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讨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各行各业之中都开始融入网络技术对自身工作进行改进,这也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会。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意义,从实际出发,简单地提出了几条在“互联网+”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以期能够带给大家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教育创新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互联网技术的融入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更大的舞臺,让教育能够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创新。众所周知,思政教育一直都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正因为如此,在“互联网+”模式之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创新将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一个需要全体思政教师进行研究的课题。
  “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意义
   就目前的社会形势而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型劳动人才进入社会,满足社会的劳动需求。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输送专业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要有足够高的思想政治认识,能以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为目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符合社会需求,才能够更好地为祖国建设作贡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概念的提出,高职院校的全体师生都获得了一定的便利。与此同时,也必须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也就是说,如何在“互联网+”模式之下进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直接影响着现阶段思政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思政教育明显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潮流,只有努力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潮流及学生需求,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纠正学生的思政观念,保证学生能够有一个健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1.理论与实际脱离
   高职院校的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在日常教学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实践,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术。但是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不同,它是一门偏理论的课程,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觉得这样的理论课程十分难懂,其中的一些理论是抽象的、无法理解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白讲述的知识点,只有不断重复,这只会适得其反,学生不仅没有更好地学习知识,反而开始对思政教育产生了厌恶情绪。这主要还是因为思政教师把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分开了,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填鸭”,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进行讲解。[2]这就导致了学生疲于应付课堂教学,其对思政教育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没有足够的认知必然导致思政教育效率低下。
   2.网络信息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巨量的网络信息也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现阶段大学生上网问题(如下图所示)。网络信息带给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对学生三观的冲击。网络之中存在大量的信息,有一些信息虽然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但也存在一些黄色、暴力、恐怖信息。对学生来说,上网已经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而网络平台之中存在的这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一旦学生受到了网络平台上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那么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3]二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在网络世界里,人人都戴上了面具,具有隐匿性及匿名性的特点,也正是如此才会有网络暴力。由于网络平台上的言论是相对自由的,有一些人可能会借助网络平台发布一些虚假消息或者诈骗信息,甚至于对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形成。三是网络技术影响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现阶段来说,网络文化之中提倡“快餐文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以精神体验或者取得成果的文化备受推崇,例如“网文”“短视频”等,这在无形之中也可能会瓦解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可能会变得急功近利,只注重个人的利益。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影响还是因为现阶段的网络文化不够文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一些不良文化的传播,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建立。
  “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不能够以偏概全,因为网络存在问题而全盘否认它,甚至视其为洪水猛兽。而是应当寻找适当的方式运用网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网络能够帮助学生的思政学习,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利器,学生学习的渠道。[4]
   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
   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之中的必备工具。针对这一情况,各大职业院校需要认识到,堵不如疏,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规范自己在网络中的行为,以达到科学合理使用网络技术的目的。一般来说,学生在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还是因为模仿,因为他们在网络上看到了其他的不规范行为,并且不需要负任何责任,所以会加以模仿。针对这一点,学校方面可以组织一定的活动,向学生说明网络暴力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校方可以组织讲座让学生进行学习,在讲座上展示网络暴力的一些经典案例,例如江苏省某女子因为网络暴力患上了抑郁症,最后自杀等。通过这样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在网络世界也是要具备道德意识的,不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及匿名性而为所欲为。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也要融入网络文明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进而在使用网络时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    2.创新现有的工作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网络教育管理。一方面需要对网络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学习、适应;另外一方面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让网络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思政教育管理。一般来说,学生常用的网络平台有微博、贴吧等,教师需要注重这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监管、引导。通过这样的监管、引导,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思想需求,进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职业院校有了自己的校园网,对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及校园内的重大事件进行报道。[6]实际上,校方也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置一个思政教育的栏目。这个栏目主要是帮助教师进行思政网络管理的学习,以及学生反映思政问题。通过类似于这样的校园网栏目的设置,教师能够有地方进行学习,对自我进行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管理。在网络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往往比在现实之中轻松,学生也比较放得开,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3.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思政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教育工作的成果。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要对思政教育教师加强管理,要求思政教师能够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够区别不同类的网络信息,杜绝不良的网络信息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应该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与学生沟通,这是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优化与创新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校方在进行教师招聘的时候,应当注重对教师这方面的考核;另外一方面,对已经在岗的教师学校应当加强培训。培训包括思想观念上的及应用技术上的,使教师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熟练的技术,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7]
