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抗癌偏方误导患者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E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13日,微信上一篇《伟大胜利!澳大利亚今天宣布战胜癌症!》的文章,短时间内获得超10万的阅读量,万人对其点赞。但同时,该文章在医生圈却受到普遍质疑。
  该微信文章翻译转载自澳大利亚媒体“新闻9”的官方网站。原文称,一个15个月的小男孩患上神经母细胞瘤后,通过化疗挽救了生命,但不得不遭受免疫力下降、头发脱落等副作用影响。儿童癌症研究所教授奇勒格希望开发新疗法,降低化疗副作用,于是研究了一种叫“纳米细胞”的技术。目前,该技术进入1期临床试验,8位受试患者还没有出现化疗常见副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直言,轻易就将某种疗法的一点进步与“攻克癌症”画等号,非常不负责任。罗荣城解释说,从报道详情看,澳大利亚医生所做的这项尝试主要基于“精准原理”,尽可能让化疗药直指癌细胞,相对减少对正常细胞或组织的伤害,进而减少各种副作用。这其中尚待证实的一点是:将化疗药处理为“纳米级”后,是否真能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令其实现精准的靶向效果?“很多年前,南方医院就做过抗癌药物纳米级应用的研究,但至今没有可以产业化的成果推出。”罗荣城说,就算澳大利亚这项新疗法取得理想结果,也只能说是化疗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如果跟“攻克癌症”挂钩,逻辑上是错误的。
  专家表示,比夸大新技术更可怕的是,利用人们对“治愈癌症”的憧憬心理,各种不靠谱的抗癌疗法层出不穷,近年来误导了不少患者。
  不靠谱疗法一:素食疗法。2017年年底,坚信吃素可以抗癌的美国乳腺癌患者玛丽·洛佩兹去世。她2015年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因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一条“晚期癌症患者靠坚持吃素治愈疾病”的消息,便开始效仿,决心做一名素食者。一个疗程90天,她每天只喝果蔬汁。2016年,玛丽再去医院检查时,发现癌细胞似乎消失了。这更让她坚定了决心,甚至开通视频账号,公开宣传果汁可以治愈晚期癌症。然而,到2017年,玛丽被查出癌细胞已扩散,同年年底去世。她生前发布的视频,至今仍挂在网上宣传“素食抗癌疗法”。
  罗荣城说,营养摄入与疾病确实有相关性。比如,研究发现,欧米伽3脂肪酸有一定的抗癌效果,适当增加摄入,有助于维持健康。疾病治疗也同样需要考虑营养问题,有些疾病甚至必须从“缺什么补什么”出发施治。但营养摄入的总原则是均衡,任何过度偏食都是不健康甚至病态的。蔬果对身体有好处,但动物性食品也不可或缺。癌症治疗中,患者更要保证充足营养,以对抗疾病。只喝蔬果汁非但不能抗癌治病,反而削弱自身的体能和免疫力,最终不治而亡几乎是唯一结局。
  不靠谱疗法二:饥饿疗法。网上流传着一种治疗癌症的“饥饿疗法”,即断食几天,不吃东西,癌细胞就会死亡。于娟是复旦大学海归女博士,2010年1月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多次化疗后,她放弃医院正规治疗,找到了安徽黄山脚下的“杨神医”。“神医”要求她每天不吃饭,只吃极少量的葡萄和芋头,以期饿死癌细胞。可是,她最终因病情恶化去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石汉平指出,癌细胞是饿不死的。营养摄入不足,会使正常细胞难以发挥生理功能,摧毁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而癌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饿死的只能是病人自己。营养不良的患者,治疗效果往往更差。因为手术、放化疗会产生一定副作用,一旦病人的营养状况恶化,身体无法承受治疗,疗效就会大打折扣。营养不良还会增加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营养良好的患者;20%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目前,还有一种饿死癌细胞的说法,是减少葡萄糖的供给。很多研究指出,肿瘤细胞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不能依靠脂肪供能,正常细胞两者都可以。因此,从理论上说,提供足够脂肪、限制葡萄糖的“生酮饮食”,可以治疗肿瘤。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动物实验。日常生活中,少吃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喝牛奶、咖啡时不加糖等,或许可辅助治疗肿瘤,但仍需进一步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
