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物理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因而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才能使他们凭借已经获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去扩展知识,开辟新的领域,总结、完善新的科学理论。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基础理论课程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探究性教学环节,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实验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创新的能力。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实验教学能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探索创新奠定基础。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磨练意志,获得创造性能力发挥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联系实际,着眼未来,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
二、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存在不少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适应的因素,其具体表现为:
1)重理论,轻实践。应试教育,讲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由于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因此产生了重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和实验能力培养的现象,把实验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影响了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物理实验内容陈旧,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相对较少。
3)教师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记忆实验过程,不重视学生动手做实验。
4)实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中采用填鸭式、黑板式、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按照事先既定的程序进行,学生不需思考便可完成实验。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创新意识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理解新的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意义和教学要求,从思想上、认识上彻底改变过去不重视实验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应及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教学考评档案,特别是在课时分配、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津贴发放等方面体现出对实验的重视。对实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尤其是善于动手自制教具、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并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要认识到中学实验的重要性,对实验教学齐抓共管,制定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实验考评方法,真正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2.优化实验程序,引导学生思维
学习中,学生往往按照一定的思维流程不断产生疑问,在不断寻求答案中完成学习,教师应遵循学生学习物理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出一系列能使物理概念规律不断深入的实验程序和步骤,以适应学生的思维流程。如,初中物理中关于浮力,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1)木块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2)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可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出一组系列实验:1)演示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的现象;2)演示、推导阿基米德原理;3)演示把用弹簧称挂着的铁块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弹簧称的示数,使学生对浮力有个全面准确的认识。
3.合理利用电化手段,优化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方法,组织多媒体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以实现教学优化,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师生们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对物理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如,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就会使学生加强认识,理解透彻;采用摄像机和计算机等手段来演示实验进行现场直播,可以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实验的效果。在“电阻定律”演示实验中,实验仪器较多,实验中既要改变线路连接方法,又要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只用实物投影仪不能将实验操作过程和电表读数全部投影到大屏幕上。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电教设备,采用摄像机对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课堂实录,再将信號直接送到计算机中,通过大屏幕现场直播。同学们对实验线路的连接、教师的操作过程,电表指针偏转情况及读数,都看得一清二楚,既提高了实验可见度,又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才能在物理实验这一广阔的天地,造就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洪.物理实验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衡耀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仁天中学刊,2004
[3]赵沃槐.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才能使他们凭借已经获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去扩展知识,开辟新的领域,总结、完善新的科学理论。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基础理论课程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探究性教学环节,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实验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创新的能力。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实验教学能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探索创新奠定基础。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磨练意志,获得创造性能力发挥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联系实际,着眼未来,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
二、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存在不少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适应的因素,其具体表现为:
1)重理论,轻实践。应试教育,讲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由于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因此产生了重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和实验能力培养的现象,把实验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影响了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物理实验内容陈旧,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相对较少。
3)教师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记忆实验过程,不重视学生动手做实验。
4)实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中采用填鸭式、黑板式、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按照事先既定的程序进行,学生不需思考便可完成实验。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创新意识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理解新的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意义和教学要求,从思想上、认识上彻底改变过去不重视实验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应及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教学考评档案,特别是在课时分配、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津贴发放等方面体现出对实验的重视。对实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尤其是善于动手自制教具、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并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要认识到中学实验的重要性,对实验教学齐抓共管,制定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实验考评方法,真正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2.优化实验程序,引导学生思维
学习中,学生往往按照一定的思维流程不断产生疑问,在不断寻求答案中完成学习,教师应遵循学生学习物理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出一系列能使物理概念规律不断深入的实验程序和步骤,以适应学生的思维流程。如,初中物理中关于浮力,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1)木块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2)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可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出一组系列实验:1)演示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的现象;2)演示、推导阿基米德原理;3)演示把用弹簧称挂着的铁块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弹簧称的示数,使学生对浮力有个全面准确的认识。
3.合理利用电化手段,优化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方法,组织多媒体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以实现教学优化,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师生们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对物理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如,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就会使学生加强认识,理解透彻;采用摄像机和计算机等手段来演示实验进行现场直播,可以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实验的效果。在“电阻定律”演示实验中,实验仪器较多,实验中既要改变线路连接方法,又要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只用实物投影仪不能将实验操作过程和电表读数全部投影到大屏幕上。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电教设备,采用摄像机对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课堂实录,再将信號直接送到计算机中,通过大屏幕现场直播。同学们对实验线路的连接、教师的操作过程,电表指针偏转情况及读数,都看得一清二楚,既提高了实验可见度,又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才能在物理实验这一广阔的天地,造就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洪.物理实验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衡耀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仁天中学刊,2004
[3]赵沃槐.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