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乾肉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来源 :吉林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乾肉羊是以南非杜泊绵羊作父本,吉林本地寒羊(寒羊串子)为母本,利用杜泊羊肉用性能好和寒羊繁殖率高的种质特性,采用常规育种和FecB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经杂交选育、横交固定与扩繁,培育的适合生产优质高档羊肉的肉羊新品种。双乾肉羊具备较强的采食能力,耐粗饲,适合舍饲与半舍饲。在生长性能方面体现为,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肥育性能较好;在繁殖性能方面体现为性成熟较早,具备高繁殖效率;双乾肉羊产肉性能卓越,肉质优良。
其他文献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Y09AB和PolCMS保持系11217及恢复系11354为试验材料,分析Y09AB的遗传特性。选Y09AB中的不育株与保持系11217和恢复系11354杂交,两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F2代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符合15∶1,表明Y09AB的育性由2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而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将Y09AB与另2个隐性核不育二型系104AB和湘油402AB进行正反交,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说明Y09AB的不育基因与104AB和湘油402AB的不育基因均为非
采用表达序列标签(EST)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体内克隆出一个热休克同源蛋白70(即TfHsc70)。其全长2138 bp,理论分子量为71.1 kDa,等电点为5.27,并由一个194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一个78 bp的5′端未翻译区(UTR)和一个95 bp的3′端带有终止密码子(TAA)的UTR组成。通过与多种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动物的热休克同源蛋白70(HSC70)对比发现,其具有88.89%~97.09%的相似
在生猪养殖业中,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猪场的效益。目前,我国养猪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有些养殖者常忽视环境气候因素给养猪生产带来的影响,造成母猪繁殖力不足,我国的生猪生产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在养殖产业的生产管理中,环境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度、湿度以及养殖场的设备设施等均属于环境因素,无论是对家畜的生长发育还是健康情况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在养殖过程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得到优质的品种,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本文作者对环境因素对母猪养殖的影响展开探讨,以期在生产上更好地控制并改善母猪
长臂虾科(Palaemonoidea)虾类具有巨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但其中较大部分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信息缺乏或不全面,通过整理长臂虾科几种重要经济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生殖系统发育、胚胎和幼体发育及繁殖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对比长臂虾科内各虾类以及长臂虾科与对虾科和螯虾科虾类的异同,以期为长臂虾科虾类的研究与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微塑料因其性质稳定,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并能够在风力和洋流的作用下实现远距离输送,已成为海洋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从表层海水到深海沉积物中均有微塑料被检出。海洋中的微塑料不仅可被生物摄食,随着食物链的传递危害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还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并可作为一个新的生态位为微生物提供定殖空间。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微塑料在典型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归纳了微塑料的毒性效应,诸如对生物体生理机能、氧化应激、免疫应答、神经毒性和繁殖遗传等的毒性,阐释了微塑料致毒机理,包括微塑料作为
猪轮状病毒病也称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仔猪感染轮状病毒(RV)后引发的消化道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脱水、呕吐、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特征。该病在世界各养猪国家普遍存在,感染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并给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控。本文拟就猪轮状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我国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在繁殖季节测定分析了闽东海域30尾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肌肉(鲜重)中粗蛋白含量为(17.21±0.27)%,粗脂肪含量为(0.56±0.05)%,水分含量为(77.70±0.21)%,粗灰分含量为(1.49±0.59)%。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17.01±0.11)%(鲜重),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占肌肉总量的(6.09±0.06)%,占氨基酸总量的35.82%。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
为研究热应激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0只1日龄的AA肉仔鸡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热应激组。试验组分别在2、5、10 h进行心脏采血,测定其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肉仔鸡血清中肌酸磷酸肌酶(CPK)活性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低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高于对照组。
利用2012—2019年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观察员计划获取的数据,采用α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中东太平洋海域鲨鱼的物种多样性,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分析了其栖息地偏好。结果表明,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兼捕鲨鱼共20种,主要种类为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和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中东热带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海域的鲨鱼物种组成相似,但中东热带太平洋鲨鱼物种均匀度更高,且热带海域的鲨鱼生物多样性高于温带地区。鲨鱼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受栖息地环境影响
为了解黄河输送陆源有机碳对河口以及近海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补充作用,通过多元相似性分析研究了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等4种常见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差异,并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R语言包(SIAR)计算了陆源有机碳对4种鱼类的营养贡献。结果表明,尽管在时间(R=0.08,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