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枣疯病发病状况调查与防治措施

来源 :陕西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md_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疯病是我国传统大枣优质栽植区彬县枣园面积和枣果品质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经调查,彬县枣疯病平均发病株率10.0%,严重园可达21.0%,引起枣疯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特别是土、肥、水管理粗放,品种抗病性较差,依此提出了选择抗病品种并培育无病毒苗木,在远离工矿企业、土壤肥沃地段建园,加大检疫,加强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清除病源树等管理措施。
其他文献
经过11年的调查研究,白龙江林区杀虫植物共93科、94属、239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种,裸子植物4种,被子植物224种。以菊科最多,其次为毛莨科和豆科,分布较广泛的种类约89种。并提
指出了苗木线虫危害的各树种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分析了苗木线虫的生活规律,阐述了苗木线虫的防治技术要点和具体防治措施。
核桃低产园改造是保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嫁接改优技术要求相对较严,嫁接成本普遍偏高,不利于推广。结合生产实践,总结提出了核桃净干新枝方块芽接高接换优法各环节的
榆林市樟子松人工林调查结果表明,截止2014年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造林面积75 454hm2,主要分布在西北部6县区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在树高、胸径生长均优于同龄油松人工林,不同基
通过对多年的研究结果总结,并进行试验验证,制定出一套系统的盈江省藤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盈江省藤育苗、栽培和采收等内容,适用于云南省各盈江省藤适生区的栽培生产。该规
根据西安市气候和景观植物墙应用小环境特征,提出了植物生长稳定性、植物的观赏性、生态功效性、对基质土的适应性、对容器的适应性、对特殊生长位置适应性、抗病虫害性等影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研究了"晋榛1号"、"晋榛2号"、辽榛7号、达维、野榛平榛、辽榛3号、84-48、81-21等8个榛子品种的粗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结果为8
在分析陈仓区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存在经营体制不顺、管理机制不活,资源分布广阔、管护任务繁重,后续产业短缺、发展后劲不足,专业人才匮乏、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明
针对病虫危害造成厚畛子林场油松良种基地种子产量、质量降低,树木受损甚至死亡现状,以及良种基地树种结构单一、抗病虫能力弱、经营管理强度大、卫生状况好、病虫种类少但优
在陕北毛乌素沙地推广樟子松"六位一体"造林技术,调查、观测半固定沙丘迎风坡、半固定沙丘坡顶、固定沙丘迎风坡、固定沙丘坡顶、丘间地等5种立地类型造林成活率、幼树新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