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联合切口治疗左侧肾上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合并严重脊柱畸形一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上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罕见,在临床工作中难以与肾上腺皮质病变相鉴别。若合并严重脊柱畸形,常规的手术方式及切口将难以实现术野的充分暴露。本文报告1例左侧肾上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合并严重脊柱畸形患者,选择经第10肋间胸腹联合切口进行手术,以便充分显露左侧肾上腺及周围器官的手术野,术中首先控制肾上腺中央静脉及肿瘤周围滋养血管,再切除肿瘤。术后随访8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无局部复发及转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首次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中慢性炎症与活检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慢性炎症对重复穿刺活检结果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771例首次行经会阴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患者的病例资料。平均年龄69.6(39~89)岁。平均PSA 16.1(4~50) ng/ml。平均PSA密度(PSAD)0.6(0.1~1.3) ng/ml2。平均前列腺体积(PV)40.
目的探讨男性性生活后严重血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例男性性生活后严重血尿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4例,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3例,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例,天津市津南医院1例。患者平均年龄(33.5±7.6)岁。10例均于性生活后1 h内发生严重血尿,伴有血块。入院24 h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平均(95.8±8.9)g/L。10例在蛛网
目的探讨低强度体外冲击波(Li-ESW)对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最佳参数。方法2019年4—8月取90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15只,为未建模的大鼠;模型组(M组)15只,为建模后未治疗的大鼠;不同能量密度冲击波治疗组(T组)60只,为建模后进行Li-ESW治疗的大鼠。T组采用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大鼠平卧位,探头置于前列腺解剖位置上方。治疗方案:频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前列腺癌病灶诊断的敏感性,并分析影响敏感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北京医院收治的66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7(56~80)岁。中位术前PSA 8.73(1.22~72.46)ng/ml。中位前列腺体积35.9(16.8~131.8)ml。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p-MRI检查,术后前列腺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2名放
目的总结脐尿管癌的诊疗经验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3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19例,女4例。中位年龄53(34~84)岁。初发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20例,其他症状包括尿中有黏液排出2例,尿频、尿急4例,下腹痛1例;无症状者2例,均为体检发现腹部肿物。23例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3例存在钙化,肿物中位最大径为3.5(2.0~7.0)cm。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40.0±13.2)(15~65)岁。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诊治时影像学检查发现11例,腰痛2例,腹痛2例,乏力1例。CT检查病变为肾上腺囊性或囊实性无强化低密度肿物,最大径2.5~16.0 cm,部分边缘钙化;肿瘤位于右侧9例,左侧
本研究对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耻骨上腹膜外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新建通道。该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短期随访肿瘤切除效果和尿控效果好,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远期效果待进一步长期随访证实。
目的探讨国产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复发风险因素。方法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选取32个研究中心的18~75岁且病理检查确诊为中高危NMIBC患者纳入研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评分0~2分。排除标准:①有免疫缺陷或损害(如艾滋病)、正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放疗,有可能引起全身性BCG疾病反应者、对BCG或表柔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