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ian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要从应试当中解放出来,减少学生阅读的功利性,增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真实个人感受,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使初中学生阅读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对阅读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进行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思维;意义;策略
  不同时代的教育呈现不同的特征,但是存在唯一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新观念、新看法、新结论,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阅读不单单是一种独特的个人体验,更是一种相对复杂的心理过程。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按照学生理解能力、心理特征等合理分配不同的阅读作品,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锻炼学生敏捷的阅读思维能力
   学生智力活动的速度可以通过快速的思维能力呈现出来,锻炼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现阶段,处于信息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之中,诸多的知识内容与智力成果都是借助于书籍的形式进行记录与传播的,而由于书籍数量较多、阅读时间有限,因此对阅读内容与阅读效率的实际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只有敏捷的思维才能最快的接受并反映出相应的信息。敏捷的思维,是由极易联想力、听说读写能力所决定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想强化敏捷思维的锻炼,教师应强化学生快速阅读能力训练、默写训练、听写训练以及背诵训练等,不仅要补充阅读量,并且要锻炼学生的反映灵敏性。在学生阅读文章时,便锻炼学生思维,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思考文章语句,联想文章意境等,并形成准确判断能力,实现视觉与思维共通的教学目的。
  2.引导学生内省,培养批判思维
  对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锻炼,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批判他人,更要教会学生内省。学生在阅读学习时,通常会不自觉地将自身的成长经历融入到文本阅读中,从而与阅读本文中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意思相左,这种分歧会对学生的自我平衡产生触动,让其自觉地进行自省并予以修正。这种从不平衡到平衡的修正过程,正是批判性阅读的初衷。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阿Q正传》的教学时,重点让学生围绕文章中表达的“精神胜利法”开展讨论,并归纳主人公阿Q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最终的命运,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心理描写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探讨“精神胜利法”是否合理。最后,再让学生归纳总结《阿Q正传》表达的主旨和获得的启示。
   以上案例中,通过一连串问题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省能力,而且能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念。
  3.培养学生广阔的阅读思维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力,进行视觉创造,使学生能够在想象中身临其境,对作者营造出的意境进行感受,锻炼学生广阔性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教学道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初中生阅历相对较少,对世界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层,因此难以真正理解文章内涵,教师便可以利用插图、视频、影音资料等形式,强化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背景》这篇文章阅读时,教师可以运用插图形式,表现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等场景,使学生感同身受,强化学生的理解。
  4.纵向延伸深度思维
   我们反对学生在组织思维的时候沿着线性的方向走,但并不反对“线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而是反对那种平行式的线性思维。如果引导学生把思维换个方向,这种线性思维就能给学生带来新的突破。就如同是把思维像一个钻头一样立起来钻向地心,开始时是泥土,再往下是岩石,再进去是熔岩,钻到地心是一团火——每一层深入,都是一个崭新的思维空间。所以,带着学生用线性思维的方式在阅读和写作时向纵深延伸,训练他们的深度思维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切口。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鲁迅的《故乡》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组思考题: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闰土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闰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影响闰土变化的社会特征是什么?这一组问题层层深化,由表象一直挖掘到社会根源,使学生的思维由表面向纵深发展。
  5.科学合理的评价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推手
   无论是在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方面,还是增添学生的学习动力方面,评价的作用都无可替代。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所措的时候,老师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弱势时,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充满动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如此。教师必须要立足初中语文阅读课堂,聚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实际表现,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价。初中语文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实际表现,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还能够逐步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合理的评价法不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无形推手吗?
  二、结语
  总之,在今天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佳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方式[J].初中语文教学创新,2013(22).
  [2]胡珊珊.初中語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法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历了教学应用的多方面探索,起着促进教育教学进程、辅助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效率的作用。情境教学法如何源于生活、给予学生正向的启发引导,如何恰当融入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是本次案例分析着重探索的方向。本文将通过“辽宁省x中学”x老师在《安塞腰鼓》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进行深度评析并总结情境教学的作用策略。课堂实录如下:   (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黄土高原风貌的视频
期刊
摘要:师生互动是教师在上课时为了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先发起并邀请学生和自己合作实现某一教学目的或者某一道题目。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师生互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于教师共同参与从而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课堂的氛围也从单调低沉变得活跃积极;对于好奇心十足的小学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学生能更快的吸收知识点,也能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的回
期刊
摘要:①《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具有拥有环境的权利,应该让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起来,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  关键词: 幼儿 环境 主人  一、环境创设思路  班级在进行环境创设前,我根据我班幼儿年龄特点,首先聆听、收集幼儿的各种
期刊
摘要:2019年全国Ⅰ卷思想政治试题,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围绕党和国家理论创新成果,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促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推动考查形式创新,更好地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和德育导向,对今后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也更趋向于追求速度和强度。而体育正好是一门需要结合速度与力量的学科,这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只重视教学成果,把教学过程变得紧凑和辛苦,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小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变得低下。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愈演愈烈,本文从实践教学情况出发,分别从改变传统
期刊
摘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中,传统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与新型教学模式的相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靠语言、文字和课本上为数不多的图片向学生传播知识,很难直观的向学生勾勒出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不利于学生的放射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的方式直观地向学生表达,学生也能身临其境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把学生从枯燥的文章中
期刊
摘要:安顺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这些文化资源承载了安顺百年的奋斗发展史,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的鲜活教材。依托安顺本地文化资源探索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围绕议题展开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和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进行活动型课程的
期刊
内容摘要:歌曲《月满西楼》的演唱分析中主要分析的是歌词与情感。《月满西楼》词选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而后由曲作者苏越据此作成一首优美婉转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月满西楼》演唱分析将从词曲作者的创作背景出发,感受歌词中的浓浓韵味,最后再去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歌曲背景分析 歌词分析 情感表现  一、《月满西楼》歌曲背景分析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分离
期刊
【摘要】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这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然而学校基础千差万别,如何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找到精准的切入口并形成校本特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学科、文化、活动、知行合一、管理、全员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在立德树人等背景和精神引领下,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对德育的目
期刊
摘要:《白毛女》标志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的诞生,喜儿的形象深入人心,从第一幕到第五募,单纯善良的喜儿一步步经历着黄世仁逼死父亲,自己被黄世仁糟蹋,再到逃离黄家栖身与深山野林之中,苦苦挣扎着,等待为父亲报仇。喜儿的经历使得喜儿的心理变化复杂。  关键词: 白毛女; 喜儿 ; 心理变化  一、创作时代背景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