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新作--评《中国碳市场的机制设计、市场对接及减排绩效》

来源 :经济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e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温室气体的减排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各国加大了对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的设计与实践。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表明:在众多减排措施中,碳市场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与碳资源供给国,同时又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我国必须重视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2011年进行了七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并以此为基础,于2017年启动了全国碳交易市场。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财政支农政策更为精准、全面地促进"三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现阶段,财政支农政策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综合改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等。当前,财政支农资金与乡村振兴战略匹配性不足,多部门财政支农政策的分散化、碎片化,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不健全,引导第三方资金力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财政支农政策效果的实现。未来应通过加大财政支持乡村宏观治理力度、完善支农政策与资金整合机制、加快支农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加大资本引导力度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财政支
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全球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带来挑战。为了应对养老金不足的问题,OECD国家进行了多方位改革,保险模式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变,保险待遇由慷慨型向紧缩型转变,特殊群体养老保险向其他保险并轨。我国养老保险改革与OECD国家相比,存在异同点:责任共担的目标相同,但采纳模式不同;公务员等群体的养老保险改革方向一致;参数调整上有一定差距。为了确保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减缓老年贫困、实现老有所养,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应由现收现付制向责权更明晰的基金积累制转变,同时在参数调整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引起人们广泛关注。Facebook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基本具备了货币的本质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主要职能,虽然在货币的技术共识、规则共识和安全共识方面尚不成熟,但已说明全球范围数字货币竞争正加速到来。为应对挑战,我国应设计推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并在现有的周边国家经济往来中推进使用,与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合作设计多国区域数字货币、形成数字货币联盟。同时,积极建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成员国联合开发成员国之间的结算平台、设计推出基于特别提款权的数字货币,
社会性监管通常涉及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易产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加之基数大且分布广、链条长且环节多、更新快且信任缺乏等特性,社会性监管问题积弊已久。通过区块链赋能于政府社会性监管,可确保数据真实安全,增强社会信任;共享开放信息,扩大监管主体;实现监管智慧化,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可追溯性,实现精准追责。当前,我国区块链监管革新还需面对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悖论、技术与人才的制约、法律标准的缺失与冲突等挑战。应加快推进"区块链+社会性监管",实现社会性监管变革,努力使我国在区块链领域走在理论最
我国现行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体现了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改革开放为基点和以市场为取向的特点,是符合邓小平理论的法律制度。经过1988年、1993年和1999年三个修正案,确定了公有制为基础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农村统分结合的经济责任形式,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和协调发展的步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经济全球化出现新形势和新变化,其中就包括全球价值链重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暴发、蔓延和扩散,会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过程,即在短期内通过生产、消费、贸易和政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形成冲击,进而呈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中长期看仍将在横向和纵向维度上伸展,并将伴随深刻的结构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虽在外资、外贸和"走出去"等方面遭遇挑战,从而影响价值链分工,但考虑到疫情暴发的国内外时间错位及中国已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等因素,相比较而言,即便是在价值链呈现收缩的短期内,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总体呈现"双核"特征,一端是以美国为核心的上游先进制造业群体,一端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下游生产制造群体,中国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主导力量之一。而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传播,给各国制造业带来较大冲击,将通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中国传导,使中国制造业可能成为疫情全球扩散冲击的聚焦点。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关键是补短板。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改善营商环境,主动建立和加强与产业承接国家之间的全球价值链联系,加强与全球制造业第二梯队国家的价值链融合,深化与亚洲发展中国
20世纪90年代前,东北地区一直是共和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和粮食基地,经济相对发达,对国家贡献巨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过度依赖工业化的传统思维、"重物流"工业发展区位优势的丧失、工业产能过剩时代的到来,导致东北地区经济日显疲态。应以系统思维和全域视野制定振兴策略,对标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目标,规划建设若干覆盖全区域、涵盖全产业和惠及全人口的产业区、经济带、城市群等功能区带,以国家战略需求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轻物流"产业和"零物流"后工业产业的发展,推动东北
服务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我国贸易结构、加速新旧产能转换具有重要作用。跨境电商作为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引擎,有利于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效益、优化服务贸易的结构和层次、增强外向型服务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我国跨境电商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应用规模不足、诸多规则制约、统计和监管体系不完善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抑制等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跨境电商提升了服务贸易企业应对极端事件的抗风险能力,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模式的变革,应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的发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2008-2018年数据,构建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的贸易便利化指标测评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水平越高,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越多,同时这种影响渠道更多是通过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实现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在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中更显著;企业选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