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张敏,出生常熟市沙家浜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镇上打工。母亲患病在家,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父母的文化程度很低,从我开始记事起我就没受过什么关于读书方面的家庭教育。我从小学起就怕读书,勉强的读书也是在被逼迫之后的选择。上初一时我就开始不交作业,实际上是我想写也不会做,初二数学和英语简直是天书,一点都不懂,上课只好睡觉。升到初三我对学习更没兴趣,上课还玩PSP游戏机,班主任想尽办法也丝毫不能改变我对学习的态度。
曾经的年少轻狂
混完了初中三年,我要面对社会了,才想到我什么都干不了,在家长的努力之下,我通过计划外的招生插班进入常熟职教中心机电系07汽修班就读。人是插班进入了新学校,但是我的厌学习惯依旧没有改变,上课睡觉,无心听讲,第一学期下来就5门不及格。第二学期开始后金波老师(我的创新指导老师)到我们班级任课,我与他有了接触,我被他的丰富的知识涵养与新颖的讲课方式所吸引,在与他的接触与交流中,我对学习的态度慢慢的有了一点转变,对学习有了一点兴趣,作业也开始慢慢的交了,到期末的考试考完后,分数出来一查,没想到除了英语和数学之外都及格了,学习上有了进步,我的学习也变得积极起来,在班主任老师和其他任课教师的帮助之下,我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门课,认真地上好每一门课。在接下来的第三学期期末考试中我破天荒地门门及格,全部通过。没有补考我太开心了,我对未来的学习也充满了期待。
现在的积极向上
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与金老师关系越来越密切,慢慢地我对创新也开始有了兴趣,老师在一次创新辅导课中带来了一套高级的家用刀具,有好多把,价格也很贵,老师还说等刀刃上的钢被慢慢地磨去,再贵的刀也只好报废。于是我就想能否做出一种可以不报废的刀,但考虑了很长时间没有进展。有一天我去买水果,水果店老板在削甘蔗皮,这时我突然想到,削甘蔗刀是专用刀具,只能削甘蔗,功能单一;菜刀不也是一样,只能用于切菜,如果可以将几把刀的功能组合在一起用一把刀代替多把刀,也就降低了刀具的成本。于是我与老师商量把这两把刀结合起来的方案。
在讨论中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菜刀是最常用的刀具,菜刀的改造与改进必须要保证菜刀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如果菜刀经改造后基本的功能受到了影响,使用者是不接受的。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几个同学与老师反复讨论后,确定了多功能菜刀的结构采用附件组合的形式以确保菜刀的基本功能不在创新中发生改变。第二个问题是附件的组合必须要方便使用,如果不方便,这个创新也毫无意义,这时团队中的一个成员的自行车快拆装置触发了我们创新的灵感,我们利用这个采用偏心轮结构的快速压紧装置可以轻松实现了刀具附件与菜刀的快速组合与分拆。
最后的问题是实际的制作,我们参照了市场上各种刀具(包括削甘蔗刀具)刃口特点,也参照了瑞士军刀的特点,再根据一般人右利的习惯,设计出了既具备有传统菜刀功能又能够刨削甘蔗、萝卜、还具备了刮鳞、开瓶、切菜防粘等功能的多功能菜刀。
在第三届江苏省创新大赛中,我们团队的《多功能菜刀》意外获得了中职组创新一等奖,消息传来我们真是欣喜若狂,但是冷静下来回想一下,我感到: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帮助,我们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作品。
这次创新大赛的成功也使我体会到了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努力跟回报是成正比的。我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做一个技精志远的合格劳动者。
指导老师金波点评:
张敏同学入学时是一个红灯笼高挂的学生,通过二年的努力,他先消灭了红灯笼再积极投身于创新活动,并在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完成了学习生涯中的二次蜕变。
从一把功能单一的削甘蔗刀获得创新的灵感,到《多功能菜刀》的完成,在这个创新制作的过程中,张敏同学与团队的其他同学一起从菜刀的基本功能分析入手集思广益,遵循“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科学”的设计原则,从方案设计到制作,通过多次反复,自始至终体现了一种精神,这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张敏同学的这二次蜕变正是“不抛弃,不放弃”的一次完整实践。
