象征性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两性相互支持、两情相互依恋的关系的渴望及由此展开的对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和谐和融合的期待。女主人公尔萨生活在一个加勒比岛国——三联国。在这个岛上,有一座纪念黑奴起义领袖刚果·珍妮和威尔·卡德乔的英雄纪念碑。两人是永远不变的夫妻、情人、战友、黑奴起义的共同策划和领导者,二者的关系成了尔萨一生的向往,然而尔萨所生活的世界却完全不同于她向往的这种两性相互支持、两情相互依恋的关系。小说中无论在美国还是三联国生活的女性都没有和谐完整的人生。尔萨的母亲艾丝特拉当年怀着建设独立富强的三联国的理想和热情爱上了尔萨的父亲派姆斯,并且为了他的国家进步党的发展奉献了青春。然而,女儿三岁时艾丝特拉发现了丈夫和女秘书阿斯塔的私情。比起珍妮和卡德乔来,尔萨的父母只是半个夫妻和战友,他们不是情人、不是共同事业的策划者和领导人。尔萨的境遇还不如母亲。她从头开始就连一个可以相互理解的男人都没有找到,更不用说像珍妮和卡德乔那样相依相助了。另一个黑人女性维尼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都会保险公司副总裁。因为受到自己所爱的男人的伤害,维尼决定做单身母亲。她用人工受精方法怀孕生子。然而,维尼体会到自己需要有一个人与自己一起合力面对外面充满了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的社会。小说结束时,尔萨再次去瞻仰耸立的英雄纪念碑,然后去凭吊将要消失的政府地海滨。在向海滨跑去时她滚下小山坡摔伤了臀部。此时的尔萨的身体出现了难忍的剧痛。肉体感觉开始复苏的尔萨决定回纽约去,好好泡一个热水澡,去掉最后的苦痛。显然,这一举措将成为尔萨象征新生的洗礼。同时,尔萨决定把大学时被教授枪毙的那篇关于珍妮和卡德乔的论文写完,以此向人们呼吁相互支持的两性关系的重要性,促进黑人社会发展,在黑人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找现代社会失落了的两性和谐,进而倡导文化和种族间的和谐共处和相互支持。
  总的来说,为了使黑人、加勒比和美国这三种身份达成和解,马歇尔把非裔美国人身份和加勒比裔美国人身份都带回到传统的非洲文化中的源头。但是她的艺术视角是具有前瞻性的,暗示了变革和可能性,因为非洲各民族的背井离乡和颠沛流离的经历注定他们的文化身份不可能保持不变。“美国黑人根源于北美洲,在美国特有的环境中演变”,所以,他们的价值观“既非‘白’又非‘黑’,而是美国的。”非洲裔和加勒比裔两个传统的回归和强调并非是为了否定美国性,而是为了使非洲裔美国人更好地接受美国性,通过弘扬美国黑人的民族文化从美国社会边缘走向中心。
  
  参考文献:
  [1] Mary Helen Washington,“Afterword.”Brown Girl,Brownstones.New York:The Feminist Press,1981,p.313.
  [2] Barbara Christian,Black Women Novelists:The Development of a Tradition,1892-1976.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80,p.88.
  [3] Barbara Christian,Black Women Novelists:The Development of a Tradition,1892-1976.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80.P.103.
  [4] Paule Marshall,“Shaping the World of my Art.” New Letters 40 (1973):pp.97-112.
  [5] Paule Marshall,The Chosen Place,The Timeless People.New York:Vintage, 1984.p.315.
  [6] Noel Schraufnagel,From Apology to Protest:The Black American Novel.Deland,FL: Everett/Edwards,1973,p.138.
  [7] John Cook,“Whose Child?The Fiction of Paule Marshall.” CLA Journal 24 (1980): p.1-15.
  [8] Barbara Christian,Black Women Novelists:The Development of a Tradition,1892-1976.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80,p.132.
  [9] Eugenia Collier,“The Closing of the Circle:Movement from Division to Wholeness in Paule Marshall's Fiction.”Black Women Writers (1950-1980).Ed.Mari Evans.Garden City,NY:Anchor,1984.p.295-315.
  [10] Paule Marshall,Praisesongfor the Widow.1983.New York:Dutton,1984,p.165.
  [11] Barbara Christian,“Trajectories of Self-Definition:Placing Contemporary Afro-American Women's Fiction.” Conjuring: Black Women,Fiction,and Literary Tradition.Ed.Marjorie Pryse and Hortense J.Spillers.Bloomington:Indiana UP,1985. 233-48.
