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经验的诗论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a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万·勃拉迪主编的《人类学诗论》的第十章题为《寻求经验——评斯坦利·戴蒙的人类学诗作》,乃是诗人丹·罗斯(Dan Rose)阅读了人类学家兼诗人戴蒙(Stanley Diamond)的第一本诗作《图腾集》(1982年)后,在采访他的基础上写就的书评。全文共两节,第一节标题为“环境”,这里选择的是第二节,中译文的正题是原来的小节标题。前此,我俩曾经译出伊万·勃拉迪为这第十章加的按语(“诗:探索人类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刊载于《诗探索》1996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勃拉迪十分精辟地指出:“看来认识他者与永远无法成为他者的矛盾是不能用科学来详尽解释的。”我们以为,不论对于比较文学还是人类学,他者与自我的关系始终是个焦点,上面这样一种认识论和观察视角都是很值得重视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相信扫帚能清除凶邪恶鬼是自古以来最为流行的俗信,所以人们常把扫帚当作驱鬼辟邪的工具,不但丧礼上用,婚礼上也用。另一方面,扫帚还被视为灵魂的附体,这种俗信又使人们担心恶鬼依附于扫帚而加害于人,因而对扫帚抱有恐惧心理,认为扫帚会带来灾害,所以扫帚也跟不吉利联系在一起。这种俗信投射在“扫帚星”上,就有了“扫帚星”是灾星的观念。
钱树是东汉时期流行于西南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随葬冥器;其上盛行汉代的西王母、神兽、灵芝,以及表现吉兆和辟邪等题材,这些表现神仙思想的题材和钱树独特的垂直构图方式,表明它是人们飞升天国的天梯;钱树直观、形象地表现了通往天国的汉代观念,它的主题是追求不死和来世幸福。
期刊
期刊
夜深了,“悲鸿大师”来到了我的工作室,这是我六塑徐悲鸿而得的境界。塑造时,自觉与大师对话。那书法中的“晋人风骨”和“奔马”中的爱国情怀是一代大师的风范。
何以塑孔子? 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的石窟雕塑,那何种的稳衡和精神的恒久,均是不拘泥于生理结构,注重整体体量对比所致,
我站在画布面前,信笔涂鸦。人老了,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只是,当年我想揽尽人间春色,现在我只想约会大自然的魂魄。
每年十月下旬,洛杉矶的许多拉丁美洲(裔)人都要参加纪念一位民间圣徒的聚会和游行。这位圣徒名叫圣·西蒙(San Simón),他在中美洲各地,尤其是在危地马拉(Guaternala)和萨尔瓦多(EI Salvador)可谓闻名遐迩。当地的天主教教堂并不敬奉他。正如一位民间治疗师告诉我们的那样,天主教的圣徒穿宽松的长袍,圣·西蒙则穿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