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把握的基本问题探讨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地方课程教学相对于地方课程规划、教材建设、课程安排等较为薄弱的情况,地方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把握好目标设计、内容梳理、资源利用、学生活动以及师生互动、有效评价这几个基本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地方课程教学的质量,凸显地方课程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地方课程 教学设计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使地方课程已成为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常态工作。相对于地方课程的整体规划、地方教材编写、地方课程计划安排等比较明确、规范的课程建设工作而言,真正实现地方课程价值的课堂教学则因诸多因素的影响显得比较薄弱,受到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力度不够,存在诸如文本内涵的理解偏差、照本宣科的教学流程、随意即兴的活动设计、贫乏单调的资源利用等问题。 [1] 笔者有机会参与北京市的一些学校地方课程教学的集体备课和听课,通过与授课教师的讨论,认为当前地方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把握好目标设计、内容梳理、资源利用、学生活动和有效评价这几个基本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地方课程教学的质量,凸显地方课程的独特功能。
  一、精心设计地方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虽然一节课的目标设计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实施进程、预期效果都有明确的统领、指向作用,但实际地方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种现象。一是“没有目标”,即有的教师认为地方课程教学就是把地方情况给学生介绍一下,让学生知道一些地方情况即可,不需要什么明确的教学目标;二是“目标没有差异”,即部分教师往往从自己学科教学的经验出发,拟定的地方课程教学目标带有很强的学科痕迹;三是目标空洞而无针对性,即有的教师对地方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不是很用心,对教学目标的作用认识还不够,设定的教学目标不能体现地方课程的价值和要求。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任课教师对地方课程独特功能和地方课程教学差异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地方课程《 展望××区的美好明天 》一课时,其教学目标是,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积极性,增强作为××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②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区发展的过去、现状,知道××区未来的发展规划;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该教学目标虽套用三维目标表述,但针对性不强,就其实质而言,对本课作为地方课程的功能和特色体现不够充分和具体。
  地方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深入考虑地方课程的“地方性”“差异性”和“规范性”这三个关键词。一是教学目标要体现地方课程的“地方性”,即地方课程的基本特质。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地方”与“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是其特质与边界。[2] 在地方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中,首先要突出地方所固有的和特有的性质,这需要教师在精心阅读教材、多方面了解地方发展以及所呈现的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地方性”进行高度的概括和准确的表述。二是把握地方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差异性”。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既要考虑不同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目标,同时也要区别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表述,要体现出地方课程通过地方资源培养具有本土情怀学生的根本宗旨。三是地方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课”的规范性。地方课程教学是一节节的课,不同于地方信息介绍或通讯报道,教学目标设计必须规范,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必须表述清楚,针对性要强,容量和程度要符合教学课题,目标之间应紧扣教学内容并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目标在教学中应易检测和能观察到。
  二、准确把握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教学内容是实现地方课程功能最核心的载体。从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来看,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不局限于所讲地方教材上的内容,需要根据教材中设计的标题进行细致的梳理、补充、重组,以组织更能突显课题、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单一地展现地方素材,或者生硬地套用学科课程中的术语和理论模型。二是地方材料多、碎、乱,代表性和典型性不够,很多内容只是现成的地方材料的堆砌,材料之间逻辑性不强。三是所用材料和语言表达比较随意,对进入到课堂中的地方材料的准确性、科学性缺乏准确的核实和科学的论证。这涉及地方课程教学材料的选择、材料的组织以及材料与目标之间结合点的把握等问题。
  【案例2】一位教师在教学地方课程《 ××区的教科文卫 》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区的航天、教育和医疗的发展情况。教学中描述了大家较为熟悉的人物、学校和医院。此课内容的把握首先是不全面,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四大领域缺少文化领域的素材,同时科技领域只讲了航天科技一部分;其次对这四大领域各领域内的基本构成以及实体机构和软性的体系、在本区的具体分布、大致的发展历程等把握不够,特别是具体材料的呈现和说明不够,显得比较空洞;再次是教学中举例的人物、对部分行业专业术语还不够准确,使用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够。
