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哀悼乳房》的创新性实验叙事建构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k29001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哀悼乳房》是一部讲述作者罹患乳腺癌,经过放射治疗半年后抗癌成功的自传体小说。其最大特色是异于传统的后现代叙事策略,采用零碎的小叙事组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其中穿插一些理论知识,涉及面广,开放式结尾应用了后现代叙事一贯的技巧。
  【关  键  词】西西;《哀悼乳房》;创新性实验叙事
  【作者单位】艾艳红,湖南信息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9.027
  西西原名张彦,曾任教职,又专事文学创作与研究,出版有诗集、散文、长短篇小说等近30种。1992年,她的长篇小说《哀悼乳房》名列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1999年,其长篇小说《我城》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2005年,西西凭借长篇小说《飞毡》继王安忆、陈映真之后获世界华文文学奖。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艾晓明认为,“在世的中国作家,西西最有资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西西的自传性作品《哀悼乳房》,是一部以文學手法缜密撰写的关于乳腺癌以及医疗自救的奇书。作者以病人的身份打破禁忌,剖析自己染患乳腺癌的现实,描写治疗的过程和病后的种种反省,以及朋友的关怀支援。书中感叹,这许多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神速,然而生命力却明显相对萎缩。
  《哀悼乳房》的文本不像传统小说,有明晰的线索和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三十个片段组合而成,有些片段是小故事,有些是关于癌症的基本常识。在叙述过程中,作者还穿插一些联想到的故事或自己看过的电影、小说文本。小说结尾,作者梳理了人类对乳房认知的历史,并图文并茂地将其展现出来。
  中国人向来对疾病比较忌讳,而西西却破除禁忌,把自身疾病公开描画,正像她本人所说,“所谓‘哀悼’,其实含有往者不谏,来者可追,而期望重生的意思”。书中既有西西的善意提醒和反思,也有相关医学常识和自身治疗经验,充满了人文关怀。本文从零碎的小叙事架构、叙述与叙述性的转换、心理联想法的运用,以及开放性结尾的安排四个方面观照《哀悼乳房》的创新性实验叙事。
  一、零碎的小叙事架构
  传统叙事讲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的组合,情节和线索清晰明了,当下,虽然讲述故事的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但叙事并没有消失。当代法国杰出的后现代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将叙事区分为大叙事和小叙事两极,前者大而无当,后者小而美,宏大叙事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小叙事时代的到来。西西的《哀悼乳房》正是采用零碎的小叙事策略展开,整个文本分为三十个长短不一的片段,前后并无紧密的联系,这种独特的架构方式让读者很难定义这部作品的文体。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开创了一种“单元组合小说”类型,即在一个主题下由一串独立的故事合成一个单元。西西借鉴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创作方式,围绕“哀悼乳房”这一主题,分为三十个片段来讲述自己从患癌到基本痊愈的过程。这些小片段相互独立,并没有直接的线索将它们联结起来,“这种单元组合小说暗示读者小说有多种组接方式,可以纵横交错阅读”。作者在序言中也提到,读者可以跟随自己的兴趣随意选择一章去阅读,因为这些故事前后不连贯,不会影响理解。比如,《庖丁》讲述作者做手术前后的感受,她把医生比作庖丁,把患者比作待“解”的牛一般。紧接其后的《螃蟹》,讲述的是作者所在学校一位男老师因患鼻咽癌去世的过程,这两个故事之间并没有联系,各自独立。
  该书每个章节的结尾,“形成作者与读者互动的增殖体”,与读者有趣互动。作者会提前预测读者的阅读心理:如果你是男子汉,专注于自己,请翻看《须眉》;如果你是医生,就试试《大夫第》;如果你只是想了解关于预防癌症的知识,可以看《蔬果传奇》和《皮囊语言》;如果你不喜欢看文字,只喜欢看图,可以翻到书末的几页。
  宏大叙事时代已经落幕,后现代叙事强调小叙事对大叙事的颠覆和反抗。西西敢于以零碎的小叙事来架构整个文本,这些小的单元组合之间各自独立没有前后的必然联系,也没有前因后果的传统叙事逻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意挑选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这种零碎的小叙事架构也许更适合步履匆忙的读者。
  二、 叙述与叙述性的切换
  《哀悼乳房》文本由三十个小片段构成,有些小片段注重讲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去叙述,一方面是通过这种内聚焦让读者走进癌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治疗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是透过“我”的视角去关注外部的世界,这个“我”包含癌症患者和女性的双重身份。但在涉及癌症医疗常识和作者抗癌切身经验的小片段中,这个“我”却销声匿迹。在“哀悼乳房”这个大主题之下,在不同的片段之间,作者实现了叙述和叙述性的切换,使得整个文本内容更丰富。
