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8年7月7日至11日,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苏丹人民大会党外事书记、总统顾问、苏丹前外长穆斯塔法·奥斯曼·伊斯梅尔率苏丹全国大会党代表团访问了中国。9日,在北京贵宾楼饭店,伊斯梅尔接受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当代世界杂志社等中方媒体的联合采访,就两国关系、党际交往、达尔富尔问题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首先欢迎您来中国访问,请您谈一下中国和苏丹两国关系的发展情况。
伊斯梅尔:首先,非常高兴见到来自中国媒体的朋友。2009年我们将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任何长期关注苏中关系的人都能发现,在过去这么长时间里,这一关系从来没有动摇和改变,尽管苏丹政府在变,但两国关系始终保持了稳定并不断取得发展。因为这一关系受到两国人民的热爱,同时也是为苏中两国人民所保护着的。两国的关系首先始于外交领域,之后扩展到广泛的政治关系。在政治领域,中国一直支持苏丹的独立与统一,而苏丹也一直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我们两国在政治方面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在各个地区问题及国际问题上,在联合国的人权理事会中,在讨论地区问题的各个委员会当中,在反恐、文明对话等领域,我们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早在1964年,周恩来总理就曾访问苏丹,而胡锦涛主席也在去年对苏丹进行了访问。从苏丹方面来讲,巴希尔总统于2006年对中国进行了访问,第一副总统基尔2007访华,2008年6月,副总统塔哈率领一个高级代表团访问了北京。除此之外,两国的部长、经济界人士及各方面的专家也频繁互访。
苏丹作为阿拉伯国家及非洲国家,为不断发展的阿中关系和非中关系作出了贡献。就非中合作论坛而言,当我还是外长的时候,曾经参加过这个论坛的创建,现在这个论坛已经成为非中部长、专家、首脑互相交流的机制。阿中合作论坛在不同的领域也是非常活跃的,去年在苏丹举行了阿中友好大会,后来还将阿中友好大会的常设秘书处设在苏丹。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苏丹与中国之间也已经建立起了贸易关系,现在苏丹是中国继南非和安哥拉之后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企业在苏丹是很活跃的,他们在进出口等各个领域开展活动。自苏丹发现了石油资源之后,中国在石油领域与苏丹开展了合作,包括开采、炼化、石化、管道制造、出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合作存在于石油工业的所有领域。同时,中国也是苏丹石油的最大进口国。在苏丹的中国企业除了在石油方面开展业务之外,也在其他领域进行投资和合作,例如中国企业参与修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坝,参与修建公路、各类工厂、医院、中小学等。而中国的产品已经成为了苏丹百姓的首选。在苏的中国人数量也不断增加,现已高达几万人。如果你们有机会去苏丹访问的话,你们会发现苏丹全境都有中餐馆。
记者:除了在石油工业领域,还有哪些领域是两国可以开展合作,并有广阔前景的?
伊斯梅尔:现在世界都面临着粮食危机,同时水危机也可能成为世界面临的问题。苏丹有望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发挥作用,苏丹除了巨大的石油储备,农业资源、水资源和畜牧资源也是巨大的。苏丹有1.5亿亩肥沃的可耕地,水资源也十分充沛,地下有大量可再生的地下水。苏丹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大概有1.5亿头牛、羊和骆驼。这些牲畜主要是由有机的饲料喂养。在农业领域,苏丹制定了一个计划,我们称之为绿色革命。根据这一计划,苏丹将集中生产20种不同的作物,其中包括棉花、大米、芝麻、玉米、小麦等,所有这些作物对于市场来说都具有战略意义。2008年6月,联合国粮农署在罗马主持召开了应对粮食危机的大会,这次大会确定了可以为解决危机作贡献的4个国家,苏丹是其中之一。中国有很长时间同我们打交道的经历,此外中国在农业方面也是非常有经验的,因此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帮助我们。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达尔富尔问题的由来和根源?
