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a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富有情感色彩的成分,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精心设计导语、设置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课件、合理链接生活、力求形式新颖等都是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兴趣;激发;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80-01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才的起点,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呢?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梁启超说过:“用情感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份量磁便引多大份量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切忌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无端训斥、漫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只有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才能使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才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而丰富的情感感受。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 准确地说学生对老师是真诚的,尊敬的,充分信赖的。如果老师不真诚,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应是严格的,但也应做到不发脾气,总是亲切地启发诱导他们。即使是对他们的批评,也要使他们感到这是老师的关怀和爱护。
  二 精心安排,巧妙引入,振奋精神,引起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学生上课伊始便会精神振奋,兴趣盎然,使学生沉浸在愉悦气氛中,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文教师开首几句生动巧妙的导语,学生课前热烈而活泼的演讲等,都会使一堂课别开生面,熠熠生辉。比如,我在讲《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说明文时,课前安排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题目叫《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乡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杜牧这首诗里写的那个妃子是谁吗?杨贵妃非常喜欢吃荔枝,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满足她的要求,不惜人力物力派人千里迢迢从南方把荔枝运到长安,劳民伤财。那么荔枝到底有多大的魅力惹得杨贵妃如此喜爱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贾祖璋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荔枝这一水果的。这样一个开头,使学生对荔枝顿生好奇之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还利用课前3分钟让学生演讲。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前气氛,振奋了学生的精神,同时,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大大增强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
  三 设置问题,投石击浪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段落等,语文教师应根据“课情”、“学情”因势利导找准切入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如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播放电视连续集《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片段“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后问学生:梁山好汉中,最能与歌词相符的人物是谁?从而引出课题,再扣住“拳打”两字,围绕歌词设计以下中心问题:为什么出手?什么时候出手?怎样出手?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引导学生探究少年鲁迅的生活轨迹,按见解的对立冲突将全班学生分为“百草园派”和“三味书屋派”两大阵营,请学生陈述各自的理由,说说自己认为有趣的人与事,教师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赏析精彩语段的内容与写法。
  四 放手让学生自学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树立起这么一个观念:课堂也应该是学生的,况且当代中学生强烈的自信和参与意识,也决定了他们不愿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满堂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因此要让学生在参与和实际运用中产生兴趣。带着兴趣自学,且在自学中一步步提高能力。
  初中生有遇到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盲从、疑问多、喜争论的特点,因而,在语文课中,应多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加深理解,以增强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讲《伟人细胞》时,我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让他们各自提出疑点、难点,并从中概括出几个问题,再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我再进一步点拨归纳。这样,在质疑、讨论、释疑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同时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
  五 提供时空,力求新颖
  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好奇是初中生的特点之一。在课堂上,老师一次不落俗套的引入,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语,一回出人意料的设计,一件精巧制作的教具,都会成为学生注意的焦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学习《杨修之死》时,我启发学生:“千秋功过事,留与后人说”,请大家结合文本,围绕“杨修之死”的原因,各抒己见,进行一场辩论比赛,最后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在杨修的墓碑上写一句简洁的话。
  总之,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图素,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他文献
美育教学能够彰显不同形式美学的艺术形式,并通过对身体机能的激发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将美育教学模式融入体育课程中,促使学生在系统的教学中充分协调肢体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很多安全隐患问题,不仅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对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高层房屋建筑施工
一在人类发展史上,由于天灾、战乱、宗教迫害、谋生的需要以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等原凶,人类从未停止过从一处到另一处的迁徙,这种迁徙不可避免地带来迁入文化与本地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位置,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作文教学中充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建筑行业的发展基础.现场施工管理,就是管理整个施工中的人员以及事物,采取合理措施,使现场施工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现场施工管理
悠扬动听的背景旋律,迷离神秘的昏黄灯光,复古经典的老电影海报,精致独特的牛头墙饰挂件,空气里满溢着浓郁的牛仔风情。不要误以为你走进的是上世纪美国西部黄金年代的休闲酒吧,这里其实是上海欢乐谷以西部风格为主题建造的牛仔酒吧,并且只对员工开放。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这家牛仔酒吧于2011年新年第一天,在欢乐谷员工生活区正式开业。  当晚近60名员工欢聚酒吧,大家举杯畅饮欢庆,有的三五成群愉悦侃谈,有的乐享
财务风险在组织的经营过程中无处不在,如影随形.资金是支撑组织顺利运转的血液,资金合理高效地使用需要组织具有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组织在日常运转中,投资、融资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投资是否合理,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其重要作用,实践中唯有不断强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管理,才能有效地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提供
人类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因为在我们出生之前,就伴随着母亲的心跳声一起生活了9 个月!这种匀速、规律的声音就像音乐中的节拍,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发展音乐才能的基础。  和宝宝一起玩音乐游戏吧。你会发现,宝宝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令人惊奇!同样,你也会被音乐所感动!    0~1岁    婴儿都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理解力。宝宝小的时候,给他提供一个好的音乐环境,可以提高他的大脑对听觉的反应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