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研究及河北省地方高校校园贷情况调查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utjwzx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贷引发的不良社会事件频出,使学生个人及家庭面临经济风险,也妨碍了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通过对校园贷的特点进行研究,对地方高校校园贷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规范校园贷的运营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及和谐的社会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校园贷引发的“裸贷”、“跳楼”等争议性事件频发时,舆论一方面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从业手段予以谴责,一方面开始追问校园贷畸形发展的原因。事实上,校园贷最早出现于2005年,以银行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为开端。但因为学生信用问题导致的还贷不利、过度消费问题,2009年银监会以一纸公文叫停,这意味着,贷款程序规范和受监管程度较高的银行校园贷,退出了校园贷款市场。
  一、国内外校园贷研究现状
  (一)高校校园贷风险研究
  张吉利等认为,当前校园消费信贷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缺乏实现长足发展的基础,如市场准入资格审查缺失,借贷协议签订不规范,催收手段不合理等。低门槛准入使大学生获得贷款过于容易,而忽视了其背后巨大风险。廖愉平、邵磊等认为,金融信贷诚信在当代社会就是人的生命,如果大学生信用欠佳,会直接影响以后的工作生活。大学生既有超前的消费预期,本身又不具备固定的收入来源,极易成为校园贷的使用者。与校园贷高昂的本金和利息相比,父母的生活补贴显然是不足的,很多学生会选择逃避偿还,最终导致个人信用的丧失,并极有可能使家庭面临经济风险。
  (二)校园贷监管研究
  景言认为校园借贷平台程序过于简单,审核程序也过于形式化。这会导致一方面学生本人申请贷款过于冲动,不顾及其背后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身份容易被冒用而导致“被贷款”。 同时,校园贷的贷款利率非常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贷款学生的还款压力,也无形之中加重了违约成本。
  (三)国外校园贷研究
  黄丽,徐婉莹指出国外的学生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大学生支付学费,使家庭困难的学生也能顺利完成学业。美国学生贷款主要分为三类:联邦政府贷款,私人机构贷款,网络信贷平台贷款。美国网络信贷平台拥有完善的运行机制, 贷款利率群比联邦贷款更低;印度贷款门槛很高,大学生要获得贷款,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德国对贷款失信人有着很重的惩罚措施,贷款逾期将导致失业。
  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我国校园贷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国家对参与校园贷的金融公司审批过于草率,对进入校园的信贷公司的运营活动缺乏监管,而学生作为校园贷的使用者,并没有相关的诚信教育与失信惩罚,导致信贷公司采用极端手段处理学生失信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极富争议的事件。对我省地方高校校园贷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我省高校校园贷调查思路
  项目旨在通过研究国内外校园贷相关文献,得出国内外校园贷发展的异同点、优缺点,提出完善我国校园贷制度的合理化建议。同时,通过调查,了解我省地方高校大学生网络消费状况以及校园贷的现状,探究大学生借贷消费心理,为高校引导学生合理消费、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方面提供参考。
  本项目研究样本采集自H学院在校生,这些学生涵盖高中低各个年级,男女生比例为4:6,采用线下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依照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的原则进行设计,问卷发放1000份,实际回收981份,回收率98.1%。问卷设计较为科学、调查回收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从大学生对校园贷借贷消费的态度、校园贷使用原因、校园贷使用情况、网络消费几个方面展开。
  (一)大学生对校园贷借贷消费的态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约有25%的大学生存在超额消费的问题,这些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是由父母提供,少部分大学生会通过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获得生活費。而当出现超额消费暂时无力偿还时,其中20%的大学生会选择利用校园贷借贷消费。
  (二)校园贷的用途及还款情况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针对于校园贷的用途方面很广,出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在支付学费、生活费、娱乐消费、购买电子产品、购买衣服化妆品等奢侈品方面所占比重大。
  据调查,网络消费所占消费费用总额10%以下的校园贷使用者,一个月最多能承受的还款金额在100元以下的学生有180人左右,占被调查样本的18.34%,能承受还款金额在100元-300元有100人左右,占被调查总数的10.19%;网络消费所占费用总额在10%-30%的校园贷使用者,能承受的还款金额在100元以下的有180人左右,占被调查总数的18.34%,一个月能承受100元-300元的到学生有160人左右,占被调查总数的16.32%。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每月最高承受还款金额在300元以内。
  在最高偿还金额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最高校园贷款金额在3000以下的约有711人,约占调查总数的72%,且其中绝大多数学生的月平均网络消费费用在1000元以下。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学生的可以承受并偿还的贷款金额较低。
  (三)校园贷的风险意识
  近八成大学生对逾期还款的后果缺乏认知,对于未按时还款的后果的认知程度这一问题,有27.5%的参与者表示不了解,有一半的参与者表示了解一点,只有22%的参与者表示很了解。
  四、结论和建议
  (一)调查结论