  不靠谱疗法三:蟾蜍疗法。72岁的徐阿姨患有晚期肺癌,她搜寻大量偏方发现癞蛤蟆能治癌症,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买了几只癞蛤蟆放在热水里煮,煮出毒液后,再把汤水喝掉。她刚开始觉得恶心,几个月后发现癌细胞似乎减少了。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医师庞博说,中华大蟾蜍、西藏蟾蜍、花背蟾蜍都属于药用动物。中药材常用到的主要是蟾酥和干蟾,蟾酥即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浆液,干蟾即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中医药学认为,它们能解毒、消肿、止痛,常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等,用于恶性肿瘤防治,属于以毒攻毒治法。
  近年来,蟾蜍的各种制剂用于肿瘤治疗,有一定近期效果。动物实验证实,蟾酥有明显抗炎作用,蟾酥制剂对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疗效顯著,也有大量实验研究支持华蟾素片的抗癌效果。不过,任何中西药物都有适应证与有效率,必须在正规医院、肿瘤专科医师指导下,辨病、辨证使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记载了蟾酥的毒性,用量不得超过0.03克,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孕妇慎用。用于中药丸散更要注重与其他药物配伍,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不靠谱疗法四:酸碱疗法。日本医生曾做过一项研究,抽查了100名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结果发现血液均呈酸性,从而得出酸性体质易得癌的结论。于是有人声称,肿瘤细胞在碱性环境中无法生存,通过改变血液环境,便可让肿瘤细胞在碱性环境中死亡。有些医疗机构号称能通过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田艳涛告诉记者,通过100份血液样本得出这样的结论,观点不严谨。异质性意味着即使在同一肿瘤患者体内,癌细胞也千差万别。单纯以饮食或药物改变血液环境治疗不同癌症,而不是对癌症进行针对性治疗并不靠谱。此外,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是在精准调节机制下,达到动态平衡,如果摄入大量碱性食物,但如果摄入过多,超过人体承受限度,导致血液偏碱性,反而影响体内正常细胞的代谢。刻意说碱性环境有利于抗癌,列出酸性或碱性食物,都是不科学的。
  不靠谱疗法五:烙烫疗法。有人号称烙铁可烫死癌细胞,因为肿瘤组织自身结构不健全,比人体内正常细胞更“怕热”。田艳涛表示,临床上确实有利用温度来治疗癌症的热灌注治疗,一般适用于胸腔、腹腔、盆腔等处肿瘤,并非所有癌症。这种治疗是将液体加热到42.5℃~43℃,灌入体腔内,杀死肿瘤细胞,但需要有足够的条件来保证治疗靶区的恒温且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即便44℃都会灼伤正常细胞。烙铁并不能进行精准地控温,而且大多数肿瘤在人体内部,烙烫、烤火等方法只能增加表皮温度,无法传到肿瘤组织,根本不能杀死癌细胞。如果热量达到肿瘤区域,皮肤、肌肉组织可能都烫烂了。
  庞博强调,肿瘤治疗手段、方法、药剂乱象丛生,一方面是由于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致死率高,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另一方面是病人治病心切,商家受经济利益驱动。田艳涛补充说,推广者往往还会对疗法的来龙去脉进行粉饰,或者灌注某些理论让患者以为这种疗法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因此更易使患者陷入圈套。
  专家提醒,治疗癌症首先是选择正规医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按照专业医生依据指南和临床经验拟定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不轻信广告,不轻信所谓的秘诀偏方;若有条件和机会,可考虑通过有资质的转诊中心,加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临床试验。
  (据《生命时报》)
其他文献
1956年2月25日午夜时分,所有参加苏共二十大的外宾和外国共产党领导人都被安排离场,时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登上主席台,向1400多位苏联代表作了报告。据说,赫鲁晓夫用了4个小时批评斯大林,详细指出了他所犯的错误。那个时候,全世界几百万共产主义者都对斯大林顶礼膜拜,对其错误的揭露无疑会摧毁他们的信仰,甚至导致苏联的毁灭。苏联把赫鲁晓夫的报告视为国家机密,而西方情报部门正想方设法弄到报告全文,
期刊
90年前,中央特科在白色恐怖非常环境下的斗争,是中共早期党史上辉煌壮烈的一页。在严酷环境中坚持下来的李克农、陈赓、李强等特科早期负责人,日后成为新中国国家安全机关的第一代缔造者。  周恩来领衔新特科  1925年12月,中央军事部正式成立,确定了“军事部的技术部门分组织、情报两部分”。由于缺少专业人才,1926年9月,党中央派上海市总工会会员顾顺章、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陈赓和陆留(身份不详)前往苏