  一般而言,地方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两条线索,一是地方材料的明线,二是材料背后体现的基本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相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暗线。两条线索交织实现地方课程的独特功能,即用地方材料实现较为整体的育人功能。教学内容组织得清晰生动、特色突出,就要适宜把握这两条线索,即在立足本地的同时,又要跳出本地,在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找到结合点,使教学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前瞻性。教师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对地方课程的结构、内容、教学方式、评价等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使地方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学校、乡土的特点和需要。教师科学组织地方课程教学内容,首先,要通读教材,广泛收集材料,同时核对材料,在对材料有全面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挖掘材料蕴含的教育价值。其次,要根据课题主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涉及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准确的把握,包括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在相应知识结构中的位置、科学的知识点与地方性知识的有效结合、可能生发的相应感情等,在立足乡土、充分发掘本土资源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生活实际灵活、大胆、科学地重组内容。最后,要在具体材料的安排和呈现上考虑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如课的节奏、前后呼应、材料的印证和及时的总结、适时的引导等。   三、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作为支持
  地方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有着综合的、鲜活的、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作为基础和依托,地方课程资源是地方课程教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地方课程开发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地方社会,主动适应和自觉参与地方社会生活,而这必须借助蕴藏着丰富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目前地方课程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利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任课教师课程资源意识较为缺乏,教学多依赖地方教材;二是与地方课程配套的、经过加工梳理的课程资源较少,运用课程资源必须依靠任课教师自身开发或加工,由于任课教师的时间、精力和学科背景等原因,往往存在对部分资源的科学性、准确性把握不够,对资源教育价值的理解存在偏差等问题;三是资源利用与教学设计不一致,资源利用不恰当或代表性不够等情况也大量存在。
  【案例3】一位教师在教学地方课程《 ××区的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 》一课时,从对比该区与其他区工业产值多个年度的变化入手,得出本区工业“总量较低,增速较快”,这个结论是因为本区传统工业基础薄弱、新兴工业发展快,然后分别选取传统工业、新兴工业以及企业升级改造的典型代表××机车厂、××科技园为例,运用工业区位的分析思路进行重点讲述,并适时总结这个变化大的社会背景、政府对本区域的功能定位等,让学生对本区的传统工业、新兴工业以及传统工业的现代转型、部分企业的升级改造有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分析工业发展因素的基本方法。本节课教师选取的素材很有典型性,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教师对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把握,拿到了第一手数据并经过精心筛选和剪裁,并恰到好处地与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相结合,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
  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在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助于实现地方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地方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日常生活性、意义建构性、全面开放性、动态生成性、地域情境性和实践探究性等基本特性。[3] 在地方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地方课程资源对地方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具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其次,根据地方课程资源的特性采用合理有效的利用方式。目前地方课程现成可用的配套资源少,加上地方课程资源来源于地方人们日常的生活世界,是鲜活而具体的,需要教师因时、因地、因事等进行有针对性的鉴别、选择和加工,以最能切合和支撑实际教学为标准。再次,加强对与地方课程教学相关资源的收集、整理、提升和转化,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固化一批成熟的课程资源,同时加大资源的共建共享力度,通过网络平台、资源库等形式建立地方课程资源动态开发、利用和共享的机制,为地方课程实施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四、统筹考虑学生活动以及师生互动
  地方课程其综合性质及突出的地方性特质,决定其教学必须考虑学生活动的设计和有效的师生互动。地方课程是一门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的课程,“知识—情感—行动”是一个升华过程,在这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成为地方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效的课堂活动也就成了上好地方课程的关键。[4] 从目前地方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师生互动的把握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较少设计学生活动。主要是学科讲授式,即教师参照学科教学方式一讲到底;导游讲解式,教师扮演导游角色或借助视频绘声绘色地讲解地方材料,学生成为“游客”跟着教师走。二是活动设计无效或低效,如成为摆设的小组讨论、缺少内涵的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缺少指导的形式上以学生为主等。 [5] 三是活动设计随意,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够,缺少对活动整体设计和师生互动的统筹考虑。
  【案例4】一位教师在教学地方课程《 感受××区的特色商贸 》一课时,在课前带领部分同学去这个商贸区进行调查,上课紧扣这次调查活动。①老师带着部分同学对××商贸区做了调查,今天我们就和这些同学一起走进××商贸区(播放调查视频); ②这个商贸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大家看我们同学的采访视频;③对于这个商贸区,商户、批发商和顾客有什么看法呢?(采访视频)对于这个商贸区的发展,你有何感想?再听听同龄人的看法(采访视频);④畅想未来的××商贸区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再听听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同学的说法(采访视频)。本节课教师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材料,通过视频将学生带到实景中,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商贸区的整体概况、历史、现状和未来。从视频看,调查活动教师主要要求部分学生实地感受和采访,在课堂上虽利用视频再现,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强,视频呈现后缺乏及时的总结、提升和评价,仅以活动材料作为教学素材。
