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821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科学实验化难为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等几方面对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于一体,它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而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科学注入新的活力,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应用信息技术,可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信息技术不受时空的局限,它可以突破学校的围墙,可以把任何地方的生动活泼的东西简单地带到课堂中。它可以再现生活,重现历史,让学生充分走进生活,打开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用录像,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
  例如:我在教学《指南针》时,课文要求研究指南针,我就利用课件展示历史资料,是谁发明的,它的作用等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有兴趣研究指南针的秘密和用途。课堂上学习氛围浓烈,学生积极发言,极好地调动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二、巧用信息技术,让科学实验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许多自然现象的形成要么需要长期的过程,要么有动态感,教学中就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容易接触或不可能接触的事情,对于这些知识,学生认识起来就可能感到吃力,成了教学中的难点。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电教媒体的优势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声形、图文并茂的实验过程,形象直观、生动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环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蚕的生命周期》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根据亲身经历谈一谈蚕的生长过程中间有哪些变化,然后播放蚕的每个生长阶段的动画,观看后,已经养完了蚕的同学重温了这一过程,有部分没有养完了蚕的同学也能了解到蚕的变化,深深感受到了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令人惊奇的。
  三、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仅靠教师授课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些知识库都是按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教学中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导师。
  例如:上《地震与火山》这一课。我把事先准备的关于地震、火山的网址都出示在黑板上,告诉他们如何上网。然后分小组上网找资料,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资料最好。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放手让孩子们自己上网。一会儿这个学生说找到“地震”的了;一会儿那个学生说找到“火山”的了;还有的学生找到了“地震的原因”;有的学生找到了“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了……孩子们找到的资料是多种多样的,由学生来给大家讲解新课,学生在本节课中不光是学会了有关《地震与火山》的知识,还学会了本课以外的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习,所有知识都由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获得,从而使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教育,真正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质量,是推进教师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运用信息技术备课,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通过集体备课。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如何在教师队伍中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集體备课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集体备课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增加信息来源,弥补个人对知识理解的局限性。集备教研组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相关资料的查找方面要加强集备力度。督促各位教师共享网络资源,尽可能多的利用多媒体上课。通过“常态课”“提升课”“示范课”“复习课”等不同的课堂类型凸显集备的效率。
  二是增加网络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中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工作方式和状态。通过信息技术,南方的孩子可以看到雪域高原的实景,北方的孩子可以看到南方鱼米之乡的美丽……生活中缺少的感性材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把远的拉近,把“生”的变“熟”,把“世界”搬上屏幕。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论坛发布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提出教学中的疑问等;其次我们提倡教师个人、教研组建立实名博客,利用博客作为知识信息存储、有效反思、课题研究、发布成果的工具。最后,我们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课件的学习与评价。通过“人机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以充分实现。
  总之,科学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科学注入新的活力,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恰当运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更能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彻底改变了老师说学生听、模仿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空间进行探索和创造,只有我们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设计多媒体课件,才能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武方.浅析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和有效措施[J].教育文汇.2016(06)
  [2]马建伟.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6(05)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在体育课中学生各项练习活动的時间与课总时间的比例。衡量一堂体育课能否使学生达到锻炼效果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师能否最大限度合理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提高体育课堂实效,从而起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练习密度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28-02  练习密度是一个能反
期刊
【摘要】在秋冬季,当雾霾天气呈现为常态,学校开展雾霾天气下体育课的应对策略研究势在必行。积极主动应对,及时跟进调整,从户外转向室内是有效措施。  【关键词】雾霾天气 体育课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30-01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加强体育锻炼,对于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
期刊
【摘要】學生想象力的发挥对于很多课程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想象力是学生智力的重要做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而在小学的科目中小学语文作文的学习和练习写作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是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结合生活学习实际来进行写作练习的。下面,本文将从在语文写作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入题,较为深入地分析下在小学作文当中培养学生们的想象能力的一些
期刊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制定的,在新形势下,教学目标从单一向多元发展。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也要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个别化学生,依生而教,依情而教。为学生量身定做,制定出贴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才能很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总之,目标制定合理、有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风向标作用。文章主要以水平二《足球:脚内侧传球》为例,
期刊
【摘要】合作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幼儿互相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而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期,《纲要》中“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指出:“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孩子平时最喜欢的就是体育游戏了,因此我们以“体育游戏”为基点,培养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培养 体育游戏 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3.7
期刊
【摘 要】 以學校和家庭德育教育路径的实效性调查为切入点,做一些探索和实证分析,对探索中职德育途径的有效性是有益的,要提高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需要用父母和教师的人格去塑造中职生的人格,用情感教育作为主要实施手段,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的主渠道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中学习来可以提高新疆中职学校的德育实效。  【关键词】 家庭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小微企业概念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小微企业家素质与能力造就了小微企业家,小微企业家决定了小微企业的未来,而小微企业的未来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人才培养,教育先行!在我国迈向创新型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小微企业家的大量涌现与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自身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作为教师最主要任务是要激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自身综合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 提高;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
期刊
【摘 要】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文化馆的作用十分重要。对于文化馆来说,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是其主要的职能,文化馆一直处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最前沿,是人民群众行使文化权利最主要的服务机构之一。所以,如何使文化馆的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保证公民文化权利的行使,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主要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文化馆实施公共服务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文化权利的视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