伊斯梅尔:苏丹是非洲国家也是阿拉伯国家,是面积最大的非洲国家,人口为3500万到4000万之间。和其他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一样,长达5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给苏丹留下了很多问题,苏丹于1956年获得独立,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苏丹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争端冲突,二是贫穷,三是愚昧和文盲。正如你们所知,殖民主义来到非洲和苏丹的时候,奉行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当他们离开的时候,留下了混乱、冲突和动亂。苏丹人可以说是非洲人民当中最渴望获得独立、摆脱霸权、获得自由的人民。中国人民可能还记得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戈登,苏丹人民在他们争取解放获取独立的斗争中诛杀了戈登。殖民主义者给包括苏丹在内的非洲国家留下的争端有两大类:首先是边境争端,今天很多非洲国家之间都有这个问题。其次是种族问题和部落问题。苏丹一直致力于解决和邻国之间的边境争端,苏丹可以说是非洲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9个邻国。我们已经解决了与厄立特里亚、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之后,苏丹政府又致力于解决国内冲突,我们成功地解决了非洲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即苏丹北南之间的持续20年的冲突。在2005年,北南双方成功地签署了全面和平协议,现在南方是参政的。南方政府的主席现在是苏丹的第一副总统,另外南方政府实行自治,主要是由苏丹人民解放运动主导。第二个问题是苏丹的东部问题,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签署了《阿斯马拉和平协议》,现在东部阵线的领导人也参政。而与东部签署的协议的落实也反映在我们与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等邻国的良好关系上。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达尔富尔问题,冲突的根源既与环境有关,也与部落有关,但根本上是殖民主义者制造了这一问题。西方利用达尔富尔要达到削弱苏丹、干涉苏丹内政的目的,他们将这一冲突描绘成阿拉伯人和非洲人之间的冲突,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美国控制着联合国的安理会,反对苏丹的西方国家就利用了这一点,出台了不利于苏丹的决议,之后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化,当时西方无视达尔富尔问题的真相。但现在他们开始理解这一问题的真相。苏丹同联合国和非盟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这一合作已经有所成果,在平息冲突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
记者:那么您能否介绍一下这一问题的最新情况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进展?
伊斯梅尔:5月10日,达尔富尔地区的反政府武装正义与平等运动对恩土曼发动了军事袭击。这次袭击军事上无异于一次自杀,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政府军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挫败了这次袭击,同时也逮捕了参加袭击的大多数人员。在我访华前,布基纳法索外长刚刚被任命为联合国和非盟的斡旋特使,达尔富尔地区的局势现在很平静。
苏丹政府计划通过三条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经济方面,向当地居民提供各种基础服务,满足人道主义需求和发展需求。联合国粮农署在该地区分发粮食,而苏丹政府可以说分发了更多。对于政府而言,不要让水和粮食供应出现短缺是首要任务。自从2003年爆发危机以来, 达尔富尔地区的粮食和药品的供应也没有出现过短缺,没有爆发疫病。
二是安全轨道,通过与非盟和联合国进行协调,与混合部队进行协调来维持安全。目前混合部队已经部署了大约有8000人,估计到年底的时候大多数的士兵都将到位。混合部队的水和粮食供给是从境外运过来的,因此不会减少该地区的水和粮食的供给。
第三是政治方面,在几个星期内,新的特使了解了有关达尔富尔各地区的资料后,谈判将会恢复。我们认为现在达尔富尔问题已经进入了和平解决的轨道。最近,苏丹政府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倡议,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当地居民自己解决达尔富尔问题,这对当地的武装派别形成压力,迫使他们同政府进行对话实现和平。除了米纳维派之外,已经有其他叛乱武装同我们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包括西达尔富尔州州长,同时一些分离出来的新派别的领导人也签署了协议,现在有很多派别同政府进行了对话,这对实现和平稳定有很大帮助。
记者:中国在苏丹和平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伊斯梅尔:中国介入苏丹和平进程的时候,并没怀有特别的目的,而是出于对于实现和平的珍视,这就使得我们对中国充满了高度的信任。拿中国帮助苏丹实现北南双方全面和平协议来说,苏丹政府以及苏丹南部的人民解放运动都赞赏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很好地理解了非洲存在的各种问题,因为中国曾经支持非洲大陆几乎所有的解放运动,直至非洲大陆获得解放。中国也正在为达尔富尔地区的和平作贡献。
解决达尔富尔问题也是苏丹同中国开展合作的一个领域,我认为中国在苏丹的和平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地区之外发挥作用最好的国家。首先,中国在人道主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已经为达尔富尔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提供了超过一亿元的资金,是向达尔富尔难民提供最多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其次,中国也派兵参加联合国和非盟向达尔富尔派出的混合部队,他们为混合部队所需的技术和经验提供帮助,联合国及非盟特使在最近的报告中,都肯定了中国的官兵们所发挥的巨大的作用。第三,中国还任命了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特使,为政治解决达尔富尔冲突作出了贡献。
记者: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您如何看待改革開放政策和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作为苏丹的执政党,全国大会党又是如何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交流和合作的?