  地方课程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设计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为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提供支撑和动力。地方课程中的学生活动多种多样,如小组合作讨论或探究、课堂实验、游戏活动、课堂辩论、课堂短剧或小品表演、野外考察、实地调查、参观访问等。在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根据课题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就笔者所听的地方课程教学,小组合作讨论、实地调查和参观访问居多,前者多用于课堂,后者多是课外。二是活动要有设计,活动目标、活动形式、活动步骤、教师的指导、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需要统筹考虑,突出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三是充分利用好学生资源设计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学生对自己家乡及所居住的社区特别亲近,更有深入了解周围事物的强烈愿望。地方课程教学与国家课程很大的不同就是学生比较熟悉教学资源,自身身上也凝聚着“地方性”。设计学生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学生了解环境、熟悉资源,并有切身体验这一独特的资源,在对学生已有的地方知识和对环境熟悉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适时关注地方课程教学中的评价
  评价目前是地方课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笔者所听的地方课程教学中,教师极少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表现在:一是完全没有评价,教学只是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学效果的要求没有相应措施体现;二是没有具体的一节课的评价,只有一门课程结束时的评价,如纸笔检测、完成调查报告等;三是部分地方课程缺乏课程标准(或纲要)的参照,评价的度难以把握且不能横向对比;四是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评价设计比较随意,如有的教师通过完成一个课后作业、或学生课后讨论、查资料等形成完成评价,任务布置后疏于检查和反馈;五是评价结果的利用不充分,有的学校地方课程评价只是为了保证教学环节的完整,为评价而评价,评价结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在学生看来“没有什么分量”。这涉及如何看待地方课程目标的实现、地方课程的效果和意义、评价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等。
  【案例5】一位教师在教学地方课程《 走进××大地 》一课时,针对教学内容××区的地理位置、区划和人口、交通枢纽、主要自然环境特征等为学生设计了学案。一是设计了课前调查表:姓名、家庭住址、所在街道或乡镇、户口性质、上学公交乘车线路等;二是设计了课堂作业:根据“××区地形和水系图”,绘制××区最高点至最低点的地形剖面图;三是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学校在××区的位置、主要自然环境特征及主要发展特色。该教师的设计贯穿了课前、课堂和课后,让学生综合地运用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实践和综合性训练,较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的评价。
  完善地方课程教学评价,一是教师要有评价的意识,只有教师重视了教学的评价,才有可能在设计和教学中采取适宜的评价方式。二是就地方课程建设而言,应有比较完善的课程标准或纲要,以明确一门地方课程的教学标准以及与其他地方课程的关系,让教师在教学中有所参照,有所侧重。三是加强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利用,教学中要通过针对性的设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和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进步和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四是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操作安排上进一步创新,增强评价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让评价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地方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5)
  参考文献:
  [1]陈杰.地方课程教学目标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0(3).
  [2]成尚荣.地方课程的特质与边界[J].新课程:综合版,2010(4).
  [3]曹石珠.论地方课程资源的涵义及特性[J].湘南学院学报,2008(3).
  [4][5]陈杰.略论地方课程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12).
其他文献
研究普通粉碎的沙枣细粉经超微粉碎后的微粉之间物化特性的差异。利用涡轮粉碎机对沙枣细粉进行超微粉碎,测定分析微粉与细粉粉体形貌、主要成分、休止角、滑角、膨胀力、松
成长不是别人赐给你的,而是自己的心血浇灌出来的。做些聪明人不愿意做的事,做些懒惰者做不了的事,慢慢地,你便成熟了!依然记得初入班主任的队伍,心虚、心慌、心畏,渐渐地心
为了得到甾烷醇与亚油酸在无溶剂条件下,直接酯化法合成亚油酸甾炕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酯化率和体系氧化程度为考察指标,单因素考察筛选利于合成的底物酸醇摩尔比、催化剂添加
教室,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室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它承载着师生的梦想,它充满了情感的交融,它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如何让教室既是师生学习的乐园,又成为他们温暖的
以4-羧基苯甲醛,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羧基化隐性孔雀石绿(COOH-LMG),经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液质联用仪鉴定该羧基化隐性孔雀石绿为目标产物。羧基隐性孔雀石绿
制糖工业中葡聚糖给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利用葡聚糖酶降解甘蔗糖厂混合汁中的葡聚糖。首先监测混合汁在自然静置下葡聚糖含量、过滤速度等指标的变化。其次在不同条件(酶剂量、
社会发展要求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学生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校电子商务、物流专业围绕这个目标,经过两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以行为训练为突破口的“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模式。  一、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
苦瓜总皂甙是苦瓜中有效成分,具有抑菌等作用。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判断苦瓜总皂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菌生长曲线的影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苦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MR)研究不同配方含抗性淀粉的速冻馒头中水分状态及含量的变化,并结合感官评定优化配方。结果表明,抗性淀粉添加量为12%,醒发时间为lh,加水量为62%,醒发温度为32~C,
考察了在有机介质中不同脂肪酶催化合成肉豆蔻酸植物甾醇酯,选定脂肪酶AYS为催化剂。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己烷体系中,最优的反应条件为肉豆蔻酸和植物甾醇摩尔比为3∶1,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