期刊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苏州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大行动,扫除的对象是当地无恶不作的“打行”。所谓“打行”就是通常说的“职业打手”,以斗殴寻衅为职业。充任打手的是一些无法无天的恶少和地痞无赖,他们受雇于人,主要帮雇主摆平仇家。“打行”依仗着人多势众,每天在街巷浪荡,恃强凌弱,行抢诈骗,对市民进行敲诈勒索。在江南各地,要数苏州“打行”最为凶残,他们无恶不作,成为危害社会的一股黑恶势力。
期刊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于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特征的植物,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更是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又让湿地拥有“地球之肾”的美名。有统计数据显示,湿地覆盖地球表面约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着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  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共有660
期刊
为幸福开出方程式的人有很多,比如上大学的时候,我曾阅读到这样的金句:幸福就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加上心灵的海阔天空。当时就被震住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金句逐渐被淡化。  被淡忘的主要原因,在于思维由单向度走向复杂。比如20年后的我,当然知道心灵上的海阔天空意味着什么,也明白海阔天空距离绝大多数人多么遥远。相较而言,简单的生活方式稍微靠谱些,而且,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就意味着节制欲望,而这恰恰是获取幸
期刊
天津市武清区六道口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做殡葬用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高阳/摄)殡葬用品漫天要价  2019年 3月21日,记者在北京西静园公墓附近的一家殡葬用品店看到,一款“三件套”寿衣售价1800元,而这仅仅是“基本款”,中高档的要2300元,有的甚至卖六七千元。骨灰盒更是贵得离谱,一款黑檀骨灰盒标价8800元,店主宋女士说:“价格好商量,这款在医院太平间卖1.68万元,八宝山殡仪馆要卖2
期刊
杰克逊被追缴7亿美元遗产税  2009年6月25日,51岁的美国歌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突然去世。尸检结果是,他服用的丙泊酚和苯二氮平类药物让他心脏骤停。为此,他的私人医生康拉德·莫里以过失杀人罪被判处4年监禁。  杰克逊拥有15座格莱美大奖,26座全美音乐奖,一生发行了3.5亿张唱片。  杰克逊一生直接赚的钱大约有7.5亿美元,其中3亿多美元是发行唱片的版税,另外4亿多美元来自演唱会等收入。  杰
期刊
作为中国最大的荔枝产区,广东省的荔枝产业正从“遍地开花”向集中发展的局面转变。不过,转变过程中,“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而散户果农们,也正面临着专业化、市场化的挑战。  破纪录的荔枝产量  2018年,是近10年来少见的荔枝丰收大年。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的测算,2018年全国荔枝产量高达287.88万吨,比2017年的194.2万吨增加48.2%。  65岁的邝阿婆是广州市从化
期刊
遗嘱,是逝者遗留下的嘱咐。在中国,人们对立遗嘱往往讳莫如深,一谈起立遗嘱像是诅咒自己,子女提及更被视作“大不孝”。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家庭纠纷中,财产继承纠纷的比例持续升高,而其中没有遗嘱引发的继承纠纷竟高达73%。而且,在遗嘱继承案件中,有将近60%的遗嘱被法院认定为无效遗嘱。可见,不注重遗嘱订立,订立遗嘱不严谨,已成为导致家庭矛盾的重要因素。  庆幸的是,生前订立遗嘱近几年已渐被国人接受。截至
期刊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之一。据考证,中国民间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活动,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把剪刀, 一张普通的彩纸,在民间剪纸艺人的手里,就可以创造出一张张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  剪纸的用途广泛,实用性强。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剪纸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庆祝孩子出生、年轻人结婚、老人寿诞以及传统节日等,都用得着剪纸。可以说,剪纸寄托着人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