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遥远的相似性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转身,背影融入霞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萋萋,晚风轻拂,渔歌唱晚,送别笛声残。
  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他的精神、灵魂递升风骨、才骨、傲骨的修为: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叶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作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一首清越雄壮的《满江红》义薄云天,琴心剑胆!
  天之涯,海之角,纵是知交半零落,然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从他的偈语中体悟一种生命历程的深邃与高洁,自觉与自省: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窟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死生契阔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告别娑婆世界,归于心灵的净土。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灵魂如蜕,一钵了却他的浮生,他的粗钵里盛满自由。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隔着高墙,隔着苍茫,总有灵魂是如此地相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深秋的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轻吟长叹:杨柳岸,晓风残月。
  抛開一切功名利禄,他仗剑行走,对酒当歌,在思想和情感的世界里恣意挥洒情怀,不惧身前身后名。陌上发花,可以徐徐醉矣;忍把浮名,都换了浅唱低吟。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历尽世间,总有相似的情怀清澈如水。
  第一次看丰子恺的水墨漫画,阑杆寂、月夜静。简素的格调,简练的场景,却似有莫名的悸动和熟稔。
  帘微卷,风乍起,那方竹椅余温尚存。对着人去桌空,怀想几许,祝福几许: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请珍重加衣。
  越过纷繁时光,落在纳兰细细的文字中,开启一季缱绻。一屋一笔,一方蓝天,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爱也好,恨也罢。一个人,一阕词,半盏流年,但留清风一缕,从三百多年前徐徐吹来。不需要姿态,自成就一场惊鸿,拂动一泓心湖。凌波中绽放的那朵清莲总能感动我们的双眼。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他生于温柔富贵,心却游离在繁华之外。以苍凉沉郁的情怀,不同凡俗的奇清独立绝顶,落寞间别有怀抱。
  浩渺时空,总有些相遇,只在心里,在梦境之外相随。
  相隔数万光年相似的星云黑洞,山川地貌,大气构成;还有量子间的互相作用。如同霍金所说,是让他感动的遥远的相似性。就像我初识《星月夜》,会觉得和凡·高一起站在那片炫目的夜空下。
  不必奢求于时光的无涯中,不早不晚的相遇。不是握紧的手,紧贴的心,却是交融辉映。欣赏的思想和灵魂恍若星辰,有向暖的感动。前行的力量。让胸中层云涤荡,人便有御风而翔之势,可浩风长歌。
  梭罗不是说,到自己的心灵中去探险吗?美好的情感、灵魂的追寻是自我的永恒证明。
  鱼翔浅底,花草飘摇时节,享受自己的瓦尔登湖。这样想的时候,初夏如空谷幽蘭,发出一声呼唤。
  斜风细雨,小鸟啁啾里有眼前的平静与恬淡,遥远的呼应里有生命的质朴与深刻。让风尘仆仆的心悠然飞翔,抵达明净阔朗的诗与远方。
其他文献
小学毕业那天下午,我爸去接我回家。  我在学校门口,扭扭捏捏地递给他人生中第一张奖状:“精神文明标兵。”  各位大哥大姐可能不懂,这个奖项大概是专门用来应付那些“平淡无奇”的学生的——意思就是你这个小姑娘,六年来没惹过事,没骂过老师,没打过同学,我给你个安慰奖赶紧滚吧。  我猜他一定会笑话我。毕竟这年头,全世界都是三好学生。    可是他的反应让我惊讶。他拿起奖状很认真地看了两秒,突然惊喜地咧开嘴
我有一位朋友,他插在瓶子里的花,总能比别人维持得久。我问他的方法,他说得简单,只要每天换水,并且把花梗剪去一小截就可以了。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爛,腐烂之后不能吸收水分,就会容易凋谢。  由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如果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四周,革除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吸收精神的食粮,保持一颗纯慧的心。
