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书结缘萧乾夫妇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x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戌岁杪,一位朋友问我,明年是萧乾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你不写点什么?我说我想写的都写过了。说来也巧,就在此后的不久,我在一页没有报眉没有日期、发黄发脆的旧报纸上,读到萧乾20世纪50年代初的两则轶事,觉得十分新鲜:一则是当时某英文报刊约老舍写篇短文,老舍当时手边事多,委托萧乾代笔。文章发表后,老舍收到二十元稿费,转给萧乾。萧乾婉谢璧还。后来老舍留下一半,将另一半再送萧乾,萧乾收了。另一则是某年巴金进京开会,曹禺请客。曹问巴金还想请谁作陪,巴金点名萧乾。酒足饭饱,俟曹禺去柜台买单时,发现萧乾已悄悄地把账结了。曹禺当时颇尴尬,后来与人提起萧乾时,说了个“滑”字。这“滑”有据,“反右”时,曹禺曾在一篇文章中批评萧乾说:“过去,他曾在浑水里钻来钻去,自以为是龙一样的人物,然而在今天的清水里,大家就看得清清楚楚,他原来是条泥鳅。”走笔至此,我忽然想起1996年萧乾在我册页上的题词:“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记得我当时向他讨教为什么这样写,他说:“说假话是没良知,但有些真话说了又要掉脑袋,我不干。”相映成趣的是,文洁若给我题的是唐·孙樵句:“道人所不道,到人所不到。”我想萧乾說的是心里话,是真话,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萧乾幽默,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自撰的墓志铭:“死者是度过平凡一生的平凡人。平凡,因为他既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坏蛋。他幼年是从贫困中挣扎出来的,受过鞭笞、饥饿、孤独和凌辱。他有时任性、糊涂,但从未忘过本。他有一盏良知的灯,它时明时暗,却从没熄灭过。他经常疏懒,但偶尔也颇知努力。在感情漩涡中他消耗—浪费了不少精力。中年遭受过沉重打击,如晴天霹雳。他从不想做官,只想织一把丝,酿一盅蜜。历史车轮,要靠一切有志气的中国人来推进,他希望为此竭尽绵力。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志向。他是微笑着离去的,因为他有幸看到了恶霸们的末日。”行文款款,自白真真,今日读来,意味深深。

  我是20世纪90年代初结识萧乾、文洁若夫妇的,近三十年来我为他们编辑、出版过五本书。24年前为他们伉俪编了本散文合集《旅人的绿洲》,书名是我起的,萧乾说“雅而当”,24年后我又为他们编了本合集《砚田内外》,书名也是我起的。去年岁末,我登门送样书,文洁若十分高兴。时下,文洁若先生已是寿登九二的老人了,精神相当矍铄,思维清晰,说话中气仍然很足,大概因常年伏案所累,背有点弯,行走须用助行器了。一双儿女均在国外,她仍坚持独居,坚决不用保姆,笔耕不辍;然而,还需应付慕名而来的书友签名和索字者,有点苦不堪言。她对我多次说过,她之所以不喜欢用阿姨,因写作要静心,“不习惯有人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文先生淡泊名利,当年她把与萧乾辛苦数载译就的《尤利西斯》的稿费全部捐给了萧乾先生倡办的《世纪》杂志,而他自己的生活一如既往的俭朴,在物质上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求饱暖足矣。记得她米寿那年,我想组织几位朋友写一组文章,在我主持的民刊《百家湖》上热闹一下,因她坚决反对作罢。她说自己没有多大本事,但有自知之明。她对我说,有一年过生日,友人送来一个大蛋糕和一大堆水果,她一人吃也吃不了,又舍不得扔掉,不得不花钱打的送朋友。她历来认为浪费是犯罪。这让我想起1995年她来南京搞签售,我送她一只花篮到宾馆,次日一早她要到上海,舍不得把花篮丢下,就把花篮捧到上海,以我的名义送给巴金,以便代我向巴金组稿。

  近年,文洁若喜欢用毛笔写字,修身养性。我去送《砚田内外》样书时,她主动提出为感谢编辑部几位同志辛劳,用毛笔写唐诗宋词以赠。字是写在花笺上的,一律竖写繁体,当她写到“華”字时,忘记繁体写法,我说就写简体算了,她说那怎么行,不合规范了,非搬出大词典来查一下不可。因她边写边与我说话,在题上款时一不小心,将一个字笔画多写了一横,我请她加粗“二横合一”得了。她说那多难看,对人又不尊重,非用修正带将多写的一横消去;可她手边偏偏没有可用的修正带,在抽屉里翻出使用过的残带,粘来粘去,至少用了两分钟才把页面弄整洁。她那种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精神,令我想起当年读她《旅人的绿洲》原稿,全是手写,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偶有笔误必用修正液更正,或挖补剪贴得天衣无缝。殊不知刻下她用的写字台很小,我印象中还是当年萧乾翻译《尤利西斯》时用的那张,台面堆满书报、文稿和笔墨纸砚,好在写字台上有只类似放电脑键盘用的可以推拉的抽屉,她用一块木板铺在抽屉上,那几首唐诗宋词就是伏在那块小木板上写就的。我见她桌上物件较乱,表示要帮她理一下,她摇摇手:“不用不用,你一理我要找的东西就找不到了。”
  当我告别时,她忽然说:“张昌华,慢走。送你一件萧乾的遗物作纪念。”说着从柜中取出一顶她当年为萧乾织的深蓝色西瓜皮似的毛线绒帽。我郑重地接过,马上戴在头上,她看了笑了笑说:“挺好看,挺好看!”又幽默地说:“这可不是右派的帽子。”
  回家后,我戴着这顶帽子照了张相寄给她,并写信告诉她:“我很喜欢这帽子,有温度,有念想。”
  丹青难写是精神。
  2019年元旦
  (作者为江苏文艺出版社编审)
其他文献
今年1月2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了《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统一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其中谈到——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彼此心灵日益契合。台湾同胞为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也分享了大陆发展机遇。  值此良机,本刊