  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的经典叙事学,学界一般称90年代以来的新叙事学理论为后经典或后现代叙事理论。英国学者马克·柯里在其著作《后现代叙事理论》中提到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的区别:主观叙述有人称代词“我”,同时还会标明写作的时间和地点,读者可以注意到叙事声音的存在;而客观叙述不会标明谁是叙述者,陈述事件时仿佛自述一般。当代美国著名学者海登· 怀特将第一种称为叙述,而将叙述事件时装作没有叙述者的第二种称为叙述性。
  西西在《哀悼乳房》中很好地实现了叙述和叙述性的转换。比如,《泳衣》片段采用主观叙述的方式,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发现胸部有硬块的情形。《血滴子》片段采用“我”的视角,讲述作者被确诊乳腺癌之后手术前后的整个过程,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梦工场》片段也是以第一人称“我”去讲述作者放射治疗的过程,作者的讲述非常细致,如把医院地库的设计比作“梦工厂”。
  在这些片段里,读者可以感知到是谁在说话,可以明确叙述者的声音,这些都属于主观叙述。但在另外一些片段里,叙述者的声音消失了,仿佛事件在自述一般。比如,在《知道的事》这个片段里,作者设想了一些读者想要了解的有关癌症的问题和回答:“可以和患乳腺癌的人亲吻吗?当然可以,乳腺癌又不会传染。”在这个片段里,作者没有标明时间和地点,读者也不知道谁在提问、谁在回答,对话好像自动进行一般。再如,《三打白骨精》片段讲述如何在饮食方面预防癌症、爱护身体,作者采用客观叙述方式,运用长短不一的句子,像诗歌一样排列,告诫读者要改掉各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各种不健康的食物。在这个片段里,读者也不知道谁在叙述,感觉整个事件在自述一般。这样的叙述性陈述还有很多。   主观叙述是为了更好地呈现作者作为一个癌症患者的亲身感受,让读者了解作者内心的波涛起伏,以及患病之后的治疗过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减少对癌症的恐惧。客观叙述则能更清晰地向读者普及有关癌症预防以及抗癌的基本常识,让读者走出癌症知识的误区和盲区。书中叙述和叙述性的完美切换看似随意,但其实是经过作者精心排列的,这种后现代叙事技巧的运用使文本更吸引读者。
  三、 心理联想法的运用
  联想法就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心理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借助想象把形似的、相连的、相对的、相关的或某一点有相通之处的事物,选取其沟通点加以联结。心理联想法就是根据眼前事物进行遐想,依照意绪流动将各种画面进行铺排错接,通过联想将两个画面组接在一起,从而拓展联想的空间,使得文本的含义得到增强。
  西西非常注重对心理空间的开拓,在《哀悼乳房》文本中,她在写自己治病的整个过程的时候,经常会对眼前的事物进行联想,从而將内容扩展到电影或文学等其他文本当中。比如,在《血滴子》这个片段里,医院地库的设计让作者有“梦工厂”的错觉,她觉得地库的石膏模室可以媲美片场的道具,是拍科幻电影的绝妙地方,并由此讲到她最近看过的好多科幻电影,诸如《吸血僵尸》《天使捉妖》《梦城兔福星》《异形》。原本在叙述放射治疗的事情,突然笔锋一转,与读者聊起来科幻电影,由地库设计联想到片场,其中也能看出作者的乐观、平和的心态——一个正在接受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不知道自己的癌症能否治愈,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却能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没有觉得地库的设计是压抑和令人恐惧的,反而觉得象片场一样梦幻。再如,《浴室》片段讲到妖怪的时候,她引经据典搜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妖怪的记载,最后还风趣地说自己也是失去一个乳房的妖怪。
  西西在《哀悼乳房》里还频繁地使用起兴和心理联想的技巧,拓宽了整个叙事空间。比如,《湘莲》开头用一首关于莲花的小诗起兴,其实讲的是作者做放射治疗的时候,在放疗部看到一大缸金鱼,由此联想到一行人去湘西旅行以及途中采莲的事情。上次因为大水,作者没能采莲,就想到下次,但对一个癌症患者来说,下次太遥远了。作者的联想非常丰富,由此及彼,任凭思绪流动,不仅流露出身为癌症患者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渴求和眷恋。
  《哀悼乳房》多处运用心理联想的手法,为小说注入空间架构感,创造出同时异地空间组接的叙事模式,使整个文本的空间得到拓展和延伸,让读者跟随作者的心理意识流动来回穿梭。
  四、 开放性结尾的安排
  传统叙事讲究的是开头、结尾的完整性,而后现代叙事结尾的处理是开放式的,这让文本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读者有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在《哀悼乳房》的结尾, 作者追溯了哺乳动物的历史,以及人类历史上对乳房认知和态度的转变。如在最后一个片段《颜色好》中,作者首先由乳腺癌联想到只有哺乳动物才会得乳房方面的疾病,由此展开对哺乳动物历史的追溯。接着,作者梳理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乳房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并点出人类的生命力在下降的悲哀事实,警醒人类在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可持续的问题。视野可谓十分开阔,让人陷入沉思。
