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shover分析方法中水平加载模式的影响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tiger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方兴未艾,其中Pushover分析方法作为目前主要的可供操作的抗震设计方法得到广泛的研究。侧向加载模式的选取是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以往关于Pushover水平加载模式的研究多数仅以结构的能力曲线和目标位移作为结构的性态指标来对已有荷载模式进行比较,判断不同Pushover水平加载模式的优劣,没有考虑塑性铰的分布特征的研究。为了完善Pushover水平加载模式的研究,本章采取四种水平侧向加载模式对一个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完整的Pushover分析,比较了四种水平加载模式的优劣。
  关键词:Pushover分析;水平加载模式;塑性铰;瞬时特征
  1.引言
  目前国内外对于Pushover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侧向水平加载模式和目标位移的确定以及高阶振型的影响。水平加载模式的选取是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以往关于Pushover水平加载模式的研究多数仅以结构的能力曲线和目标位移作为结构的性态指标来对已有荷载模式进行比较,判断不同Pushover水平加載模式的优劣,没有考虑塑性铰的分布特征的研究。为了完善Pushover水平加载模式的研究,本章采取四种水平侧向加载模式对一个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完整的Pushover分析,比较了四种水平加载模式的优劣。
  2. Pushover分析中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分类
  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确定是Pushover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很多的学者都做过专门的研究[1-4],也提出了很多种不同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固定的侧向荷载分布方式和适应性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2.1 固定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在常用的Pushover分析中,固定水平荷载的侧向力分布模式主要包括均匀分布、倒三角分布、抛物线分布等,其特点是侧向力分布在整个加载时程中保持不变。
  2.2 适应性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中形成局部塑性机构而动力性质发生改变的时候,上述固定的侧向荷载分布方式都不能够反映这种惯性力的重分布情况。然而应用适应性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可以更好的反映惯性力随时间的变化。因此相对于固定分布模式而言,选用适应性的分布模式是较为合理的。
  1. 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得到的分布模式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2]平方和开平方(SRSS) 是基于结构的瞬时振型,因此决定水平侧向力分布的加载方式属于自适应性分布,这种加载模式可以考虑地震过程中结构层惯性力分布的改变情况,所以比固定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合理,但其计算工作量也大为增加。其分析过程为:在每一步加载时,求出加载前一步结构的周期和振型,然后根据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平方和开方(SRSS),计算各楼层的层间剪力,再据此反算各层的水平荷载,作为下一步的水平荷载模式。
  2. MMC法分布模式
  S.K.kunnath和E.kalkan对FEMA-356推荐使用的水平侧向力分步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水平侧向力分布形式,称之为振型线性组合方法(MMC)。
  3.算例分析
  本工程为一9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均为3000mm,跨度为4500mm,梁、柱混凝土等级均为C30,所有梁、柱截面受力主筋选用HRB335,箍筋选用HPB235,柱为500×500mm2,框架梁为450×250mm2,楼板采用100mm厚混凝土现浇板。本工程为8度设防,场地类别为Ⅲ类,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本算例主要从瞬态振动周期、塑性铰、层间位移角等方面对四种水平加载模式进行比较,判断不同Pushover水平荷载模式的优劣。本算例借助于SAP2000进行了静力非线性分析。
  本文采用四种侧向荷载加载方式:均匀分布侧向荷载;第一振型分布侧向荷载(倒三角分布);30%规则分布侧向荷载;自定义侧向荷载分布(考虑前三阶振型)。
  3.1 Pushover曲线、塑性铰的变化
  3.1.1 Pushover曲线
  对四种不同侧向力分布模式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不同侧向力分布模式产生的Pushover曲线是不同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倒三角分布、30%规则分布和振型组合分布工况下结构的基底剪力一顶点位移关系曲线很接近。
  这是因为倒三角分布相当于第一振型下的惯性力分布模式, 30%规则分布则是以第一振型为主,而振型组合方法是组合了前三阶振型的惯性力分布模式,结构的第一振型质量参与系数在90%以上,所以在楼层数较少时其他振型对结构的影响很小;相同位移下,结构基底剪力从大到小的荷载分布顺序是均匀分布最大,倒三角分布最小,其他两种分布模式得到的结果介于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之间。
  3.1.2塑性铰与结构的破坏形式
  不同侧向荷载分布下结构塑性铰的出现顺序在初始屈服阶段基本一致,都是首先出现在第一层~第三层梁端,在结构屈服的后期,无论是塑性铰出现的顺序,还是出现的部位都不相同。对比不同侧向荷载分布下的破坏形式,可知均匀分布、倒三角形分布、30%规则分布、自定义分布在破坏形态方面差异较小。
  4.结论
  笔者以一个九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详细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4种加载模式的比较可以得出,工程中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加载分布模式可以选用均匀分布模式和倒三角分布模式,当结构的第一振型质量参与系数达到90% 以上时,可以选用倒三角分布模式、30%规则分布模式和振型组合分布模式,其中振型组合分布模式中所考虑的振型数量取为使振型质量参与系数之和达到90%时的振型个数。对于层数不多、高度不大的多高层结构。以上几种侧向荷载分布模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不大。实际应用中采用较为简单的倒三角分布模式和均匀分布模式可以满足工程的精度要求。
