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词研究概述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anniu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别词是汉语里较为特殊的一类词,历来倍受语言学家的关注。前辈们从词汇地位、语法特点、范围等方面对该类词进行了研究。本文将就以上各方面对目前区别词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区别词 非谓语形容词 属性词 词类地位 语法特征
  
  现代汉语里的许多词,如“小型、慢性、现行、上好、首要”等等,它们的词性很难确定,不能概括到传统词类系统的框架中。因其特殊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将从词汇地位、语法特点和范围等几个方面简单论述一下区别词。
  
  一、区别词的词类地位
  
  吕叔湘先生认为,处理此类词的归属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另立一个词类,“它们表示的是事物的性质,可以管它们叫做属性词;另一个办法是,不另立一个词类。如果要把它们暂时安顿在一个现成的词类里,那么把它们放在形容词里边比较合适,一般也都是这样处理的。但为了跟一般的形容词有所区别,可以称为非谓语形容词。”王保东、徐建华等也认为区别词是形容词的一个类,叫做“非谓语形容词”。
  朱德熙认为把这些词称作“非谓语形容词”,是受印欧语法的影响。“这类词跟典型的形容词很少有共同点。管它叫形容词唯一根据恐怕是因为能做定语。要是光凭能做定语一点就把它归到形容词里去,那么经常做定语的名词岂不是也同样有理由叫非谓语形容词吗?”“它既不同于形容词,也不同于名词,应该看成是名词和形容词以外的一个独立的词类。这个类是传统的‘八大词类’里没有的。要是起名字的话,可以叫区别词。”
  齐沪杨认为把区别词归入体词是不妥当的,因为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而区别词恰恰不能充当主语、宾语。齐沪杨认为实词的下位等级应该三分,即体词、谓词和加词。区别词同副词一样,都只能作修饰语,同属于加词。孙良明同意这种观点,只是认为“独立一类,可定名为饰词”。缪小放也认为这类词应独立成类,称之为“属性词”。
  李宇明用连续性的观念,在定语范围内,就空间、程度、时间三个维度考察非谓语形容词和名词、一般形容词、动词等的差异与联系。研究发现,非谓语形容词的空间性、程度性和时间性的值都几近于零,其地位处在名、形、动三大词类的临接点上。张国宪认为“词类与词类之间呈现出一个连续统,非谓语形容词在词类连续统上介于名词与形容词之间”。
  
   二、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发现“男、女、雌、雄、小型、慢性”等词的特殊性,并具体归纳了它们的语法特点:①都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如“小型水库、上好衣料”;②绝大多数可以加的修饰名词,如“小型的水库,上好的衣料”;③大多数可以加的用在“是”字后面,如“这个水库是小型的”,或者替代名词,如“大型的不如小型的”;④不能充当一般性的主语或宾语;⑤不能作谓语;⑥不能在前边加“很”;⑦否定用“非”,不用“不”。
  除上述语法特点外,缪小放认为这类词还有以下特点:①不能作状语(小型地进攻/首要解决了问题);②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 (小型不小型/首要不首要);③不受数量词修饰(一座小型/一块上好);④不能作补语(搞得小型/开得上好)。此外,他还认为这类词永远是粘着的形式,从来不作为句子单独出现。朱德熙先生也认为这种词是粘着词。齐沪杨把作定语看作是区别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孙良明认为这类词专做定语,不做正项,另外,还有两个特点:①构成“的”字词组,结构功能同体词;②不受修饰。李宇明认为这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定语,少数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指“一般形容词”)作状语,并有一些活用和兼类现象。
  