   4.完善评估政策及监督机制
   评估政策与监督机制是为了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是就这一点而言,现阶段的职业院校之中并不重视,导致评估政策及监督机制只是一个空壳,没有任何的内容。实际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估政策及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奖惩,能够大大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最终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能够较好地完成思政管理工作。[8]监督机制的建立是为了规范教师的行为,避免教师玩忽职守。同时,这也是为了提升网络教育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通过监督机制,能够让整个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更加严谨,进而更好地实现思政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对学生来说,也需要进行自我评估及监督。通过一定的自我评估,让学生能够了解网络对自己的影响,从而脑海中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进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帮助学生提高抵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能力。而监督机制则是对学生进行的督促与监管,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避免“红线”,进而净化学生的网络环境,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思政学习。[9]
  结  语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教育也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我们不能够因为便利而忽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够因为存在问题就将“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作为思政教师,我们更应当以一个正确的态度面对互联网,努力在“互联网+”模式之下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保证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前提之下完成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岩:《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法制博览》2016年第17期,第219-876页。
   [2]王燕平:《自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7卷第18期,第33页。
   [3]王司娟:《当代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年第2期,第145-146页。
   [4]杨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思考》,《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30卷第5期,第57-58页。
   [5]黄裕娥:《“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2018年。
   [6]孙圣雅:《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学位论文,鲁东大学,2013。
   [7]黄晓燕:《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2。
   [8]陆培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安徽农业大学,2013。
   [9]馬苑萍:《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工作困境与对策》,《文学教育》(下)2016年第8期,第124-125页。
  作者单位:任争峰  杨强旭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药物与化工分院  陕西杨凌
  杨茜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管理分院  陕西杨凌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于解体外循环(CPB)对循不内皮细胞(CEC)的影响,以及内皮素(ET)的该影响中的变化。方法:20例瓣膜替换手术患者,CPB中平流灌注,转流中温度30℃,流量2.5~2.8L/(m^2.min)在术前,CPB前,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术后1天,3天,5天抽血,测血
[摘 要]数字媒体艺术是当今数字传媒时代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该学科凝聚了科学、艺术、人文等多学科精髓,其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基础素养、艺术与技术实践能力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之下依据创作侧重点分为很多方向,其中虚拟三维数字艺术是该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征是借助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进行动态或静态虚拟三维数字艺术创作,并借助数字媒体方式进行展示交流。换句话说就是,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创作,并通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近几年的发展中,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并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已经改变了人们现代生活的方式,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更将进一步地改变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因此,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个人价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卖力上课,学生却在玩手机、睡觉等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
万物萌生的时刻,很多色彩也是在这种蠢蠢欲动的感觉下而发生的,所以春季的色彩足以绿、黄色为主色调,而春季彩妇极具强调的是圆圆眼睛,它仿佛是小女孩对这个七世界充满了无限遐想
“公交车终于进村了,再也不用跑8里地等车了!”9月25日,在莱西市姜山镇前保驾山村中心街,即将开通的106路城乡公交车披红挂花,村民们高兴地放起烟花鞭炮。截止到该线路开通.莱西市
[摘 要]当今的大学英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基础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还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英语学习的“软实力”,相较于传统英语教学而言,其更偏向于实际应用。在当今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促使他们在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更好地发展,准确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迅速提升英语运用的关键能力
肺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二例孙立忠谢涌泉常谦朱俊明⒇肺动脉瘤(PAA)是一种罕见的肺血管异常,国外统计尸检发生率为1/13696。我院1993年3月至1996年7月收治2例肺动脉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例患者,男女各
基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需要,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安康学院为例,采用SPSS18.0对新建地方本科院
[摘 要]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环境下,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普遍设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突显出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一方面深化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现状的认识;另一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指导高校更好地改革教学模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