其他文献
摘 要:海洋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环境的和谐有序的发展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现今海洋环境执法的状况令人堪忧。海洋行政执法单行其道,对违法者惩罚微乎其微,刑事执法与海洋行政执法的合理衔接对中国海洋事业的合理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执法与刑事处罚的衔接 海洋环境执法 统一协调机构。  一、海洋执法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6500多个岛屿,18000多公里
摘 要:在中国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作为一种权利形态的排污权还未获得我国立法的承认,排污权交易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没有作为一项制度建立起来,这不利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严峻以及大量“排污权交易”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以法律手段规制该制度变得极为迫切。本文在分析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的基础上,为构建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提出了相
1989年《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在这20多年的过程中,环境法体系虽然发展迅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法律保障,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但是其间中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迁,且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该法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甚至出现了立法空白现象,为了使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了我们人类美好家园创建,为了中国的法制建设的完善,环保法的修订迫在眉睫。  一、现行
期刊
企业文化策划是指从实际出发,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谋划和科学设计的全部活动,是一个认识、发现和运用企业文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过程,是一种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创造性的精神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债务人因债权让与可能承受的不利益  此处所说的债务人可能承受的不利益,是指债权让与发生后,由于债权人的变更,使债务人负担了其本没有必要承受的额外支出,或有发生这种使其既有利益减损的可能性。但这种不利益并不单纯指可以用金钱加以衡量的价值利益或物质利益的减少,还包括因债务人所要面对的相对人发生变化,违背了其原本的履行意愿,使其产生了不愿继续为履行行为的这种情感上的受挫,或者意愿上的违拗。债务人可能
期刊
一、与专利战争有关的相关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成为新型经济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争夺知识产权的常识。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逐步形成的技术丛林导致了专利丛林,其中专利丛林是指获得了法律保护的专利在几乎所有技术领域,权利密集、主体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犹如丛林。专利丛林使科学技术披上了法律外衣,专利权的垄断性使得科学技术开发方面的先行者成为了技术、产品市
期刊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中国现状审视  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条文规定,由于立法不完善,出现了部分概念术语的模糊性,在犯罪构成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给司法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不利于实现刑法关于该条罪名的立法目的,即不利于惩治腐败犯罪。为适应当前国际反腐倡廉的趋势,加强与国际接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从以下几方面重新审视。  1罪名所涉主要概念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异议  (一)“近亲属”的
期刊
摘 要:职能定位和路径选择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当前,各级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从总体上来说,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仍然存在着职能定位不清、路径选择模糊、参与载体不一等问题,亟待进一步厘清和界定。本文在对社会管理问题进行根源性分析的基础上,着力理清检察机关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并对检察机关参与管理创新的职能定位和路径选择进行
政府采购法作为一个年轻的法律部门,最早出现是在1761年美国的《联邦采购法》,至今2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政府采购法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规范性的行政行为起步很晚。因此在设计政府采购方式时更多的是借鉴当时的联合国《示例法》。联合国《示例法》对政府采购方式采取是列举模式,兼容了多个国家的政府采购制度。我国在《示例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采取了以公开招标为主,其他采购方式为例外原则的政府采购方式模式。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