伊斯梅尔:我认为中国在自身实践的框架内成功的应对了世界发生的变化,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的实践都是符合本国实际。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小村子,我们必须要同这个时代中有用的东西产生互动。很明显,中国很早以前就明白了这一点,中国的文明同其他各国的文明进行着交流,很成功地吸纳国际上发生的各种变化,同时也进一步应对了变化,这使中国成为最有能力应对国内外危机的国家。
全国大会党致力于同中共之间相互借鉴经验,但并不能说两党完全一致,因为我们所处的情况并不相同。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国情,我们希望借鉴中国的经验,但是前提是要根据本国国情和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大会党已经签署了合作议定书,议定书涵盖了数个领域的内容,包括经济、文化、新闻、媒体等领域合作。此外,我们两党的领导层之间有着定期的互访。前不久中国发生了地震灾害,苏丹全国大会党在第一时间向中国表示哀悼,并对救灾提供了帮助,因为每当苏丹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中国总是非常迅速地向我们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王 栋)
记者:首先欢迎您来中国访问,请您谈一下中国和苏丹两国关系的发展情况。
伊斯梅尔:首先,非常高兴见到来自中国媒体的朋友。2009年我们将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任何长期关注苏中关系的人都能发现,在过去这么长时间里,这一关系从来没有动摇和改变,尽管苏丹政府在变,但两国关系始终保持了稳定并不断取得发展。因为这一关系受到两国人民的热爱,同时也是为苏中两国人民所保护着的。两国的关系首先始于外交领域,之后扩展到广泛的政治关系。在政治领域,中国一直支持苏丹的独立与统一,而苏丹也一直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我们两国在政治方面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在各个地区问题及国际问题上,在联合国的人权理事会中,在讨论地区问题的各个委员会当中,在反恐、文明对话等领域,我们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早在1964年,周恩来总理就曾访问苏丹,而胡锦涛主席也在去年对苏丹进行了访问。从苏丹方面来讲,巴希尔总统于2006年对中国进行了访问,第一副总统基尔2007访华,2008年6月,副总统塔哈率领一个高级代表团访问了北京。除此之外,两国的部长、经济界人士及各方面的专家也频繁互访。
苏丹作为阿拉伯国家及非洲国家,为不断发展的阿中关系和非中关系作出了贡献。就非中合作论坛而言,当我还是外长的时候,曾经参加过这个论坛的创建,现在这个论坛已经成为非中部长、专家、首脑互相交流的机制。阿中合作论坛在不同的领域也是非常活跃的,去年在苏丹举行了阿中友好大会,后来还将阿中友好大会的常设秘书处设在苏丹。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苏丹与中国之间也已经建立起了贸易关系,现在苏丹是中国继南非和安哥拉之后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企业在苏丹是很活跃的,他们在进出口等各个领域开展活动。自苏丹发现了石油资源之后,中国在石油领域与苏丹开展了合作,包括开采、炼化、石化、管道制造、出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合作存在于石油工业的所有领域。同时,中国也是苏丹石油的最大进口国。在苏丹的中国企业除了在石油方面开展业务之外,也在其他领域进行投资和合作,例如中国企业参与修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坝,参与修建公路、各类工厂、医院、中小学等。而中国的产品已经成为了苏丹百姓的首选。在苏的中国人数量也不断增加,现已高达几万人。如果你们有机会去苏丹访问的话,你们会发现苏丹全境都有中餐馆。
记者:除了在石油工业领域,还有哪些领域是两国可以开展合作,并有广阔前景的?