  三、区别词的范围
  
  吕叔湘、饶长溶在《试论非谓形容词》一文中共列举了476个区别词,其中多语素的有437个,单语素的有39个。缪小放认为这里面不少词的归属值得讨论。共有9种情况:
  1.单纯属性词(他称区别词为属性词),完全符合“只出现在名词或助词”的“前面”。这一定义的,以“小型、慢性、亲生、现行、上好、首要”等为代表,共360个。
  2.属性词兼属副词,这部分以“正式、共同、自动、快速”为代表,共计67个。
  3.属于形容词的有“积极、消极、高级、有效、适时、青、紫”等8个。这8个词属于区别词。
  4.比较特殊的属性词,有“有益、稀有、机密、耐火、抗病、直观、绝对、封建、直接、不规则、不平等”等11个。这些词的某些用法与一般区别词不同,缪小放认为,这部分词,正处于向形容词转化的过程中。齐沪杨认为“只要一个区别词在日常使用中具有了形容词的性质,这些词就应划归形容词”。
  5.属于副词的有“首先”一词。该词不应归入区别词。
  6.“创造性”一词应归入名词。蒋国辉也持此观点,齐沪杨认为是“区与副”的兼类。此外,缪小放认为“白色、黑色、红色、黄色、桃色、灰色、粉色”等也应归入名词。
  7.“意外”应分属名词和形容词。吕叔湘、饶长溶认为“意外”是“同形的两个词,一个非谓形容词和一个名词”。齐沪杨认为是名词。
  8.“国际、专业、高度”,也是同形词,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区别词。吕叔湘、饶长溶也持此观点。齐沪杨认为是名词。缪小放认为这种情况还有6个词:高价、学龄、临床、名牌、活期、函授。
  9.“其余、其他、一切”应划归指代词。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也将这三个词归为指代词。另外,齐沪杨认为表颜色的AXX型形容词,可归区别词。如:白花花、黄澄澄、黑洞洞等。
  而涉及到区别词的语素、词、词组的问题。朱德熙则认为:“包含区别词的格式有的是词,有的是词组”。这就牵涉到一些语言单位到底是词还是语素的问题。与此同时,在更上一层的词和词组的问题上,也同样存在纠缠。为了区分三者的界限,齐沪杨认为有必要制定一些原则:
  1.单音节区别词加名词,下列情况可看作语素。
  1)中间不能加“的”的,如“金子、男人”。
  2)中间加上“的”后,能使义项增加而产生歧义。如:
  老朋友→老的朋友(年老的朋友)
  →老的朋友(交往时间长的朋友)
  2.以联合式成分构成的双音节区别词中,下列情况作为一个词看待。
  1)修饰名词时不能拆开,或者拆开后有一个语素是没有意思的。如:公共(关系)、水彩(画)。
  2)拆开后与原意不符。如:黑白(胶卷)、高低(杠)。
  3)以两个国名、地名缩略后组成的结构,如:英语、京沪、中日等。
  3.联合式成分构成的双音节包含区别词的格式中,如拆开后与原意相符,应看作词组。如:中小(城市)、宣教(工作)。
  蒋国辉在《非谓形容词“质疑”》一文中从句法功能、词法形态和抽象意义等方面对“非谓形容词”进行讨论,最后他认为汉语中不存在“非谓形容词”这个范畴。至于某些形容词有这样或那样的句法特点,那是形容词内部的正常现象。
  
  四、区别词的分类
  
  吕叔湘、饶长溶在把非谓形容词按构造分类列举。分为:
  1.以名词性成分为基础包括:[X式]、[X型]、[X性]、[X色]、[X等]、[X级]、[X号]、[(数)X]、[单、双、多X]及[其他]。
  2.以动词性成分为基础。
  3.以形容词性成分为基础。
  4.两个成分联合。
  5.杂类包括[有、无X]、[不、非X]及[其他]。
  王保东从音节的多少着眼,把非谓形容词分为单音、双音和多音三种。又把双音非谓形容词,两个语素的结构关系分为:①偏正型。②动宾型。③主谓型。④联合型。
  齐沪杨认为:“从外部形态和构词方式上分类,对全面揭示区别词的语法特点,掌握区别词的分布规律来说,也看不出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对区别词的内部再分类,是从功能上加以考虑的。”齐沪杨依据能否加“的”把区别词分为三类:①无“的”区别词(WQ)。这类区别词修饰名词时,不能带“的”。根据WQ的不同用法,又分三小类;②带“的”区别词(DQ)。这类区别词修饰名词同时必须带“的”。根据DQ的不同用法,又可分为五小类;③一般区别词(YQ)。一般区别词修饰名词时,带“的”和不带“的”是自由的。根据YQ的不同用法内部又可分三小类。
  
