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卫生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klsdjflka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列举了基层公共卫生部门存在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并分析指出,公共卫生部门担负着促进公众健康、做好疾病预防控制的使命,因此必须有一支经受过良好教育和多学科背景的人员队伍。
  关键词:公共卫生;队伍;策略
  众所周知,基层公共卫生部门担负着疾病预防控制,促进公众健康,延长人民群众寿命的使命,需要明确的是,基层公共卫生部门服务的对象是全社会群体,其实质是公共事业管理,因此必须有一支经受过良好教育和多学科背景的人员队伍作为支撑。但是吗,也要看到,不少基层公共卫生部门还存在着诸如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知识面窄和工作技能不完善、城乡分布不均,以及数量不足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科学高效的策略解决。
  一、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不合理
  基层公共卫生系统缺少的是专家型人才、综合管理型人才和全科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公共卫生部门要能够开展常规业务,还要开展应用性研究,并且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防病形势;从服务对象需求来看,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综合措施进行干。因此,专家型人才要能够体现所在领域的学术水平,引领学科的发展;综合管理人才要能够对内进行综合管理、开展计划和评估,对外能够协调沟通、实施技术支持和宣传推广;全科型人才要能够综合实施公共卫生的适宜技术。但这些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年龄层次不合理
  从职称、学历和年龄来看。,基层公共卫生部门中坚力量缺乏,36~45岁年龄段的专业人员最少,而中青年是人才创造或创新的最佳年龄区,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最佳年龄期专业人员数量少学历低,必然造成创新潜能不足。缺少了中坚力量,对老一代的工作经验和成果不能得到完整地传承,对新一代不能很好地言传身教,对事业发展不利。
  3、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完善
  基层公共卫生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知识面窄和工作技能不完善问题。公共卫生需要包括心理、社会、管理、临床、流行病与统计、沟通、外语在内的诸多知识和技能,对人员要求是综合性的,不仅要求对工作规律、常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还需要具备文字和口头沟通的技巧,掌握政策和管理知识和技能,有时还需要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技能。个人能力决定着团队能力,团队能力决定着机构能力,所以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急需提高与完善。
  4、城乡分布不均和数量不足
  公共卫生人员城乡分布不均和数量不足,影响到公共卫生工作的覆盖面和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最终影响公平性和效率。表现为市区和农村之间、市区社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所接受到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
  二、改革队伍建设的建议
  1、队伍建设与机构职能转变相一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程的加快,公共卫生部门机构和体系职能也加快了转变速度,但是也要看到,原来的队伍和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却与现在的改革发展不相适应。这就需要基层公共卫生部门加快硬件建设、机构改革,强调人才建设,解决人员队伍问题,既考虑历史的影响,又要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尽力营造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2、明确定位,提供保障 笔者以为,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机构职能应该是相互适应的,公共卫生部门执行政府职能、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专业机构,因此人才建设应该由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并且由主管部门实施,定位明要明确,确保政府职能的落实,加大政府投入足,从而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3、增加业务经费,改善人员待遇?资金保障不足是人才建设所面临的困难,现阶段,公共卫生部门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工作经费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而目前资金保障不足,专业队伍得到锻炼和培训的机会少,事业发展没有后劲不足;待遇偏低使得公共卫生工作岗位在职业市场中缺少竞争力,高端人才不愿意进入。因此,政府要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确保公共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4、人才评定标准科学化 现阶段公共卫生职称系列着重评定专家型的人才,对于综合管理型和全科型的人才的评价标准缺少符合其特点的职称系列;公共卫生的社会性需要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专业人员应是多学科背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毕业人员,而目前的职称系列规定这些人是不能参加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的,不能参与公共卫生医师职称系列评审。这些规定均不符合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所以,这就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评定标准,更好的吸引人才,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
  5、做好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来源主要依靠医学教育提供,大多数专家认为,现有的教学机制和模式与公共卫生实际需求有教大的差距,新入行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培养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担当相应的职责;大多数专家和专业人员认为,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都在大学学历教育课程中完成,而实际上许多必须的技能,如应急处置、人际沟通等在课程中要么没有设置,要么为选修课且学时和学分很少,这种教育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能力轻动手能力的机制和教学目标,导致了所培养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脱节,毕业后很难立刻适应专业防治机构的工作需要。因此,笔者建议不论是高校还是更高一级的公共卫生部门要设立与之相一致的专业课程,以期更好的为以后从事公共卫生管理做好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打下基础。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事业的进步都迫切要求基层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改善民生。因此,正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杨克敌,杨世秀,欧阳宁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4-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临床检验血清学指标检测。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患者,将82例肝硬化患者设定为观察组,选择82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四项血清学的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学监测指标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变化不明显,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清晨对82例肝硬化患者
期刊
为探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研究高血压的防治和发病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与流行病学研究室,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及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室自1959年始陆续开展了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防治试点、高血压治疗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和中药降压作用研究【2】。  1.高血压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  我国面临着高血压的巨大负担,治疗必须以预防为主。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
期刊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和联合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在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实施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外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防治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实施肝外胆道手术的患者3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手术中出现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防治措施及效果,指导临床手术前后实践。结果:十二指肠前壁损伤20例,十二指肠后壁损伤12例,发生1例术后肠瘘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对肝外胆道手术中的十二指肠损伤进行手术前后的积极防治,有利于手术完整成功,
期刊
摘要:尽管和产科麻醉相关的技术并不复杂,但是产科麻醉却具有很高的风险。第一,孕妇的生理状况会在妊娠期间发生明显地变化,有可能会对产科麻醉造成影响,更可怕的可能会对孕妇生命造成威胁;第二,是药三分毒,在麻醉期间使用的药物和技术或多或少的对孕妇以及胎儿造成影响;第三,在产科麻醉的影响因素中,妊娠合并过程中的一些疾病和剖腹产的相关症是主要的,并且影响很大。于是为了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让手术顺利进行,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甲亢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并治疗的甲亢患者共42例作为观察组,以我院同期检查的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技术在胃肠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54例,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探查诊治,对照组患者接受剖腹探查术诊治,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失血量、平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当,两组之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法医鉴定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与相关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需进行司法鉴定的200例事件,分为普通组为专家组,而后对比其鉴定结论的准确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司法鉴定准确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鉴定时机、医疗因素、伤情与伤前情况自述的真实程度、资料收集等方面。结论:在司法鉴定中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准确性的干扰因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由此来得到公正准确的结论。  关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骨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取我院2013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创伤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换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表皮受创面积及并发症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率为33.3%,高于观察组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的门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门诊就诊的60例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氯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经积极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