伊斯梅尔:现在世界都面临着粮食危机,同时水危机也可能成为世界面临的问题。苏丹有望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发挥作用,苏丹除了巨大的石油储备,农业资源、水资源和畜牧资源也是巨大的。苏丹有1.5亿亩肥沃的可耕地,水资源也十分充沛,地下有大量可再生的地下水。苏丹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大概有1.5亿头牛、羊和骆驼。这些牲畜主要是由有机的饲料喂养。在农业领域,苏丹制定了一个计划,我们称之为绿色革命。根据这一计划,苏丹将集中生产20种不同的作物,其中包括棉花、大米、芝麻、玉米、小麦等,所有这些作物对于市场来说都具有战略意义。2008年6月,联合国粮农署在罗马主持召开了应对粮食危机的大会,这次大会确定了可以为解决危机作贡献的4个国家,苏丹是其中之一。中国有很长时间同我们打交道的经历,此外中国在农业方面也是非常有经验的,因此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帮助我们。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达尔富尔问题的由来和根源?
伊斯梅尔:苏丹是非洲国家也是阿拉伯国家,是面积最大的非洲国家,人口为3500万到4000万之间。和其他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一样,长达5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给苏丹留下了很多问题,苏丹于1956年获得独立,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苏丹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争端冲突,二是贫穷,三是愚昧和文盲。正如你们所知,殖民主义来到非洲和苏丹的时候,奉行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当他们离开的时候,留下了混乱、冲突和动亂。苏丹人可以说是非洲人民当中最渴望获得独立、摆脱霸权、获得自由的人民。中国人民可能还记得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戈登,苏丹人民在他们争取解放获取独立的斗争中诛杀了戈登。殖民主义者给包括苏丹在内的非洲国家留下的争端有两大类:首先是边境争端,今天很多非洲国家之间都有这个问题。其次是种族问题和部落问题。苏丹一直致力于解决和邻国之间的边境争端,苏丹可以说是非洲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9个邻国。我们已经解决了与厄立特里亚、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之后,苏丹政府又致力于解决国内冲突,我们成功地解决了非洲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即苏丹北南之间的持续20年的冲突。在2005年,北南双方成功地签署了全面和平协议,现在南方是参政的。南方政府的主席现在是苏丹的第一副总统,另外南方政府实行自治,主要是由苏丹人民解放运动主导。第二个问题是苏丹的东部问题,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签署了《阿斯马拉和平协议》,现在东部阵线的领导人也参政。而与东部签署的协议的落实也反映在我们与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等邻国的良好关系上。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达尔富尔问题,冲突的根源既与环境有关,也与部落有关,但根本上是殖民主义者制造了这一问题。西方利用达尔富尔要达到削弱苏丹、干涉苏丹内政的目的,他们将这一冲突描绘成阿拉伯人和非洲人之间的冲突,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美国控制着联合国的安理会,反对苏丹的西方国家就利用了这一点,出台了不利于苏丹的决议,之后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化,当时西方无视达尔富尔问题的真相。但现在他们开始理解这一问题的真相。苏丹同联合国和非盟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这一合作已经有所成果,在平息冲突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
记者:那么您能否介绍一下这一问题的最新情况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进展?
