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化学探究活动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探究式教学一直在不断地讨论、研究、改进中进行。在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存在选题不当、教师包办、能放不能收等教学问题,亟须广大教师对其进行分析和改进。
  [关键词]探究教学 问题 选题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2-0084
  新课改倡导探究式教学,但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如何将探究恰到好处地应用到化学课堂中,需要讲究一些方法。从教学理论的角度讲,教学可分为讲授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两种。在讲授型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给出的,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充当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当前我国教学改革倡导探究式教学。但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如何将探究恰到好处地应用到化学课堂中来,往往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选题不恰当
  化学课堂中,探究课题的选择要恰当。否则,只能是充形式,走过场,浪费时间,降低学习效率。
  例如,在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中“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实验,要求配制500mL O.1mol/LNaCI溶液,并进行分组实验。有位教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①选用哪种仪器来将NaCl固体溶解?②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③如何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时液面不超过刻度线?……教师一边强调有关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一边让学生回答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关键点。结果学生回答得很模糊,错误很多。这位教师不得不在学生回答后给予定性评价并纠正,再对关键环节进行强调和总结。但最后学生对正确的操作步骤仍然比较模糊,思路比较混乱。事实上,配制标准溶液的操作步骤是非常严格的,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像这样的内容应该一开始先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再进一步加强。比如,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上的相关知识,进行自学,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之后,再去做实验,对知识点进行明确、巩固,这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实,探究是让学生深化已学的知识,或者向相关的领域拓展。也就是说有理论指导在前,然后再进行探究,而不是没有依据的为探究而探究。另外,探究课题在选择方面往往还存在过难或偏易的问题。
  总之,探究式教学的选题是否恰当,是决定探究式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类似“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比较”“不同价态硫的相互转化关系”“氯气的化学性质”等都是很好的探究课题,可以好好研究利用,充分发挥其探究性。
  二、教师包办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受到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探究过程中不能充分放开让学生自主探究,而是由教师包办代替。
  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中,某教师开展“氯水漂白性的有效成分是什么物质”的探究活动,课堂实录片段如下:
  老师:将一支装满氯气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
  学生:试管中的黄绿色变浅,液面上升。因为氯气能部分溶解于水。
  老师:氯水为什么显浅黄绿色呢?
  学生:因为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
  老师:是的,氯气不但部分溶于水,而且还能与水发生反应。那么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实验:向一瓶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放入干燥的红布条;向另一瓶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放入湿润的红布条。片刻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干燥的布条没有变化,湿润的布条红色褪去。
  老师: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什么物质呢?现在我们来做另一个实验:向一支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放入蓝色石蕊试纸;向另一支盛有少量氯水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大家分别观察到什么现象?请解释原因。
  学生: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氨水显酸性,有H ,并具有漂白性;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老师:对,那么是不是溶液中的H 或Cl-有漂白作用呢?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向含有H 和C1-的溶液中加入红色布条,看其是否褪色。解释原因。
  学生:红色没有褪去。说明H 和CI-没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应该是其他物质。
  老师:是的,科学研究证明,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HClO),它是Cl2和H2O反应的产物。
  板书:Cl2 H2O=HCIO HCI。
  这样的探究活动看似进展顺利,师生配合默契,互动良好,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并且整个探究完成得又快又好。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一直是教师在思考,是教师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探究过程,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比如,问题是教师提出的,实验是教师完成的,观察现象是教师提示的,学生完全不用思考。这样的探究活动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什么区别?我们要积极克服这种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自己总结结论,把真正的探究交到学生手中。
  三、能放不能收
  与教师包办相反的是,有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提出问题、完成探究.可教师并没有在关键的时候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相当好。可课后进行学习检查时,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不如没有探究。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教师必要的引导,使得探究的方向失去了控制。
  例如,在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中学习物质的分类。在研究“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时有一个“活动·探究”栏目,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给试剂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最终得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间的相互关系。笔者作为旁听者观察了整个课堂。面对桌面上的各种试剂瓶,学生很是兴奋,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积极动手做实验。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观看学生的活动。整个热闹的课堂一直持续到了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的探究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也没有来得及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汇总。课后,笔者提问在探究中比较认真的几位学生:“在这节化学课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他们的回答都是:“学会了对物质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而继续询问各种物质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时,他们头脑中的思路并不清晰,每一位学生都只泛泛地回答出了其中的几点,并且语言表达不准确。
  这样的探究活动少了教师对探究学习的概括和总结,缺乏对重点知识的强调和巩固,忽视了对学习内容的迁移应用,使得探究活动变成了一个形式,课堂看似热闹.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收获,甚至一无所获。所以,我们不但要重视探究活动本身,也要重视对探究学习的整合和总结,要做到能放能收,不忽视知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探究活动应如何进行,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累经验,充分探讨,使其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
在开发“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为充分利用旧系统或其它类型的数据库数据,在不同环境下共同开发软件,经常需要在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转移数据,为经介绍了在PowerBuilder中实现数据转
近日,重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副主任陈高山、张海清、唐文等分别拜访、会见了南非和博茨瓦纳驻华大使馆,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孙丹一行,以及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华
[摘要]日记教学对增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介绍了日记教学中应注意的五个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日记教学素质教育写作技能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30  在语文教学中,日记教学非常重要,并且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认识到日记教学
作为全球物流自动化集成技术、设备、软件、系统和服务领域优秀的提供商,为了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主动式、可预测的高效物流解决方案,德马泰克于2018年11月19日在全球正式发布了
技术发展的根本是社会需求的改变,面对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各类技术向着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和高可靠性等目标不断进步。而气动技术通过20多年来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是每个企业都希望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可靠、避免风险和增加企业竞争里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建立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本文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概述、会计内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会计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可靠
[摘要]学生的交流展示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没有交流的课堂不叫课堂,没有展示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只有不断增强课堂交流展示的有效性,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充满激情。  [关键词]高中英语交流展示有效性  交流展示环节既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又让教师迅速把握学情,以便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这一环节需要教师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谁与谁交流、何时交流、交流时间的长短、何时展示、怎样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应
[摘要]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同时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古诗词鉴赏教学部分要求学生在识记背诵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古诗词内涵,并能结合生活与自身完成赏析与情感升华。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进行研究,结合教学经验探讨相关的改进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
近年来,为了应对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多样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化,精密加工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尖端技术被引入到生产现场,以实现更“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制造”,因此,对于运
结合教学实例,从品尝语言之美、体会细节之准、感悟情感之真三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与写作教学做到读写整合、良性互动,以期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拓展语言素材、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