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好“班班通”,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stonez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在多媒体正以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吸引着学生。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演示,创设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班班通;数学课堂;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借助班班通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堂,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班通以具体形象、生动直观,音乐的展示,投影的运用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不言而喻。如一年级教学中需要用学具时,如果单纯地在讲台上讲,在讲桌上操作,既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充分展示知识。但是,假如把学具通过投影进行讲解,便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如: 教学“米”的认识时,可以用大屏幕显示教材主题图,然后问: 小狗保安说了些什么? 学生很快地说出身高1米以上的要买票。师: 1 米有多长呢? 学生兴高采烈,踊跃比划。然后老师用大屏幕显示米尺,再继续展示尺子上的数字,就这样通过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地理解了“米”,知道了1 米有多长。
  二、运用班班通有效精讲,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事实上,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语言和动作有时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和具有共性的数学知识点和内容,而这些知识和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多媒體由于自身的优势往往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在教学中把一些过程再现或重复,这样便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特别是理解有关几何形体的组合图形是比较困难的。在他们思维困惑处适时介入多媒体,呈现“切割”、“旋转”、“平移”、“提取”等动态过程,有利于及时点拨疏导,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该计算公式不是近似的计算公式,这一点难以理解,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用课件演示,先把一个圆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12等份,24等份,48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操作,学生亲自经历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就突破了本节课知识的难点,如果离开了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本堂要想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多媒体的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三、应用班班通使课堂更加和谐高效,让教师省时省力,渗透数学美
  所谓课堂和谐高效,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教师与学生一起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班班通的话筒,让老师的声音很有穿透力。用图片代替板书可有效节省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过程。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新颖的特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图形欣赏》一章时,可精心设计一组图画让学生欣赏,通过欣赏中国的苏州园林、中国的民间剪纸、我们身边的各种物品,让学生充分感受规律美,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受到了美的教育。在教学《数学中的规律》时,运用课件展示探究结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使数学课堂更加有趣,更具生命力。“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为数学课堂带来无限活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班班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从而有利于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高效课堂。“班班通”不是用信息技术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它与“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必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共同存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何实现“班班通”,并与教学实践完美结合,做到收放自如,让信息技术最终有一天变成必不可缺的“黑板+粉笔”,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智慧与机智,着力解决优质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佚名. 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班班通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和策略[J]. 学周刊, 2018, 376(28):47-48.
  [2]阳昕. 使用“班班通”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98):88.
其他文献
摘要:师生互动是教师在上课时为了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先发起并邀请学生和自己合作实现某一教学目的或者某一道题目。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师生互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于教师共同参与从而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课堂的氛围也从单调低沉变得活跃积极;对于好奇心十足的小学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学生能更快的吸收知识点,也能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的回
期刊
摘要:①《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具有拥有环境的权利,应该让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起来,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  关键词: 幼儿 环境 主人  一、环境创设思路  班级在进行环境创设前,我根据我班幼儿年龄特点,首先聆听、收集幼儿的各种
期刊
摘要:2019年全国Ⅰ卷思想政治试题,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围绕党和国家理论创新成果,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促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推动考查形式创新,更好地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和德育导向,对今后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也更趋向于追求速度和强度。而体育正好是一门需要结合速度与力量的学科,这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只重视教学成果,把教学过程变得紧凑和辛苦,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小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变得低下。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愈演愈烈,本文从实践教学情况出发,分别从改变传统
期刊
摘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中,传统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与新型教学模式的相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靠语言、文字和课本上为数不多的图片向学生传播知识,很难直观的向学生勾勒出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不利于学生的放射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的方式直观地向学生表达,学生也能身临其境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把学生从枯燥的文章中
期刊
摘要:安顺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这些文化资源承载了安顺百年的奋斗发展史,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的鲜活教材。依托安顺本地文化资源探索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围绕议题展开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和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进行活动型课程的
期刊
内容摘要:歌曲《月满西楼》的演唱分析中主要分析的是歌词与情感。《月满西楼》词选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而后由曲作者苏越据此作成一首优美婉转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月满西楼》演唱分析将从词曲作者的创作背景出发,感受歌词中的浓浓韵味,最后再去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歌曲背景分析 歌词分析 情感表现  一、《月满西楼》歌曲背景分析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分离
期刊
【摘要】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这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然而学校基础千差万别,如何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找到精准的切入口并形成校本特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学科、文化、活动、知行合一、管理、全员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在立德树人等背景和精神引领下,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对德育的目
期刊
摘要:《白毛女》标志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的诞生,喜儿的形象深入人心,从第一幕到第五募,单纯善良的喜儿一步步经历着黄世仁逼死父亲,自己被黄世仁糟蹋,再到逃离黄家栖身与深山野林之中,苦苦挣扎着,等待为父亲报仇。喜儿的经历使得喜儿的心理变化复杂。  关键词: 白毛女; 喜儿 ; 心理变化  一、创作时代背景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要从应试当中解放出来,减少学生阅读的功利性,增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真实个人感受,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使初中学生阅读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对阅读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进行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思维;意义;策略  不同时代的教育呈现不同的特征,但是存在唯一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关注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