伊斯梅尔:5月10日,达尔富尔地区的反政府武装正义与平等运动对恩土曼发动了军事袭击。这次袭击军事上无异于一次自杀,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政府军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挫败了这次袭击,同时也逮捕了参加袭击的大多数人员。在我访华前,布基纳法索外长刚刚被任命为联合国和非盟的斡旋特使,达尔富尔地区的局势现在很平静。
苏丹政府计划通过三条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经济方面,向当地居民提供各种基础服务,满足人道主义需求和发展需求。联合国粮农署在该地区分发粮食,而苏丹政府可以说分发了更多。对于政府而言,不要让水和粮食供应出现短缺是首要任务。自从2003年爆发危机以来, 达尔富尔地区的粮食和药品的供应也没有出现过短缺,没有爆发疫病。
二是安全轨道,通过与非盟和联合国进行协调,与混合部队进行协调来维持安全。目前混合部队已经部署了大约有8000人,估计到年底的时候大多数的士兵都将到位。混合部队的水和粮食供给是从境外运过来的,因此不会减少该地区的水和粮食的供给。
第三是政治方面,在几个星期内,新的特使了解了有关达尔富尔各地区的资料后,谈判将会恢复。我们认为现在达尔富尔问题已经进入了和平解决的轨道。最近,苏丹政府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倡议,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当地居民自己解决达尔富尔问题,这对当地的武装派别形成压力,迫使他们同政府进行对话实现和平。除了米纳维派之外,已经有其他叛乱武装同我们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包括西达尔富尔州州长,同时一些分离出来的新派别的领导人也签署了协议,现在有很多派别同政府进行了对话,这对实现和平稳定有很大帮助。
记者:中国在苏丹和平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伊斯梅尔:中国介入苏丹和平进程的时候,并没怀有特别的目的,而是出于对于实现和平的珍视,这就使得我们对中国充满了高度的信任。拿中国帮助苏丹实现北南双方全面和平协议来说,苏丹政府以及苏丹南部的人民解放运动都赞赏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很好地理解了非洲存在的各种问题,因为中国曾经支持非洲大陆几乎所有的解放运动,直至非洲大陆获得解放。中国也正在为达尔富尔地区的和平作贡献。
解决达尔富尔问题也是苏丹同中国开展合作的一个领域,我认为中国在苏丹的和平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地区之外发挥作用最好的国家。首先,中国在人道主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已经为达尔富尔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提供了超过一亿元的资金,是向达尔富尔难民提供最多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其次,中国也派兵参加联合国和非盟向达尔富尔派出的混合部队,他们为混合部队所需的技术和经验提供帮助,联合国及非盟特使在最近的报告中,都肯定了中国的官兵们所发挥的巨大的作用。第三,中国还任命了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特使,为政治解决达尔富尔冲突作出了贡献。
记者: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您如何看待改革開放政策和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作为苏丹的执政党,全国大会党又是如何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交流和合作的?
伊斯梅尔:我认为中国在自身实践的框架内成功的应对了世界发生的变化,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的实践都是符合本国实际。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小村子,我们必须要同这个时代中有用的东西产生互动。很明显,中国很早以前就明白了这一点,中国的文明同其他各国的文明进行着交流,很成功地吸纳国际上发生的各种变化,同时也进一步应对了变化,这使中国成为最有能力应对国内外危机的国家。
全国大会党致力于同中共之间相互借鉴经验,但并不能说两党完全一致,因为我们所处的情况并不相同。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国情,我们希望借鉴中国的经验,但是前提是要根据本国国情和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大会党已经签署了合作议定书,议定书涵盖了数个领域的内容,包括经济、文化、新闻、媒体等领域合作。此外,我们两党的领导层之间有着定期的互访。前不久中国发生了地震灾害,苏丹全国大会党在第一时间向中国表示哀悼,并对救灾提供了帮助,因为每当苏丹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中国总是非常迅速地向我们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王 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