以写自然、物候而著称的项丽敏,写皖南四季、乡居已有二十年。项丽敏的散文多短章,多诗人之色,多本味底色,从中可见她单纯、醇厚、智性、朴素的性情。她写草色、写溪流、写流云、写黄昏也是日常所见,文字质地淳朴,去繁杂,敞亮多姿。《薄荷味的生活》正是这样一篇短美文。项丽敏的智慧在于从日常细小的景致中,发现生活的秉性和生命的品质。静谧简单的日常生活,在她的散文中,会浮现出来,像鱼游出水面,以至她的生活、生命时
以教育说美学  美学有没有用?今天,我就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但一开始,我还是要说得远一点。  人为什么要上大学,要到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呢?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不要说美学学不好,便是别的什么学,也未必学得好。  教育的目的,一般都被说成是知识的授受,即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学习的好坏,是以知识掌握的多寡来衡量的。要不然,我们高考的考卷会有那么厚厚的一叠?那其实是在跟你“秋后算账”。  那
那是一双带刺的手,平凡而又粗糙,可就是那双带刺的手让我懂得了人间的幸福。  “妈,后背痒痒,给我挠挠。”妈妈慈祥地笑了,她用左手撩起我的背心,把右手平放在我的后背上。  “哎哟!”我叫了一声,妈妈的手上好像长满了刺,扎得我反而疼了。  “妈的手是干活时磨的,长了很多老茧。没事儿,妈轻点给你挠。”我皱起眉头又龇牙咧嘴地忍着,挠完后虽还有些刺痛,但温暖的幸福从后背扩散到了全身。  1996年年前的一个
去年夏天,我兴冲冲从花市拉回一缸荷花,放在屋檐下。花有两朵,一朵盛开,一朵含苞。立时,整个环境气场都变了。人虽俗,花却雅。一雅一俗,功大于过,清雅占据了优势地位。  谁知第二天,她就迫不及待地给我颜色看:盛开的那朵花瓣掉了一半,含苞的那朵,变得软软的,臊眉耷眼,不打算开了。果然是温室的花朵,质地都变了。她跟池塘里那铺向天际的泼辣辣开在骄阳下的荷花已然不同。  今年,我早早地买好藕段埋在大缸的淤泥里
如果说充满奇异想象力的《兽兽镜》足以令人回味、沉思,那么《杀狗》则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读来令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小小说以上世纪“文革”期间那个特殊的年代为背景,先抑后扬,将人与人和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描写得一波三折、一咏三叹。  哥哥这辈子没有跃出农门,说起来,全怪我家的一条狗。这狗叫做虎子,名字一般,聪明劲一流。到现在我都怀疑,它是不是真的能听懂人言人语,否则就不会有后来那么悲壮的举动了。  那
从昭和五十六年起,有整整五年时间,我都在某汽车零件制造公司从事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我大学当然读的是工科——电子工程专业。我之所以学工科,是因为从小学到高中,我的理科成绩一直比文科成绩好。前些日子,我与七年未见的高中朋友会面,他一本正经地说起我的语文成绩:“不管我考得多烂,只要一看到你的试卷就放心了。”  当时,我们俩正在我常去的酒吧,他的话被酒吧小姐听到了,她们立刻开玩笑说:“啊?真的吗?好差劲啊
西门媚:小说家,独立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实习记者》《看不见的河流》、随笔集《说我爱你》《结庐记》《纸锋》等。先后在《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东方早报》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小说多发于《信睿》《山花》《芙蓉》《长江文艺》等期刊。  你会看吗?你看到了什么?  跟虚构不同,非虚构因为必须尊重事实,自然没有虚构作品的那种随作者心意,巧手安排或者高潮迭起,很容易流于平淡,克服这一点,关键点是要安排好多
有道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追求好的名声对于每一个社会、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如果不计成本地追名逐利,带给人的恐怕只会是沉重的负担。  小时候看过的一则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对父子在烈日下牵了一头驴赶路,有路人道:“有驴不骑,真不聪明。”父子俩闻言都跨上了驴背。可二人立刻招来指责:“两人骑一驴,太不善良。”父亲闻声赶忙下来。又有人批评道:“儿子骑驴父亲步行,不孝。”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