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_lzh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也有了明显的變化。而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的发挥出来,同时还能够将老师的主导作用很好的发挥出来。并且导学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导学式;教学模式
  现在很多老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使用的还是以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差,并且对历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也导致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比较低下,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很难很好的实现,这便要求,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必须根据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而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很好的满足历史教学的需要。
  一、导学式教学模式运用的依据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导学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观必须正确,其模式很好的肯定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不但是认识的主体还是发展的主体,而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引导学生自学求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只有学生对某个事物真正的产生了兴趣,那么其才会愿意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思考,老师可以在让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提一些探索性和启发性比较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能够更好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
  (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知行方面的能力,而导学式教学模式通过以教师“导”为主体,学生“学”为主线,结合运用自学、讲授、讨论、练习等多种方法与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进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导学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
  (一)进行教材的自学
  在导学式教学模式中,自学教材是其核心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自学的要求和意义告诉学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学提纲的编写,并合理的安排时间和进度。若是安排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学,那么自学的效果不但没有保证,还会占用学生的时间,所以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内占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预习和思考。在预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好巡回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了解学生的进度,自学中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这样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才会更加有针对性,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二)进行交流和讨论
  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是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启动阶段,通过这个阶段,学生互相探讨存在的问题,真正的做到集思广益和取长补短,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钻研能力以及认知水平都会有明显的提升,并且通过这个阶段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可能真正的提高。在进行课堂讨论的时候,其题目来源可以有两种,首先是在自学的时候,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分歧,面对这种分歧,老师可以不正面的进行回答,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其次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材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精心地进行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三)对于学生的讨论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启发
  在讨论过程中,首先,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尊重,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发展以及知识水平,确保师生关系是真正平等的,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去,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进行才华的展示;此外,老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若是学生观点错误还非常的固执,老师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进行说服教育,确保课堂讨论能够真正的有效。
  其次,对于学生的兴趣,老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老师应该调控好学生的讨论进程,并且对气氛进行一定的引导,避免讨论进入死胡同中,不利于讨论更好的进行。
  (四)做好练习总结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通过复习、训练等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纳入到自己的历史体系中去,并且还能够更好的将理论利用起来,进行行动的指导。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仅仅通过一些书面作业的布置,不但无法很好的培养学生本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无法很好的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所以,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本身的创新思维,在进行历史作业布置的时候,应该保证作业的多样化,不但有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还必须有一些实践活动作业。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其视野,这样能够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理论,联系社会要点,提高社会应用能力。此外,老师还应该重视练习的点评和总结,在点评的时候必须保证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对那些努力了但是表现一般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运用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建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实,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落实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老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组织,还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运用,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效果的良好。
  【参考文献】
  [1]胡壬媛.“导学式”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1,13:164-165
  [2]刘黎明.小议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81-82
  [3]欧阳国亮.浅谈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以人教版必修Ⅱ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为例[J].教育导刊,2012,06:85-87
  【作者简介】
  李莉(1980.07-),女,江苏省睢宁县人,单位,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历史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组织部门在干部考核中,由实践经验赋予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弃权以相应的等次系数:3.5、2.6、1.6、0.5、1.8,这与在实践基础上按正态分布原理推导出的等次系数非常接近。
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沟通对图书馆与读者间消除误会、促进交流,为读者提供准确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使读者及时获取所需文献资料起到重要的作用。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主
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较强的自我服务能力。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信息服务之个性化的有限性。
分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队伍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摘 要】幼儿园区域活动逐渐走进了国内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自由、个性化的发展,但是对如何开展好幼儿园区域内活动目前我国还处于探究过程中,本文主要论述在幼儿园中开展区域活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主要是指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确定好合适的教学目标,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建设活动场地,然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活动区域内进行活动,整个过程是幼儿自主发挥的过
本文的中心内容,是论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当深刻认识我国转型期社会的特点,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滋生的号召落实到实证研究上来。在现实主要问题研究上,充分发挥犯罪学的社
【摘 要】大课间活动是我校的特色教学,通过近几年的开展,取得怎样的效教学成果?笔者在我校中高年级中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年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与负面影响,为今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自主锻炼;调查研究  奥林匹克主义是这样定义体育的:“体育必须与教育和文化相结合,通过体育使人的身、心、智和谐发展,在奋斗中寻求快乐,树立良好榜样,遵守社会公德”,
建构历史与社会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是培养具有综合人文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正确定位评价在专业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要传承优秀的评价方法,进行
【摘 要】五年制高职物理是一门基础课程,在五年制高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促进五年制高职教学模式的转变。本文以“电阻定律”为例探索了物理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物理课堂;自主学习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1.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就业。
分析了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影响我国消费者购房心理的主要因素,阐述了目前国家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所出台的优惠政策,提出从消费者层面恢复购房者信心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