父母的文化程度很低,从我开始记事起我就没受过什么关于读书方面的家庭教育。我从小学起就怕读书,勉强的读书也是在被逼迫之后的选择。上初一时我就开始不交作业,实际上是我想写也不会做,初二数学和英语简直是天书,一点都不懂,上课只好睡觉。升到初三我对学习更没兴趣,上课还玩PSP游戏机,班主任想尽办法也丝毫不能改变我对学习的态度。
曾经的年少轻狂
混完了初中三年,我要面对社会了,才想到我什么都干不了,在家长的努力之下,我通过计划外的招生插班进入常熟职教中心机电系07汽修班就读。人是插班进入了新学校,但是我的厌学习惯依旧没有改变,上课睡觉,无心听讲,第一学期下来就5门不及格。第二学期开始后金波老师(我的创新指导老师)到我们班级任课,我与他有了接触,我被他的丰富的知识涵养与新颖的讲课方式所吸引,在与他的接触与交流中,我对学习的态度慢慢的有了一点转变,对学习有了一点兴趣,作业也开始慢慢的交了,到期末的考试考完后,分数出来一查,没想到除了英语和数学之外都及格了,学习上有了进步,我的学习也变得积极起来,在班主任老师和其他任课教师的帮助之下,我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门课,认真地上好每一门课。在接下来的第三学期期末考试中我破天荒地门门及格,全部通过。没有补考我太开心了,我对未来的学习也充满了期待。
现在的积极向上
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与金老师关系越来越密切,慢慢地我对创新也开始有了兴趣,老师在一次创新辅导课中带来了一套高级的家用刀具,有好多把,价格也很贵,老师还说等刀刃上的钢被慢慢地磨去,再贵的刀也只好报废。于是我就想能否做出一种可以不报废的刀,但考虑了很长时间没有进展。有一天我去买水果,水果店老板在削甘蔗皮,这时我突然想到,削甘蔗刀是专用刀具,只能削甘蔗,功能单一;菜刀不也是一样,只能用于切菜,如果可以将几把刀的功能组合在一起用一把刀代替多把刀,也就降低了刀具的成本。于是我与老师商量把这两把刀结合起来的方案。
在讨论中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菜刀是最常用的刀具,菜刀的改造与改进必须要保证菜刀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如果菜刀经改造后基本的功能受到了影响,使用者是不接受的。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几个同学与老师反复讨论后,确定了多功能菜刀的结构采用附件组合的形式以确保菜刀的基本功能不在创新中发生改变。第二个问题是附件的组合必须要方便使用,如果不方便,这个创新也毫无意义,这时团队中的一个成员的自行车快拆装置触发了我们创新的灵感,我们利用这个采用偏心轮结构的快速压紧装置可以轻松实现了刀具附件与菜刀的快速组合与分拆。
最后的问题是实际的制作,我们参照了市场上各种刀具(包括削甘蔗刀具)刃口特点,也参照了瑞士军刀的特点,再根据一般人右利的习惯,设计出了既具备有传统菜刀功能又能够刨削甘蔗、萝卜、还具备了刮鳞、开瓶、切菜防粘等功能的多功能菜刀。
在第三届江苏省创新大赛中,我们团队的《多功能菜刀》意外获得了中职组创新一等奖,消息传来我们真是欣喜若狂,但是冷静下来回想一下,我感到: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帮助,我们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作品。
这次创新大赛的成功也使我体会到了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努力跟回报是成正比的。我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做一个技精志远的合格劳动者。
指导老师金波点评:
张敏同学入学时是一个红灯笼高挂的学生,通过二年的努力,他先消灭了红灯笼再积极投身于创新活动,并在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完成了学习生涯中的二次蜕变。
从一把功能单一的削甘蔗刀获得创新的灵感,到《多功能菜刀》的完成,在这个创新制作的过程中,张敏同学与团队的其他同学一起从菜刀的基本功能分析入手集思广益,遵循“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科学”的设计原则,从方案设计到制作,通过多次反复,自始至终体现了一种精神,这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张敏同学的这二次蜕变正是“不抛弃,不放弃”的一次完整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