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金融开放的重要目标和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资本项目实施了逐步开放的战略,自贸试验区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文章首先分析了关于资本项目开放的
【机 构】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金融开放的重要目标和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资本项目实施了逐步开放的战略,自贸试验区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文章首先分析了关于资本项目开放的争论与政策导向,然后探讨了我国自贸试验区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最新实践,并且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例,总结了我国自贸试验区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经验.最后,提出了以自贸试验区为抓手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鼓励自贸试验区从全局角度进行制度创新,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来破解各种跨境业务中的限制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持续深耕国际科技合作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意。“十四五”时期,我国国际科技合作进入“瓶颈期”与“窗口期”并行的新局面。如何突破瓶颈、抓住机遇以提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与韧性,进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简要地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历程、经验教训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与技术—经济范式转变,据此提出了“思维意识转变-合作模式转变-重点任务转变-评价体系转变”四位一体的国际科技合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将推动成员国间经贸合作的纵深发展,同时催生巨大的货币交易需求。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如何缓解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弱化美国相关政策带来的影响是各成员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RCEP的签署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境外人民币的真实需求,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也将为中国深度参与区域内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融合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文章基于我国与RCEP成员国货币合作的成效,通过分析RCEP签署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机制,从而结合
作为全球“引资大国”和“投资大国”,中国参与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对外签订的投资规则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文章首先全面梳理了中国对外签订投资规则的发展历程;其次,从投资规则的演化和提升视角,针对中国自贸协定中投资规则的两个版本1.0和2.0,分析了不同版本的法律框架与核心条款。最后,立足于后疫情时代的现实背景,认为中国应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规则,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逐步迈进自贸协定投资规则版本3.0,实现中国新一代自贸协定投资规则的升级。
随着WTO多边谈判长期陷入停滞、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球产业链安全遭受了严重威胁和外部冲击。在全球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始终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维护自由贸易秩序,签署RCEP,逆势“建群”,促成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并表示积极考虑加入CPTPP。文章首先梳理了RCEP与CPTPP两大开放规则体系内容,分别对其特点进行归纳。然后比较分析了RCEP与CPTPP开放规则的进步与差距,并结合当前我国贸易开放进程和国际形势,剖析我国加入CPTPP的机遇和前景,为我国尽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战略选择。文章运用统计数据从贸易角度与要素角度证明中国已经形成国内大循环态势,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在短期与中长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为制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依据,澄清了把国内大循环为主与对外开放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筑牢新发展格局必须处理好国内大循环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双循环”发展,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为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