  参考文献:
  [1]吕叔湘 饶长溶.试论非谓形容词[J].中国语文,1981,(2).
  [2]孙良明.句法结构词类义标准——关于汉语词类划分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1).
  [3]李宇明.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J].中国语文,1996,(1).
  [4]王保东.论汉语非谓形容词[J].北方论丛,1998,(6).
  [5]徐建华.汉语非谓形容词的几个特点[J].汉语学习,1987,(4).
  [6]张宪国.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0,(5).
  [7]缪小放.说属性词兼说其他词类的区别[J].北京师院学报,1988,(1).
  [8]齐沪杨.谈区别词的归类问题[J].人大复印资料,1990,(8).
  [9]蒋国辉.“非谓形容词”质疑[J].学术交流,1990,(4).
  (卢志宁,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孔凡洁,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其他文献
提出了数据链路层中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停等协议,即在数据链路层的2个站点进行通信时,传送量子信息,在设定的时间内,若接收方收到量子帧,则用量子信道来返回确认帧.根据
以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价4个方面对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改革的必要性.针对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学习借鉴台湾地区在粮油食品及果蔬产品流通管理的做法与经验,四川省粮食行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企业负责人赴台湾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介绍如下.一、考察对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文化的学习过程,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提高教师的素质,英语教学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 要:本文在早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最简探索:框架》(Chomsky,1998)为理论框架,对汉语被动句的典型句式“被”字结构做了初步探讨。本文认同“被”字是汉语中特有的一个带有强名词性特征的功能语类的假说,它应该选择一个及物结构vP。“被”字结构的主语是通过移位生成的。本文还在早期研究——对完全被动句和施事省略句的转换生成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领属被动句和双宾被动句的转换生成假说,并通过
摘 要:“咱”是北方口语化的一个称谓词,属于俗语范畴,带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具有丰富的语用情态,既能表达亲密喜爱的情感,也能表达倨傲不满的情绪。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用例中可以看出,“咱”在不同的语境中实现了多种可能的语用含意,显示出独有的话语情态。   关键词:“咱” 会话含意 言语行为情态    所谓情态(speech act modality),就是说话人对句子表达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的现实性状态所表
摘 要:阳新方言中的“得”有动词、介词和助词等十几种用法。其中表进行或持续的助词“得”有两种情况:一是“动+得+来/去”结构中的动态助词“得”,文中暂称其为“得1”;一是句末助词“得”,文中暂称作“得2”。本文主要分析了“得1”和“得2”的意义与用法,并将其与普通话的“着”和“呢”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得 着 呢    一、引言    湖北省阳新县位于鄂东南鄂赣交界地区,北邻大冶,南与湖北
期刊
通过5步反应设计合成了5个新N2S型配位原子的小肽或类肽化合物,探讨了多肽的合成方法,改进了巯基的保护策略,提出了新颖的活泼酯与氨基酸的反应条件,与文献值相比反应收率提高了3
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市山地占61%、丘陵占20.4%、平坝占18.6%,据《绵阳统计年鉴》资料,2012年全市实有耕地面积422万亩,其中水田192万亩,旱地230万亩.大小春粮食播种面
现代的银河系天文理论即密度波理论被应用以试图解释地质历史上的灾变与化石的纪录.太阳系穿越银河系中主旋臂的时间分别对应于K-T陨击事件,P-T陨击事件与前寒武-寒武纪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