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问题特点及其演进方向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iskhot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结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指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从而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其演进方向、战略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结构调整;演进方向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058-01
  
  1 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1 三次产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三个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失衡,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低。此外,第一产业基础薄弱,效率很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第二产业结构失衡,在工业领域,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生产还不适应市场需求,工业产品结构的层次未能拉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1.2 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布局同构化现象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转轨阶段,由于全国统一市场尚不发达,地方利益的分配关系的安排不够合理,国家产业政策应有的约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竞争性领域国家要求限制的汽车、家电生产线的上马屡禁不止,市场竞争中利润高的行业的建设逐步趋同。近年来各地又纷纷将汽车、化工等产业列为本地区的主要发展产业,完全不顾本地的实际情况如何。
  1.3 产业组织不合理,阻碍生产要素的流动
  我国现实的产业组织存在着组织过度分散、竞争与行业垄断并存、配套协作困难、专业化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等严重问题。一方面,大企业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产业集中度低;另一方面,同大中型企业协作配套的小型企业专业化分散不够。此外,行政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行政垄断造成了市场竞争不足,企业缺少迅速提高效益的压力,而过度竞争使得企业在同一市场上互相争夺有限的资源,谁也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性。
  1.4 衰退产业问题突出,主导产业作用不明显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产业面临着供给超过需求,市场前景堪忧的局面,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和拉动作用己今不如昔,它们一般被称之为衰退产业。同时,受产业发展规模、整体技术水平、市场消费需求等各种因素制约,汽车、机械、化工等支柱或主导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作用并不明显。
  2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
  2.1 产业结构调整是全方位的调整
  产业结构不是只需要进行局部性的微调,而是要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调整,包括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地区发展结构、产业部门结构等许多方面,而且这种调整,需要将各方面的调整结合起来考虑,进行联动调整。
  2.2 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调整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产品的供应应该由市场需求来决定,应该摆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产量与实际市场需求量严重脱钩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相应地,产业政策,也要由倾斜式地开发产业供给能力,转向开拓市场,创造和培育市场需求,通过市场引导产业的调整和优化。
  2.3 产业结构调整以存量调整为重点
  调整产业结构有两方面基本内容:一是增量调整, 即通过改变新增投资在不同部门、地区、企业的分配比例而使产业结构优化;二是存量调整, 即通过现有资源在不同地区、部门、企业的合理流动而实现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增量调整是存量调整的助推器, 存量调整是实现结构调整的根本所在,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才能迈出坚实步伐。
  2.4 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升级为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不能仅着眼于结构平衡,而应改变主攻方向,向产业结构高级化迈进,实现整体产业结构升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在提高引进技术的档次和水平的同时,加大国内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人力度;其次,在调整过程中,重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新的产业,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再次,要加大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供人力支持。
  2.5 产业结构调整是以经济内涵增长为目标的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或失调,固然有资源配置偏差的原因,但更致命的问题还在于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从整体上看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产业结构建立在经济技术低水平的基础上。因此,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把产业结构建立在经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经济效益和经济成长质量的提高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把经济内涵的增长作为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特点。
  3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3.1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我国城市化的水平在世界上也是低水平的。积极稳妥地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2)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为汽车、飞机、船舶、电话、计算机的使用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3)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的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工业消费品。第二,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开发重化工产品和轻工原料产品。
  3.2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
  (1)调整经济结构,要首先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人类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知识经济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充分表明,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
  (2)產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要求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相应地要求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将扩大就业规模与扩大产业规模结合起来,调整就业结构与调整产业结构统一起来,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重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改善就业结构,而且有助于优化三大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3)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例,通过改善就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力措施,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根本出路。因此,我们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述英.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和特点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J].经济理论评述,2001,(6).
  [2] 林波.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情况和结构调整方向[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4).
  [3] 雷三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4] 曾贝.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调整思路[J].科学管理,2009,(5).
  [5] 沈怡君.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8).
  [6] 张龙.论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D].暨南大学.暨南大学.2000.
其他文献
配电变压器在运行中要遭受暂态过电压的作用。暂态过电压幅值很高,在变压器绕组上分布不均匀,对变压器的主绝缘和从绝缘都有严重威胁。因此对配电变压器截波过电压进行了深入的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VIII(factor VIII,FVIII)和VWF(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的升高与疾病的严重性、预后、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或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等事件的关系。方
消费者和经营者双方就好似天平两端的砝码,只有重量均衡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平衡。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经营者受到利益的驱动,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消费者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摘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社会对于当前美元占主導地位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批评越来越强烈,因而重构国际货币体系一时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研究货币国际化风险及其控制对我国货币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风险;风险控制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我国当前新股发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股份公司的发展,公司治理已经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比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案例对于提高我国的公司治理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此选择了美国和德国两个代表性公司中的董事会进行了较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司治理;董事会;对比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46-01    1 引言    公司治理问题最初是随着股份有限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1984年创刊,为国家科委批准的卫生部医学情报管理委员会所辖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之一,属国家级医学情报检索期刊。本刊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
期刊
秦皇岛市旧长途汽车站是由修理车间改造而成,距火车站较远,旅客换乘尤为不便,无论是建筑面积不是使用功能都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式的需要。经有关部门批准,新站位于市火车
将欧盟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以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湖水的应用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总结系统的脱氮效能,考察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循环净化系统和补水净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