期刊
在笔者关于杨兆龙的系列文章即将收笔的时候,必须要回答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通过艰辛努力,争取到了像杨兆龙这样并不缺衣少穿、并不缺乏锦绣前程的人的认同和追随,但在建立了政权之后,为什么发生错整杨兆龙的悲剧,让杨兆龙弥留之际感叹“我这一生没有对不起共产党,而对不起蒋介石”?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阶级斗争扩大化。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所谓阶级斗争扩大化,就是高估敌人、对手的力量,对敌人、
期刊
1959年5月27日,上海兰心大戏院。  这是中国早期话剧掀开其精彩一页的地方。此刻上海市音乐舞蹈会演(“上海之春”的前身)在这里举行。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首演登场了。俞丽拿独奏,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队协奏,指挥系学生樊承武指挥。当乐队奏完全曲最后一个音符时,场内居然鸦雀无声,过了好一阵,才响起暴风雨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梁祝》
期刊
对政治初感兴趣  1925年3月,突然传来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消息,国民所期望的召开国会、改选政府、统一中国的希望落空了,这让平日不问政治的女师学生也震动了。那时正值国共两党实行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先生公开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因病突然逝世于北京,有识之士无不哀痛。一腔热血的青年,岂能无动于衷呢?  宁波学生联合会成立于“五四”运动时,后来一度沉寂。中山先生逝世消息传来,各校学生纷纷提出
期刊
1938年3月初的武汉,由于日本侵略者正大军压境,整个城市弥漫着紧张的气氛。3月8日晚,正忙于战时交通运输的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卢作孚突然来到武汉德明饭店,宴请他的好朋友,刚从外地考察归来,正下榻于此的梁漱溟。作陪的还有他俩都十分熟悉的老朋友——著名教育家黄炎培。  一向不愿应酬宴请的卢作孚为什么会在公务极为繁忙之时宴请梁漱溟呢?这个谜底,在近年出版的《黄炎培日记》中才被揭开:黄炎培在这一天的日
期刊
朱棣文教授祖籍江苏太仓。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76年在加州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做博士后研究。1978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期间,发明了用激光冷却捕陷原子的方法,因此获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他这次获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之后又一位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2009年被奥巴马总统提名出任美国能源部部长。如今已过古稀之龄,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
期刊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所特有的珍贵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保存历史记忆、记录时代风云、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而策划组织编撰的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从2015年10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第一辑以来,基本保持每年一辑、每辑4-5种新书的频率,迄今出版3辑15种(含即将付梓的《高云龙口述历史》),第四辑《胡振郎口述历史》《武重年口述历史》《杜维善口述历史》《阮
期刊
2018年7月间,散文作家孙小琪告诉我,她应《世纪》杂志之约,正在撰写有关小说《伤痕》的文章。孙小琪当年是复旦中文系高年级学生,正是她向《文汇报》推荐刊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写的这篇小说。如今在《伤痕》发表40周年之际,撰文回忆这件富有历史意义的事,我对此表示十分期待。我还对她说:巧了,我也正打算写一写有关《伤痕》问世的故事呢!  孙小琪写的《我推荐小说〈伤痕〉发表前后》一文,主要说的是:以她“文革”
期刊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变革轰轰烈烈。但凡经历其中,谁都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而保存这些记忆,就是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既可启迪后人,更可服務现实。  正是出于这样的初心,25年前,在改革开放精神的鼓舞下,我们的前辈创办了这份《世纪》杂志。双月刊,每年6期,迄今共计出版了150期,排列起来,总共近200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矣!我虽不敢说字字珠玑,却敢说其中的确凝聚着众多作者和编者的心力、汗水与情感。
期刊
引言:大姨名陈国志,是我大舅母陈秋辉的大姐。上世纪50年代初,大舅沈之瑜任上海博物馆负责人(后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大舅母也是单位领导,两个人都忙,大姨就从家乡安徽来上海,五个孩子和一大家就全交给她管着。  1955年,母亲带着我和妹妹王安忆从南京部队转业到上海,住在淮海路思南路口的文化局宿舍,距离大舅住的淮海路雁荡路口的培文公寓只隔两条横马路,母亲常带我们去大舅家玩。  母亲兄妹五个,父母在他们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