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村一幼”开展区域活动的思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88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从2014年起,马边彝族自治县把“一村一幼”建设作为彝区教育扶贫重点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已建成村幼140所,实现了“一村一幼”全覆盖。近年来,马边县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有比较大的提升,村幼教师中大专以上文化、持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占比较大,部分园所也是独立成园,周围有丰富的可利用的环境、物质和家长资源。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让一部分村幼将区域活动先搞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较落后的村幼。
  【关键词】 一村一幼 区域活动 彝区 转变观念
  一、马边“一村一幼”现状分析
  (一)师资水平状况。马边现有村幼教师230余名,其中大专文化及以上水平的教师近100名,同时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的近60名,具有一定的学前教育专业素养,还有部分教师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够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活动。村幼幼儿年龄大多在5-6岁,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且班额较小,通常在十几个人左右,便于教师个别观察和指导。
  (二)村幼有丰富的乡土资源。1、丰富的材料:在农村有各类植物、瓜果蔬菜、种子和豆子,有树枝、稻草、竹篾和落叶,有泥土沙石,野花野草。我们可以利用以上资源开展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别具一格,还可以根据不同季节随时调整和补充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便宜实惠,可谓一举多得;2、广阔的大自然环境:农村有宽阔的田间、树林和溪流,成片的田地和茶园,幼儿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奔跑、嬉戏,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3、丰富的家长资源:在农村不乏能工巧匠和手工艺人,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不仅能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兴趣和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彝区的彝族文化资源:彝族拥有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他们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和能歌善舞的特性,都是我们可以发掘和利用的教育资源。
  二、“一村一幼”区域活动的创设
  (一)常规区域。1、益智区: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级数量刑空间时间等概念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中,幼儿可以进行数学类观察类材料的操作,进行各种棋类活动;2、美工区:(1)收集蔬菜瓜果进行艺术创作;(2)利用树枝树叶和野花野草进行艺术创作;(3)利用泥土沙石进行艺术创作;3、科学探索区和自然角;4、表演区;5、运动区活动。
  (二)特色主题区域。
  马边地处小凉山区,有许多村幼地处纯彝区。彝族拥有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在历史长河中,小凉山彝族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和能歌善舞的特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彝族传统文化进行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彝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从而热爱自己的民族,做一个骄傲的彝人。可以根据彝族的漆器、服饰和银饰进行美工区活动;摔跤、达体舞、阿诗且及彝族歌舞等可以放在运动区;彝族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如支格阿鲁、甘嫫阿妞等)和风俗(换裙礼、火把节、毕摩、抢婚等),可以通过语言区和表演区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他们对自己民族的认识;教师们还可以邀请彝族村落中有威望的老人给孩子们讲述彝族历史,增强幼儿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
  三、“一村一幼”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一)应把“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常态化的活动。
  以前,我们常常认为“区域活动”是一种高大上的幼儿园活动形式,要有宽敞的活动场地,并把它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区域,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玩具,供幼儿玩耍,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且认为没有充足的资金和宽敞的场地是无法开展区域活动的。其实,只要我们将场地、材料结构化和功能化后,再加之农村取之不盡的资源,是完全可以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村幼还要适当减少集教活动的时间,让幼儿更多的通过自主游戏来提升自身的经验。
  (二)教师的角色应该从“教”向“引”转变。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应该体验到的是自由、自主、愉悦和创造,每一个孩子选择自己的选择,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是开放的、低结构的,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明白:个别化学习的区域活动也是有目标的,而非纯粹的游戏,而且这个目标不是单一,而是开放的,年龄越小差异越大,所以区域活动是差异性教学的有效途径。老师的角色是“教”还是“引”,能否成为孩子潜能的启发者呢?教师们在组织活动的过程当中总是充当着指挥官、秩序管理员、纠错员的角色,生怕幼儿哪里做得不够好或者做错了,教师要明白“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3】,应该允许幼儿犯错。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一个“旁观者”,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不要随意介入幼儿的游戏,但是脑子却不能停下来。教师应该更多的进行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引导和支持幼儿将游戏更好的进行下去。同时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文字、图片、甚至视频的记录,便于活动后的反思和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的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反思——改进”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得到专业的发展。
  (三)促进区域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常常为要创设区域主题和环境以及准备丰富的材料而绞尽脑汁,其实,老师可以追随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游戏还给孩子,玩什么、怎么玩、需要什么材料,由幼儿说了算,可以按照“发现兴趣和需要——丰富生活经验——讨论游戏方案——收集所需材料——开展游戏”的基本程序来进行,教师只是协助幼儿进行策划、组织以及材料的收集制作。当游戏玩起来之后,教师新一轮的观察又开始了,幼儿还有哪些需要(新材料?辅助材料?新的兴趣点?是否生成了新游戏等等),从而引导幼儿将游戏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材料、同伴和老师的经验,不断获取新的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水平,正如维果斯基所说,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了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教师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转变角色,从活动的台前走到台后,学习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通过比较、归纳,选择求组合图形的最优方法;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
期刊
【内容摘要】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历来强调和重视游戏对于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独特价值,把游戏看做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园工作规程》中把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期的典型游戏,也是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幼儿最喜爱的角色游戏着手,通过角色游戏中的积极的教育干预,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那么,怎样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关键
期刊
一、设计思路  设计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引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注意与兴趣的同时,产生一种探索身体奥秘的动机和兴趣,在兴趣中习得知识经验,由于幼儿的注意时间比较短,如果采用空间的讲解方式会显得枯燥无味,而且因为内容较多,幼儿又完全没有真实体验,教育效果不会很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我们选择了看图,亲自摸,比,看,再做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经验,同时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
期刊
在语文和外语教学中,教师最强调的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听说读写”是语文和外语课的四要素。其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样是很重要的因素,从一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被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期刊
教材分析:《种一片太阳花》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文辞优美、意境隽永的文章。课文写的是住在机关四合院的“劳动者们”种太阳花的事。全文共四个部分,先交代了种太阳花的原因,接着写太阳花从种子落地到一齐开放的过程,再写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生命极其短促,最后写来年还种太阳花,表现了人对花的爱恋,花对人的启迪。文章虽然短小,却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灵魂的启迪。  设
期刊
【内容摘要】一个人成年后的创造力如何,重要因素之一,是看其在儿童期创造力是否得到开发和保护,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等。本文针对幼儿园教育的“一日活动中”,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一日活动 创造力 环境创设 游戏活动 区域活动 艺术活动  一、在一日活动中营造鼓励幼儿创造的环境气氛  幼儿期,孩子的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幻想奇
期刊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看图写话能力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地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途径,帮他们入门,提高他们看图写话的能力。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 87-8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期刊
教材分析:本课是继一年级上册《剪剪撕撕贴贴画画》和一年级下册《手形的联想》等课之后,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兴趣为主的又一个学习内容。在游戏中学习,能让学生顺其自然地汲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优良的品质。本课正是利用学生这种轻松的线条和游戏的心态,把绘画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运用各种颜色,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填色和添画各种抽象或者具象的形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歌曲 《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结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可以让学生们再学习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乐理知识,在发展学生读谱能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过渡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