  从人类对乳房认知态度的转变,从乳房的哺育功能变为供观赏、玩味的性的象征,从澎湃的生命力到赤裸裸的欲望,乳房几千年来的角色转变令人感到悲慨。 西西处理文本的绝妙之处是不让文本封闭起来,而是用开放性的视野追溯历史,进而思索未来人类的境遇,从而触发联想,引人深思。这种开放性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的空间,也让文本的内涵更加深邃和复杂。
  五、 结语
  表面上看,《哀悼乳房》以平和、幽默的语调在讲述种种,但却带给读者内心巨大的冲击和震撼,独到的叙事手法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西是一个思想非常前卫的作家,涉猎广博,她仔细研读了诸如伊塔洛 · 卡尔维诺、马里奥 · 巴尔加斯 · 略萨等后现代作家的文本,探索他们的叙事策略,再将这些叙事技巧与中国本土叙事手法相融合,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验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
  在《哀悼乳房》里,作者选择的内容架构方式是以零碎的小叙事将主题串联起来,各个片段之间没有承接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呈现叙事碎片化,这也是后现代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在讲述方式上,西西以叙述和叙述性的切换让整个文本更具活力,心理联想法的运用让读者跟随作者的思想四处遨游,很好地拓展了文本空间。
  作者在文末选择回溯过去,提出思考,这种开放性的安排也令人深思,给文本留下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在后现代叙事视域下,对西西创作手法的探究,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其独到的叙事技巧,从而挖掘其作品更深远的意蕴。
  |参考文献|
  [1] 西西. 哀悼乳房[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凌逾. 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柯里. 后现代叙事理论[M]. 宁一中,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苏珊·桑塔格. 疾病的隐喻[M]. 程巍,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西西. 传声筒[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凌逾. 西西研究新路向[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3).
其他文献
人类媒介的迭代往往促使社会发生变革。古代中国的传播媒介由龟甲兽骨和金石鼎碑迭代为竹简木牍和缣帛,之后,有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欧洲的传播媒介从岩壁石刻迭代
本文首先介绍了仪器仪表中智能化故障告警设计趋势,分析了故障告警设置级别,并给出了通用智能化故障告警和自测试电路设计方案,可为研究各种仪器仪表在故障告警方面的智能化
电子侦察卫星是用于侦收敌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信号以获取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电子侦察卫星侦察范围广、速度快、效率高,且不受地域和天气条件的限制,可对敌方进行长时间、大范围的连续侦察监视,获取时效性很强的军事情报,是现代战略情报侦察中必不可少的手段。美、俄、法、英都已发射过这种卫星,但以美国的卫星功能最强。
<正> 虽然有人认为連台本戏肇始于元人杂剧,也有人认为連台本戏肇始于飞阳腔,但都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根据,至于在戏剧史上所起的影响,更不容易看到。在中国戏剧史上起了較深
本文介绍了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过滤器主管板设计工况下主管板应力场进行分析的情况及对主管板支撑圈环设计工况下支撑圈环应力场进行分析的情况。有限元建模采用了三维
<正> 上海人艺演出的《悲壮的颂歌》,我很幸运地能看到两次。第一次是前年冬天赴閩西深入生活路过上海时看的,听說是二十几天排练出来的;去年十月旅沪演出之前,我們又看了一
《兰台万卷:读〈汉书&#183;艺文志〉》是目前唯一一部以简帛古书知识为出发点并结合传世文献研究《汉书&#183;艺文志》的著作。文章以《兰台万卷:读〈汉书&#183;艺文志〉》中
本文比较综合法与解析法在解题中的作用,并深入探讨综合法解题的关键所在。
在全球格局重构的大环境下,出版企业要以更大的努力,应对新情况、新要求,展现新面貌、新作为;要向做得好的出版企业学习,切合自身实际,统筹布局,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
<正> 据說过去科班都有看家的戏,这些看家戏大都是整套的本戏。許多优秀的折子戏都是从本戏中产生的。可见“連台本戏”是传统的形式,它是出人出戏的。上海过去在“連台本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