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法指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对策 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教学就一节课而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技术动作要正确、规范,讲解的内容既要简明扼要,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之听得懂、易理解。教育界有“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的说法,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技术素质。具体地说就是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技术动作的结构机理,能完成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善于运用教学技巧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一、灵活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体育课上“吃不饱”与“吃不好”现象比较明显,对同一教材内容,优等生很容易完成,后进生难以完成,一些学生积极主动性不高,不能体现主体作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标准合理分组,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感到体育课的主人是自己,所有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都是为自己设计的。分组的标准很多,有性别差异,有身体素质差异,有特殊项目所需的素质不同,等等。只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现其主体作用,才能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产生直接的至关重大的影响,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教材、任务的不同,具体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背跃式跳高教材的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尽快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针对这一情况,教学中我曾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法:教法一,采用常规的顺序分段教学,即从助跑—起跳,起跳后转体——过竿落地,短程助跑过竿,完整技术练习进行教学,讲求建立起基本正确的动力定型,达到掌握背跃式跳高的目的。教法二,根据背跃式跳高的技术结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逆进分段组合的练习方法,即从过竿落地开始教学,首先从体会身体背跃势时的肌肉本身感觉入手,随之掌握过竿及身体在竿上翻转的肌肉感受和动作要领,在掌握过竿落地技术的基础上再进行助跑起跳技术的教学。
  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结合,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更生动活泼。
  三、了解学生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对教学对象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素质不仅和运动能力有关,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变化,随着性别和发育水平的不同各不相同,身体素质的发展有早晚、快慢之分,有忆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下降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又叫敏感期,敏感期只说明在一定年龄或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增长较快或者成绩提高较快,上升幅度较大。通过调查,在13岁以前可以多做一些动作频率快和反应速度较快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技巧、游戏等,发展儿童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与其相关的运动能力。了解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共同特征,还要掌握学生的某些特殊情况,这样才能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和实际水平,采取最佳教学方案,有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四、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要很好地运用游戏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这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个有趣的游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小学生来说,体育赛事是一种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资源。体育教师应合理利用游戏方法,在教学中,开始和结束的时候,用游戏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
  五、技術规范、讲解正确
  技术动作的示范,并不在于跑得快、跳得远,能完成惊险动作,而是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完成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视觉表象的规范动作。讲解不是照本宣科,也不需要过细的剖析技术机理,更不能夸夸其谈,而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知识经验,将讲解内容预先加工成学生听得懂好理解的制成品。小学阶段是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时期,因此,讲解示范要成为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统一体,一般地说低年级要多示范,多模仿,讲解内容要简洁要直观。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抽象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讲解的内容要逐渐递增,知识面要相应拓宽。讲解示范都力求准确把握最佳时机和最佳位置,这样才能产生最佳效应。
  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迅速获取知识,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学校体育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地理解为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为了不被教”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其次是教会学生练习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知识结构尽管很复杂,但往往存在一些知识类似或相同的情况。安排两个练习时要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和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的差异、不同的运动组织训练内容,老师教学生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强化锻炼效果。
  总之,只要清醒认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误区,在教学中切实提出对策并加以落实,从而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晓.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乐动学”[N].黔西南日报,2009,(2009-09-12).
  [2]朱俊辉.龙感湖总场小学.做好小学体育教学“教”与“玩”结合文章[N].
其他文献
丰田皇冠GRS182L CAN总线出现故障导致VSC(汽车制动防滑控制)、P/S(电子动力转向)、ABS(防抱死控制系统)、警告灯同时点亮而影响使用,根据多警告灯同时点亮现像通过丰田专用
本文通过详细析解据图求解力学和电学中的问题,凸现了看清图意,结合题中方文字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迅速精准解题的智慧与技巧,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启发引导性,是培养学生发展
摘 要: 大课间跑操是目前许多学校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必选内容之一,原因在于它简单易行,便于开展,而且益处多多。为了使大课间跑操更细化、科学化,文章对一些亟须解决而又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探析:卫生间、拖堂、体育课、差异生。  关键词: 大課间 跑操 细节问题  大课间跑操,即利用大课间时间(一般为上午第二节课后,时间在25至30分钟,也有学校上下午第二节课后各有一个大课间)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活
物质推断题是中考化学的常考题型之一.分析了物质推断题在中考化学中的考查特点和解题关键,归纳了物质推断题解题的思维模型.针对文字叙述型、框图推断型、混合物成分推断型
会议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创新教材上的一些实验,对化学实验进行一些“生活化”的设计(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师),既是实验条件有限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