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小学“德育微课”的内涵特点及设计开发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e2004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彻底的颠覆,学生通过观看课外教学视频就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和复习,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和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就可以帮助自身解决更多的疑惑,从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优势得到更好地体现,最终提高中小学德育微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微课教学;内涵特点
  一、 德育微课的概念
  我们可以把德育微课理解为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德育教师需要把教学视频作为重要载体,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环节把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展开德育教育活动。从定义上来看德育微课属于翻转课堂的重要基础,而把这种交互式的工具应用到制作教育微课方面还需要很長的探究时间,且利用德育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改进,虽然在整个实践操作过程中会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把交互式的德育微课和互联网终端进行有效地结合就必然会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师需要把德育微课和翻转课堂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二、 关于在中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采用微课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一) 德育微课可以让知识变得简单
  德育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视频内容精炼而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抓到知识重点并掌握好相关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德育课前课后知识的传递效果,而且微课教学还能让复杂的问题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简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 德育微课可以实现德育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中小学开展德育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思想道德行为,并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为目标。传统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往往比较无趣和乏味,学生很难通过复杂的理论知识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而教师采用德育微课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去观看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热点道德问题,让他们可以通过真人真事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发,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教师在讲到和形成健康的财富观有关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观看TFBOYS参加芭莎慈善晚会的视频让他们拥有一颗助人为乐和感恩社会的心。
  (三) 德育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德育教师在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为他们多创建一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在讲到和助人为乐有关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和观看两个不同的微课视频,比如围绕着老太太摔倒了到底该不该扶这个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去搜集与其相关的正面事例和反面教材,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去找到理想的答案,当学生自主学习完以后,教师再让他们把自己的困惑和见解带到课堂上进行沟通和互动,这样也就实现了微课教学中先学后教的教育原则,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关于德育微课教学的具体开发和设计分析
  (一) 通过互联网环境下的微课教学模式,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师需要把主体性德育思想作为指导方向,不仅要对德育教学脉络进行全面的梳理,还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并观察他们成长道德中的关键瓶颈,最终把德育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德育课堂的小主人。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让他们通过自主意识去获得更多的道德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整体道德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到和拒绝诱惑有关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事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去收集和沉迷于网络等有关的信息素材,并在第二天课堂上把这些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大家再通过自己的观念说服对方,比如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是不对的,这样只会慢慢成瘾,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时候其他学生也同样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比如网络游戏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最佳途径,是不能戒掉的等。通过这种问题辩论就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网络的利弊之处,也能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思想意识。如果学生存在一些典型的不良思想教师也要及时进行合理地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意识观念。
  (二) 高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强化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针对性
  德育教师要想提高德育教育效果首先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中小学生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对周围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教师在设计德育微课视频时需要根据德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具体情况录制不同模块的德育微课,如感恩孝道、知礼友善、热爱祖国、热心助人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状况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去进行选择。
  (三) 创新德育教育评价模式
  德育教育的评价模式应该是丰富多样化的,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共同参与到其中进行评价。因为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属于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教育过程,不能让学生仅限于学校的教育还要让他们通过家庭、社会获得更多的道德培养。学校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家庭和社会进行一个有效的结合,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体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通讯软件和家长保持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受教育情况,而学校以及教师也可以和社区部门加强工作上的来往,组织学生定期参加一些德育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如志愿者上门服务活动、维护社区交通活动、社会环境整治服务等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功能,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也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更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从堂.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5(2).
  作者简介:
  楚凯华,河南省平顶山市,平顶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丽,河南省平顶山市,平顶山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在对郑州市中小企业市场信息库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数据库内容、数据库建设的要求及目标、数据库系统的功能模块等方面对如何建设数据库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出郑州市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尤为突出。对此,本文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教学办法  独立思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的,因此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一
中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校和课余时间接受了大量重复且低效的应试训练。中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摧残,学习压力巨大。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了指向中学生未来的
摘要: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社会谋求合作的主要内容。环境意识是一个国家国民意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工作与其他教育工作相比尚处于摸索阶段。与国外的环境教育工作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于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确定了环境保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5年9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验交流及学术会”上,强调了开展中小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基础技能,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大学阶段学生处于学习技能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创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材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对学生语言能力和语法辨析运用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有利于初中学生英语基本素养形成,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提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如何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在简要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要想做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入手,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转折点的关键时期,而在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当前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所站角度不同,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期望過高,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写作上有一定的压力。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从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从教学中发现作文写作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作文指导,帮助学生喜欢上作文写作,让作文写作水平达到整体提
摘 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农村小学生由于外界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很多学生为留守儿童)的限制,其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并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数学课堂相结合,继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该方法不仅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成果与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提高学
人力资本积累过程是人力资本的需求和供给互为因果的动态演化过程。近代中国大规模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与中国工业化的几次高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次工业化的高潮都是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