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小鼠创面外用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mEGF)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PPAR—β)表达量的变化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于70只BALB/c小鼠背部脊柱两侧验组制作1个1.5cm、×0.5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左侧创面设为实验组、右侧创面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创面滴加mEGF溶液(5μg/mL)、对照组创而滴加生理盐水。(1)伤后7、11、16d各取20只小鼠,评估创面愈合率(2)伤后1、3、7、11、14、18d切取创缘组织(每时相点创面数为10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PAR—β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PPAR—β mRNA表达量,结果均用积分吸光度(IA)值表示.对实验数据行t检验。结果(1)创面愈合率:伤后7、11、16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3、6.05、11.90,P值均小于0.01)。(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伤后早期PPAR—β蛋白主要表达于2组创面肉芽组织Fb以及创缘KC胞核中,创面上皮化后主要表达于新达于新生上皮及其下层Fb中,创面修复后表达逐渐减弱。实验组伤后各时相点PPAR-β蛋白表达量明显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2.15~7.37,P〈0.05或P〈0.01),其中伤后3d达高峰[IA值为(3.46±1.33)×10^3],此时对照组IA值为(2.35±1.09)×10^3。(3)原位杂交:伤后2组创D面PPAR—β mRNA表达均开始上调,主要阳性表达部化为创面Fh及创缘KC胞质,持续至创面上皮化基本完成时,表达量开始下降。实验组创面各时相点PPAR—B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2.35~6.64,P〈0.05或P〈0.01),其中伤后3d达峰值[1A值为(7.3±2.6)×10^6],此时对照组IA值为(4.5±3.0)×10^6 结论外用mEGF可上调小鼠创面组织中PPAR—β表达并促进创面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对小鼠创面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的调节作用
【摘 要】
:
目的了解小鼠创面外用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mEGF)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PPAR—β)表达量的变化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于70只BALB/c小鼠背部脊柱两侧验组制作1个1.5cm、×0.5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左侧创面设为实验组、右侧创面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创面滴加mEGF溶液(5μg/mL)、对照组创而滴加生理盐水。(1)伤后7、11、16d各取20只小鼠,评估创面愈合率(2)伤后
【机 构】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科,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科,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科,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科,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出 处】
:
中华烧伤杂志
【发表日期】
:
2011年27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寻求用异体(种)真皮或其他生物材料研发可植入式真皮替代物,其中取自猪皮的ADM因其完整的胶原三维结构且来源广泛尤受重视,但因不能早期充分血管化,影响临床效果及推广。提高植入性材料本身的快速血管化能力,是目前组织工程材料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
随着烧伤医学事业的发展,保全生命、封闭创面已不能满足治疗的要求,伴发的肢体功能障碍、外貌毁损、躯体不适及心理适应等诸多问题更受关注,这对烧伤医务人员治疗的精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床康复医学是以人体功能障碍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的医学学科,
临床上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常采用翻身床辅助治疗,为方便大小便的护理,翻身床设有排泄孔。目前临眯使用的翻身床排泄孔尺寸单一,而臀部为脂肪堆积部位,加之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水肿、大量补液以及处于回吸收期等原因,都会存在全身组织肿胀问题,致使臀部组织由于重力作用下坠,陷于排泄孔内,
烧伤会导致人体局部或全身一系列病理损伤,也会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针对性的烧伤康复应贯穿于烧伤治疗全过程以及患者回归社会的过程中。早期的康复治疗介入不但有助于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而烧伤患者在家庭和社区所接受的后继康复治疗也不容忽视。
目的观察清创术-负压治疗-组织移植摸式刘复杂、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例患者(共计20处复杂、难愈性创面),清创后按照交替法随机分为治疗组(负压治疗,-19--8kPa)与对照组(凡土林纱布+生理盐水纱布+干纱布覆盖),每组10例。治疗4、7、14d切取4mm×3mm×2mm创面肉芽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包括毛细血管、炎性细胞
患儿女,13岁。因腰背部弯曲变形10年,2011年6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儿2岁时因坐人沸水锅内烫伤,于当地儿童医院治疗1个月后痊愈出院。1年后腰背部开始弯曲变形,无胸闷气促。当地医院予以摄片诊断为“脊柱侧弯”,未行特殊处理。近5年来腰背部弯曲畸形愈加明显,
瘢痕是皮肤烧(创)伤、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修复其导致的外观损害和功能障碍是烧伤科医师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皮肤损伤及外科手术后瘢痕的总体发病率为40%~70%,烧伤患者的发病率可高达91%。不同国家增生性瘢痕的发病率差异明显,发达国家每年新增瘢痕病例约400万,
本次大会定于2012年9月7—9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原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整形美容烧伤修复中心承办。研讨内容涉及整形外科、创(烧)伤外科、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普外科、康复科等多学科领域,内容涵盖组织器官修复、重建与再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生物材料研制与开发等。会议将邀请数名院士和著名专家做精彩专题报告。
例1 男,54岁,融铝炉爆炸致全身多处异物嵌入2h入院。可见异物散布嵌入患者体内,以右侧头面部及右侧上肢为主。急诊行头颅正侧位X线片检查但影像效果欠佳(图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