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人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和人流综合症发生率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人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和人流综症合发生率的影響。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8例人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状况及人流综合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其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干预对人流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状况,降低人流综合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人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人流综合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67-01
  基于人流的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心理干预对人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和人流综合症发生率的影响,特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8例人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8例人流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为44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2—2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51±1.32岁;患者受教育年限分布在11—18年之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52±1.23年;就诊时焦虑评分分布在8—13分之间,平均焦虑评分为10.32±0.24分;分析患者手术次数,25例为首次手术,19例为经次手术;对照组患者为44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1—2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34±1.28岁;患者受教育年限分布在10—19年之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95±1.31年;就诊时焦虑评分分布在7—14分之间,平均焦虑评分为11.25±0.31分;分析患者手术次数,26例为首次手术,18例为经次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及手术次数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前,均实施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依据手术方法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组换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的成员主要为心理医师、护理人员及产科专业医师,全部医护人员均进行统一培训[1]
  1.2.1认知治疗。护理人员在患者实施手术前,对患者讲解孕期知识、人流知识以及实施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其中,人流知识主要指选择人流手术方式、手术过程、术中正常反应、注意事项、人流手术的安全性、人流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及手术疼痛等方面的认知。护理人员还应指引患者正确对待实施手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充分了解自我保健以及避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减缓或者是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进行积极的、耐心的解答[2]
  1.2.2行为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采用音乐疗法、肌肉放松训练及松弛疗法等,减轻或者是避免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
  1.3统计学处理。本组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检验结果P<0.05,证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为2.27%(1/44),对照组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为15.91%(7/44),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显著差异性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基于患者对人流手术没有充足的了解,因此在进行人流手术时,她们常常担心手术疼痛、出血、感染、子宫穿孔及手术失败,或者是担心手术后不能正常生育等,进而出现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甚至会出现人流综合症[4]
  通过本次研究证明,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实施人流手术患者的焦虑状况及降低人流综合症发生率,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如,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的治疗组患者,其术前30分钟焦虑量表评分为(10.59±2.24)分,术后3天焦虑量表评分为(5.82±1.78)分,出现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为2.27%(1/44);但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术前30分钟焦虑量表评分为(14.86±3.51)分,术后3天焦虑量表评分为(8.84±2.64)分,出现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为15.91%(7/44)。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同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相比,其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评分,降低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P<0.05。因此,心理干预对人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和人流综合症发生率具有显著影响,可有效降低减轻实施人流手术患者的焦虑状况及降低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帼卿,王庆一.认知干预对人工流产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08):1547-1548
  [2]李秀珍,康美华,王定清.无痛人流术术前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04):261-262
  [3]华新桂.心理护理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情绪与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0):126-127
  [4]郑朝霞,张姣娥.心理干预对人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和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05):972-97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8例危重症患者,观察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  结果:本组28例PDT手术成功率100%,仅1例术中有少量出血,无1例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  结论:PDT操作简单、快速、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危重症患者床旁气管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健康信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選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子宫肌瘤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术后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谷类食品的消费在居民饮食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则是油脂及畜肉类的消费量日益攀升。由此可见,谷类食品作为膳食结构金字塔的塔基位置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偏差。因此,充分了解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仅能促进人体自身的健康成长,预防各种慢性疾病,而且对纠正人们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谷类食品营养价值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病房的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康复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接受过留置导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在尿管留置期间110例患者中发生泌尿道感染的共有46例,总发生率为41.82%,研究发现,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和留置导管的时间是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应对方式的作用,以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前教育,实验组在产前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应对方式及分娩结局的情况。  结果:  实验组产妇积极应对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干预后实验组积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明显低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患者的影响。  方法: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6例心脑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专人负责积极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程度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纯母乳喂养对婴幼儿对其体格发育的影响。  方法:随机挑选于2009—2012年在我院儿保门诊健康体检儿童150名,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75名,母亲均用纯母乳喂养婴幼儿;对照组75名,其婴幼儿则以配方奶喂养。对比两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情况,包括体重、身长、头围情况。  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可知,纯母喂养的婴幼儿在体重、身长、头围方面的发育均较配方奶的婴幼儿好,且此种差异显著,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疼痛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用分类量表法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24h与72h疼痛程度,两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把腹腔镜技术运用于普外科急腹症中,对其进行诊断及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20例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诊断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将进行开腹探查术,每组患者各60例。  结果:实验组中被确诊断有58例,占96.7%;对照组术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  方法: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成两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的患者视为(对照组),将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自我管理状况。  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干预组患者反流性疾病问卷及自我行为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