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k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语感培养重视不够、方法失当是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角度看,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语感培养又必须得法。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语感培养
  “语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语感”就是指对书面语言的感知、体悟能力,具体说来,就是对书面语言所传达的意蕴、形象、物象、表达特点或规律、思想、情感等的发现和解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这又表现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无疑,语感之于现代乃至未来人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也应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要义。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
  要想对语言文字有独到的阅读感受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深度,就必须注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阅读实践中逐步生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坚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作为阅读教学的长期目标,力求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生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从而使其阅读素养的生成成为可能。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实际,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基本的阅读方法,进而从阅读实践中汲取营养。
  例如,笔者在教学《鼎湖山听泉》中的“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这段文字时,从抓住优美的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的阅读中,感受文本之美,体验阅读乐趣,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的效果。
  根据文章的内容特点,笔者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初步感知文本,然后因势利导,设计了一些能够启迪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的话题。比如,“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入手去描摹景物的?为何选择这些角度?”“文题是‘鼎湖山听泉’,哪些内容能够非常好地体现‘听’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入夜’这个时段来写听泉?”……相互关联的问题,理解层次的参差,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很有效用,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激活他们的阅读思维。学生经过反复的阅读实践,从词语和修辞运用、情境创设、写作思维转换、表达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阅读尝试,收效良好。
  二、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
  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坚持切合实际、运用实例,精心设计活动,力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通过主观努力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故乡》一文时,笔者紧紧扣住中年闰土称“迅哥儿”为“老爷”这一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心理,分析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巨大变化,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理解作者笔下的闰土和“迅哥儿”,并设计了一个完整的阅读感悟和语感培养的过程。
  当然,学生想要真正读懂上面这段文字的内涵并不容易。仅就闰土而言,他的变化,特别是对自己身份认识的变化(少年闰土是没有什么身份概念的),就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揣摩、细细咀嚼之处。为此,笔者要求学生多品读、多比较、多揣摩,特别注重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揣摩文字背后的内容,如中年闰土见到中年“迅哥儿”时的复杂心情,为什么闰土的表现大大出乎“迅哥儿”的意料等。最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超出了笔者的预期。
  从这类作品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到,阅读教学中,教师科学的方法引导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提升极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是一项熟能生巧,同时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仅仅带着学生阅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科学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量,增加阅读体验,逐步优化语感,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一般而言,学生阅读量的提升应该包括课内内容的反复阅读和课外阅读面的拓展两个方面。作为教师,我们要能对课内外阅读内容进行有效的遴选、整合,形成课内外阅读内容的互动。
  例如,笔者在教学《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时,就用了整整一节课时间,结合文中特别有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从这扇门之于他们的人生意义,到文本中的内容为我们提供的阅读方向指引,再到开列一张包括四种文学体裁的阅读书目,同时给予一些规律性的阅读指导,让学生产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从实践情况看,这样的设计安排对促进学生阅读量的增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有了课内课外的结合阅读,再加上不同形式的反复阅读,自然就会有阅读量的提升;而用心整合课内课外的内容,形成阅读思维的聚焦或发散,自然就会有阅读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内内容,也要善于引导他们将阅读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并将课内阅读能力提升的途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从而获得量和质同步提升的效果。
  当然,我们在充分认识阅读量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科学地精选课外读物,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并及时检查他们的课外阅读情况,甚至可以开设专门的阅读指导课。这些,都是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好方法。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得以实现。因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必须经过反复的阅读实践,而当这种能力达到很高的境界时,就会质变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素养”。总之,只有切实重视学生阅读实践的阅读课,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也只有真正的阅读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获得阅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敏.诵读与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
  [3]顾贤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魏惠霞.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语文的学海中展翅高飞[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
其他文献
介绍了徐州山西会馆的历史沿革及建筑年代、空间环境及布局特征;详细介绍了花戏楼和关圣殿的各主要部位,建筑构件及墙体构遣,解决了山西会馆的建筑价值特征问题,强调了徐州山西会
借助于三种不同的纸片进行拼图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拼图与整式的乘法运算、因式分解之间的内在联系,先由“形”得到一些关于“数”的结论,然后借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农村常见的农药中毒.多因皮肤接触、误服或自杀性口服而致.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肌肉震颤,瞳孔缩小,流涎,呼吸困难,步履蹒跚,
一、导入:体验游戏《我是你的眼》  (教师介绍游戏要求,并请两名同学参与:一名同学扮演盲人,另一名同学扮演盲人的眼睛,搀扶盲人过马路。两人从座位出发,绕讲台一周,再回到座位。教师请参与者谈体会)  生(“眼睛”扮演者):要对盲人负责,保证他的安全。  师:游戏中需要承担责任,生活中更要承担责任,因为游戏失败了可以再玩,而人生不可以重来,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人生与责任”。(板书)  (设计意图:1
名师简介  王芳,江苏省初中思品学科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333”工程、淮安市“533”工程培养对象,淮安市第一批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淮安市第一、二批学科带头人,淮安市“雏燕奋飞”行动计划专家,淮安市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负责或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获省一、二等奖;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文章30多篇。现任教于淮安市金湖县外国语学校。  追问,即教师在学生初始回答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超声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LOG IQ 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58例脂肪肝患者超声声像图总结分析。结果:轻度138例,占53.49%,中度73例占28.29%,重度47例,占
鼻衄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同,病程长短不等,治疗方法亦有多种,各有利弊,轻症可用一般治疗措施止血即可,而对于出血量较多,病情较重者,一
评析《汉英医学大词典》对中医眼科专业术语水轮、肉轮、血轮、风轮、气轮的英语翻译,并依据中医眼科专业术语的内涵,提出了中医眼科专业术语新的英译方法.
预习导学(略)  学: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是说明白的艺术。”请同学们结合课前的预习思考:课文总的说明白了什么?能否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来表述一下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生:艺术画。  师:一个字呢?  生:画。  师:还有谁说说?最好用文中的话或文中的词语。  生:图画美。  师:三个字,还有没有?图画美,这是总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围绕这个总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