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赛标准的企业网联调一体化课程开发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采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流程和规范,融合了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技术规范和竞赛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最终形成以世赛标准为引领,紧贴行业企业工作标准的一体化课程。
  [关    键   词]  世界技能大赛;一体化;网络系统管理;企业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1-0108-02
   一、一体化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体化课程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提炼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职业课程体系。它把提炼后的代表性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依据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结合学院现有教学环境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企业网联调课程是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一体化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出来的一门核心课程。
   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素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是世界技能组织各成员交流和展示职业技能的竞技平台[1]。作为世界性的技能比赛,世赛的竞赛标准和技术规范代表当前职业技能和培训的最高水平。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作为世界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的比赛项目之一,它代表了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应用。因此世赛标准是在满足企业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各岗位的发展而加入了一些前瞻性的技术规范,我们把世赛标准引入课堂并融入课程,既符合我们学院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要求,又为我们的核心课程专业能力的培养达到企业行业标准提供了捷径。
   二、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计算机网絡应用专业高级技能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服务与应用企业就业,其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员、网站前端设计员等。根据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组织大量的企业专家进行座谈,调研结果显示89.3%的企业对网络管理员的岗位需求定位在具备熟练的网络规划、设备安装、调试配置和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世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有四个模块,其中思科环境模块主要以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考试要求为基础,适当选取思科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考试内容[2]。该模块要求竞赛选手在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下完成网络连接配置、功能性验证、故障排除,选手除了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有较高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企业中的网络管理人员在从事企业网联调工作的能力要求高度重合。
   三、对接世赛标准,融合专业课程
   (一)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岗位分析内容,结合世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该模块的标准,我们对课程内容提出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在方法能力上,要求学生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能力上,要求学生根据客户需求能够合理规划网络地址,能够运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能够根据项目技术要求对网络设备进行安装配置与调试;在社会能力上,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与客户沟通表达的能力和团队之间合作能力。我们把企业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做了对照表,整个一体化课程开发的过程紧密围绕该表格内容完成。
   (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
   在一体化课改过程中,经过企业走访、调研分析、专家访谈等环节,我们提炼网络管理员岗位在从事企业网联调工作的三个典型性代表工作任务,结合世赛竞赛要求我们设计了三个学习情境。这三个学习情境的子任务学习的知识点与世赛网络系统管理思科环境模块要求掌握的技能点高度契合。这三个学习情境主要包含学习情境一中小型双出口(36课时)、学习情境二公司网络拓展装调(36课时)、学习情境三新老校区VPN网络装调(42课时);每个学习情境又细分多个学习子任务以项目为背景,学习子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点。这些学习任务基本涵盖了世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中思科环境模块的能力要求。
   (三)一体化课程开发
   以此为依据,我院开发了企业网联调一体化校本教材。整个教材中学习情景贯穿始终,学习活动由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过程控制、验收总结五个环节构成,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模拟项目真实的工作过程,以此形成了真正的项目课程。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的现状,我们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还增加了知识拓展和知识小提示环节,把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核心技术的理论知识放在教材中方便学生查阅,同时设计了测试环节用于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另外,我们还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一些工艺施工的标准录制成视频通过课堂派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够学习,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以一体化工作页为依据,我们的教学环境改造成学习工作站模式。每工位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实训设备可容纳5~6名学生开展实训,实训设备尽可能跟工作环境一致。我们还配备了资讯区,方便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查阅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制订教学策略。首先,工作情境再现,采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画关键词和口头复述工作任务以明确任务要求;根据学习实际环境制订一份可行性分析表,该可行性分析表包含内容要与实际工作背景环境相近,与教师达成共识。学生获取任务后分小组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用行动导向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分析工作背景,查阅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头脑风暴,制订并审定计划。各小组选派组员对拟定好的工作计划做理由陈述,根据教师和其他组同学意见做必要的修订,制订一份任务现场工作看板,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实施过程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手段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严格质量要求与过程控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良好习惯。验收与总结提升环节中引导学生掌握工作总结方法,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汇报与评价时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自评、互评,并根据各小组完成情况给出教师评价,综合各评价得分,给出各组员该项目实训成绩。
   (五)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效果
   企业网联调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我院2016级、2017级、2018级、2019级计算机网络应用中、高级工专业的学生中实施,共547人参加,教学效果反应良好。该课程按照实际工作的标准展开,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普遍反映对该课程有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也由原来的72%提高到97%以上,各项目的完成率较高。我院组织优秀学生参加第45届和第46届福建省选拔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分别获得了第四和第二的优异成绩。我们还对2016级和2017级计算机网络应用高级工毕业生进行就业统计,这两届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从原来的47%提高到82%,而且很多企业都是业界著名的IT企业。企业对学生在实习阶段在岗位中的适应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对学生在网络运维和网络管理方面的能力也给予了肯定。
   四、结语
   企业网联调一体化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既融合了世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标准,又依据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流程进行。该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收集整理资源包供学生查阅,整个课程以企业工作流程为学习主线,企业工作标准贯穿一体化课堂教学环节,体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内容,通过工作来掌握学习”的教学理念[3]。对教师而言,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潘毅.以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为背景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8(21):236-237.
   [2]李文远.世界技能大赛IT Network Systems Administration竞赛项目题型研究[J].中国培训,2015(12):62-63.
   [3]柯笔桦.零件普通机床加工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121-122.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高中学生有着年龄发展的特殊性,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能够积极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班级风气的形成,除了文化布置、规则要求
决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其他学科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评价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策者知识的有限性,被评价对象自身的模糊性,以及获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管理能力,增强竞争力,成为市政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者们关心的问题。目前,市政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水平普遍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其管理工作纷繁、琐碎、复杂、多变,而又极为重要,不容忽视.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深入地研究班级管理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以日常的工作管理为契机,勤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