  1.大学生消费结构失衡。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是在1000--1500之间,很多人反映这已经足够了,但是还有一部分的同学表示只可以勉强度日。大学生除去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之外,另有社交消费、旅游消费、网络消费等消费种类。大学生消费多元化,反映其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体现其消费结构的失调。
  其一,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失调。精神消费理当成为大学生的核心消费,但他们更加热衷于物质消费,如IPHONE手机、超级笔记本等。大学生倾向于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物质丰富与精神匮乏的两极分化明显。   其二,享受性消费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失调。泛娱乐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深受大众媒体的冲击,消费享受化趋势凸显。当消费欲望超出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可能会采取网上借贷的方式,来获取承受能力之外的物品。第三方支付工具如网关支付、账户支付等新兴互联网支付方式,使支付变得容易,更增加了冲动消费的便利性。有别于生存性消费,享受性消费更能提升学生的优越感;有别于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更能消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因此,享受性消费往往比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有更大的吸引力。
  2.过度消费现象严重。在多元化思潮冲击下,大学生受到消费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侵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严重影响。不仅使大学生变成物质的奴隶,而且导致部分大学生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盲目追求潮流以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从众心理。在人群高度密集的大学集体中,大学生为保持与大众行为的一致性,通常会有意或无意地跟从群体的消费行为,以免造成心理上的矛盾,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
  其二,攀比心理。大學生通过消费来外在定位家庭和个人地位,满足虚荣心和荣誉感,攀比心理强烈。至此我们发现,大学生消费目的不再是为了生活和学习,而是为了获取心理满足。
  3.小额贷款,短期还款成为校园贷借款主要特征。从调查来看,大学生分期贷款需求的独特性:购买贵重消费品,是大学生申请分期贷款的第一动力;而由于对偿还能力的担忧,小额贷款是大学生日常消费中更容易接受的选择。在还款期限上,倾向于3个月内,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或者奖学金、助学金,以及生活费余额来还清债务。
  (二)建议
  1.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大对不良借贷平台的打击力度。 各地银监、金融、工商等部门应该在对“校园贷”的监管上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机制,不仅在信贷公司审批上加强监管,还要对其运营过程加以监管,规范业务流程,禁止仅凭身份证、学生证和照片就能办理贷款业务等问题。对于“校园贷”费率更要严格监管,杜绝“变相高利贷”现象的发生。
  国家也应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征信系统, 防止大学生同时在多个借贷平台进行贷款行为, 严格限制学生无指定用途贷款的额度。
  2.平台层面:校园贷平台做好资金安全监管。严格禁止平台挪用资金,为客户资金设置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原则上客户的资金应该由独立的银行进行托管,而不应存放在PZP网络贷款平台,同时客户的资金和PZP网络贷款平台的自有资金应该完全隔离。PZS网络贷款平台也应该寻求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无论出借人投放资金还是借款人获得借款,都应由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这样做到资金监管到位,才能安全运作,减少坏账的发生。
  3.学校层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高校是防止大学生过度消费与轻率借贷的最后一道防线。高校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学生层面:树立安全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念。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消费,不从众消费。不过度追求时尚潮流和高消费。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和家庭经济能力,购买与自己消费能力相匹配的物品。另外,大学生应加强个人安全意识,避免落入不良贷款公司的信贷圈套;也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校园贷”本可以通过资本的合理流动,解决大学生技能提升和自我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但是不规范的竞争方式和不合理的运营手段,使“校园贷”在社会上声名狼藉。通过多方努力,使“校园贷”回归其应然状态,是国家、运营平台、学校,以及学生个人必须重视的事情。(作者单位为河北大学)
  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重点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1701901。
其他文献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融资方式,能够低投入、高效率融资,能够给各种类型的企业提供具有更明确针对性的融资服务,因而获得在融资理财方面频出问题的小微企业的青睐和追捧。本文主要从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以及怕P2P融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研究小微企业P2P融资模式,分析探讨小微企业P2P融资模式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以推动小微企业更高效便利的融资及更好地发展。  目前,互联网技术得到更为深入的改进,国内
期刊
