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M处理Q235钢方坯热加工后组织与性能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e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电脉冲孕育(EPM)处理和未经处理的Q235钢连铸小方坯热加工后组织及性能的比较,研究了经EPM自理后改善和细化了的凝固组织对热加工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EPM处理后的Q235钢连铸小方坯铸造。热处理后的组织均匀,比未经处理钢的晶粒更为细小,晶粒尺寸由40μ冯小到20μm;提高了6.9%,值提高了10%。
其他文献
在分析LF-VD-CC过程各阶段热平衡状况的基础上,开发了LF-VD-CC过程中钢液温度控制模型,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LF-VD-CC过程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预报过程钢水温度,计算的命中率较高,可用于工业生产。
基于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及化学反应速度式,建立了描述含碳球团直接还原过程的数学模型,用此模型所做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影响含碳球团
运用现代综合测试技术诊断了中板轧机钢板表面生成随机性通宽波浪的主要根源,实施了轧机改造和调整措施。
采用雾化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制备了含10%(体积分数)Al2O3颗粒的18Ni(250)马氏体时效钢金属基复合材料。沉积坯件具有高致密度,增强颗粒均匀分布,无界面反应等组织特征。同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表现出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等的研究表明,硅砂表面存在吸附膜,高温改性使吸附膜被牢固烧结在砂粒表面,改变了吸附膜和砂粒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大大改善了湿润性,使粘结桥的断裂形
应用给出的离散时间的自适应控制算法改进了离散简单自适应控制的一些缺陷,能够在计算控制律不违反因果律的条件下,使被控对象的输出直接跟踪理论参考模型输出。
介绍了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在该领域的部分研究结果,重点介绍典型喷射沉积材料(Ni3Al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的合金儿2618Al+SiC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通过定量金相的方法研究了连续冷却过程中低碳钢的相变组织,在分析研究相变影响组织因素的基础上,构造了低碳钢的相变动力学模型X=1-exp(=0.642t^0.086),以及相变后的铁素体晶粒尺寸模型Dα=5.7×Dγ^0.46&#21
论述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特定人汉语语音识别,并建立了一基于3层BP神经网络的汉语语音识别系统,对汉语10个数字(1 ̄10)进行识别实验,获得了较满意的识别结果。
雾化喷射沉积成形是一种新型的近终型坯件制备技术,可用于不同合金,该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它具有快速凝固一次成形的优点,为新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