  [12] Ralph Ellison,Shadow and Act.New York:Vintage Books,1972.p262.
  
  作者简介:杨纪平,女,1971—,吉林省梨树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西方文化,工作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环境、命运和人物自身的性格因素等综合作用,为哈代短篇小说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提供了缘由。这些因素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推进了作品的发展,共同造就了哈代小说中小人物离奇丰富的悲喜人生。  关键词:哈代 短篇小说 小人物 剖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哈代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把决定人物形象的因素归纳为三个部分,即社会环境的影响、命运的捉弄和人物自身的性格因素。它
期刊
摘要在研究初唐宫廷文人的诗和五七言律体诗定型上,沈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他的诗充满主体缺失与字面光明以及文化普及作用,当然也有诗情的复活及其光芒四射的篇什,但随后又生而复死。探究其创作流变不无启迪。  关键词:沈期诗 悲哀 亮点 光芒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沈期的诗,总体上如同文学史中的“鸡肋”,处于一个尴尬位子。在历代评论者眼中有种“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可惜,却又不免
期刊
摘要《觉醒》是美国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品,它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女性的生存状态,是美国文学史上反抗意识最强的一部经典之作。20世纪中叶后,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涨,《觉醒》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经典文本,人们重新认识了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确认了肖班的文学地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本文试用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理论解释美国中产阶级妇女埃德娜的精神困境,并探讨在父权制度压迫统治下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发、成长
期刊
摘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部在文学史上引起巨大争论的文学名著,由于里面的性描写和禁忌语的使用而数次被控淫秽。本文试就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大量重复使用禁忌语的语言特色作以分析和解释,旨在说明劳伦斯把这些字从低级、粗俗的联想中提升了出来,重新划定意义,而使我们觉得这些字才是书中人物唯一可用的语言,要找任何其它的字眼来代替,都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禁忌语 语用功能  中图
期刊
摘要《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这部作品以其恐怖、阴森和充满感伤而倍受读者青睐。主人公爱米丽那令人值得同情的一生向我们呈现出内战前美国南方社会文化的不同侧面,预示着南北冲突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对作品表现出的丰富内涵进行探究,也可以找到造成爱米丽悲剧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关键词:福克纳 旧南方文化 南北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献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汉通俗演义〉序》为文本依据,从“通俗演义”的宗旨:发明楚汉故事,考史以广义;史实与虚构辩证关系论;审美心理接受层次说;历史演义的语言论等方面对甄伟的小说理论进行解读。从而为明中叶历史演义小说理论全面繁荣时期的二、三流作家的小说理论研究提供个案。  关键词:创作 演义 审美 历史演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明中叶,即隆庆至万历的五十余年间,随着历史演义小说
期刊
摘要黑色幽默文学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影响绝非只是艺术上的突破,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上讲也是一次重要的反思。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因其反战题材作品《第二十二军规》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备受关注,从而成为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人物,本文将从约瑟夫·海勒本人及其作品的艺术特点出发,探讨和分析美国幽默文学的成因、艺术特征及其重大贡献。  关键词:约瑟夫·海勒 黑色幽默 成因 艺术特征 意义  中
期刊
摘要流人的诗歌创作是中国封建时代一批遭贬谪而中断了仕途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心灵世界的剖白与写照,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出一批具有特殊经历的中国封建文人复杂多样、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流人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成因、思想内容等方面的探究,对流人诗词这一特殊文化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东北流人 诗词 内容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流寓”
期刊
摘要经典名著《简·爱》中的“疯女人”在西方女性主义的话语场下是“失语”的。而简·里斯这位来自第三世界的妇女则通过她自己那特有的文学经验在《藻海无边》中帮助这个“失语”的“疯女人”恢复了她的“历史记忆”,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藻海无边》对经典著作《简·爱》中“疯女人”的解构与颠覆。  关键词:后殖民女性主义 疯女人 历史记忆 身份认同危机  中图分类号:I106.4
期刊
摘要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后传》在人物、叙事等方面均戏仿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他采用童话作为小说的框架,通过碎片和拼贴等手法,创作出反映现代人生存现状和现代人心声的作品。本文以解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巴氏如何消解了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发展模式和主题,嘲弄了大众文学传统。  关键词:解构主义 戏仿 拼贴 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最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