著名的行为金融学家罗伯特.席勒曾经指出次贷危机为非理性心理因素造成的。这些非理性因素会导致投资者作出错误的投资判断及决策,从而生产巨大的投资风险,进而造成投资损失。为了避免非理性因素造成错误的判断及决策,投资者必须正视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心理因素,巧妙地规避这些非理性因素所造成的股票投资错误判断及决策。本文通过分析各种常见的非理性投资心理因素,找到避免非理性投资行为偏差的对策。  一、导语  传统经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保障单位财产安全,明确经营者责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位介绍了经济责任审计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为日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经济责任审计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审计体制与法规不够健全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长效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而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无
期刊
为了能够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和改革的途径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农村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金融市场中的新兴模式,不断的受到各大银行和金融企业的信赖,从而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而农村商业银行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范围,也需要更加快速的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这样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一、互联网金
期刊
信用风险是任意一个商业银行必须面临的不能避开的危害之一,正因为如此,怎样降低商业银行运行的信用风险带来的危害成为一大关键。这不但表现出信用风险的特别的重要。基于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监管策略的探讨,来找出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监管策略方面存在的矛盾,并找出必要又相应的观点与手段,借此来增强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检测与监管的水平并加快银行的业务转型升级,发挥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高效支撑作用。  一、商业银行
期刊
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具有期限转换优势,在其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满足客户的贷款和存户的提款需求,而银行之间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建立起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使得一旦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时,就会相互传递甚至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2008年源于流动性风险的次贷危机使各国银行开始注重流动性风险评估和管理。只能防止单个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问题的微观审慎监管显露出其不足,使得宏观审慎监
期刊
在当前的网上交易支付业务当中,新推出了一项“余额宝”的业务,而对于这一业务来说会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形成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并且也引发了金融的广泛关注。文章就主要针对余额宝的金融创新以及其影响力进行分析,明确余额宝的运作原理以及特点等内容,进而正确的掌握余额宝不同的职能,而后对余额宝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进行研究,最终针对余额宝所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风险解决对策,进而更好的将余额宝的优势发挥出来,为
期刊
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初期,资金一般来源于入社农户的小本股金,自有资金积累额有限。一般除去一些场地租赁费用、人员工资支出,所剩余的经营资金寥寥无几,而合作社还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生产技术的引进、农机设备升级、农产品质检、市场开拓等各方面开销,如果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显得困难重重,合作社的正常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无法与专业化大公司抗衡,更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因而解决农民
期刊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强化全覆盖审计,要加强审计计划的统筹协调,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与此同时我国也在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国家审计公共资金过程中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不断深入的改革形式。本文就针对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对公共资金进行审计全覆盖的现实条件和环境,分析在
期刊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理论概述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念及本质  目前,对个人理财的研究定义主要是以美国CFP的 Board of Standards Inc为主,认为对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最终实现客户所体现的人生目标的一种制定程序。它的核心为依据理财客户所体现的资产情况,结合客户的风险偏好制定有效的理财产品,以此实现客户对理财体现的需求以及最终的理财目标。可以说,个人理财最为根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