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洋泾中学把“负责”确定为校训,以《中学生责任教育研究》为治校策略的课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进校门,我就被洋泾中学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校园所吸引,尤其吸引我眼球的是圆形广场中心矗立着的那尊刻有“负责”二字的雕塑,请您谈谈为什么要把“负责”放在如此醒目的位置。
  ■“负责”是洋泾中学的校训。它是洋泾中学全体师生精神的集中反映,是一种办学要求;对于一个人来说,负责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品质。所谓“负责”,是指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终身负责,对其全面发展负责,以教师负责的精神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而言,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也要对将来负责。
  我们提出这个校训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学校历史发展轨迹、文化积淀角度出发。我校拥有73年办学的历史,在此期间积淀的文化传统可以反映在至今仍为师生所传唱的校歌歌词。这首校歌是20世纪30年代由钢琴演奏家陈刚之父陈歌辛创作的,歌词是顾毓琇先生所作,现今保存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中。歌词这样写道:“浦东学府,从此滥觞,多士翩翩聚一堂”,“待来日学成致用,蔚为邦国光”。字句中渗透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前辈留下的文化传统,实际是学校的灵魂,是引导我们前进的旗帜。二是从办学实践的角度出发。近十年,学校不断探索实践责任教育,已形成学校特色。“责任,责任,第三还是责任”已被广大师生接受。大家认为培养中学生责任感太重,应持之以恒,最后达成一致,把“负责”二字作为校训。自从确定“负责”为校训后,学校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教师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得以充分体现。学生也以这两个字来自勉。
  
  □作为校长,您是怎样理解“负责”二字的?在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认为,负责精神首先要在校长身上加以体现。校长自身的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校长对待教师的负责精神不仅要体现在挖掘教师的潜力,让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而且要让教师明白,所有个人得失,在学生面前都是小事。正因为有了广大教师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精神,才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迈,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并成立了五所学校联办的中学办学联合体。校长在教师中间要获得信赖,就要让教师体会到校长对他们是负责的。校长更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校长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看准了就做,坚持不懈。育人工作周期长,不能图表面繁荣。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我在工作中不浮躁,一步一个脚印。在思维方式上注重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有意识地让自己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甚至允许思考问题可超越一点,反思自己采用的方法是否可行,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但要实事求是,这样就会超越自我,形成突破。很多大胆的想法归根结底要有一种负责的精神。我自以为自己不唯上,不唯书,不怕批评,不怕领导的不理解,只要对学生发展有利,教师理解,学生理解,大家一起做,就一定能做出成效。1992年开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如办学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结构工资的改革;创建理想的人文环境的尝试;科技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开放——自主的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磨课磨人”,设立“洋中教育改革百花奖”,校本培训,民主办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在这些方方面面的改革中要有负责的态度,一心为了学生,要敢为人先。要提倡“身正、求实、大气、包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心想大事,事事落实。
  
  □自1993年开始,在您的带领下,洋泾中学全体师生以培养责任感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深入扎实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在学校开展行之有效的责任教育方法和途径。2002年,该课题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首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很高的评价。最近,《中学生责任教育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我对开展责任教育的思考发端于洋泾中学一位学生的行为。当时初三刚毕业的何承华同学自1990年开始数年如一日坚持为社区老人服务,这种精神让许许多多的学生感到敬佩,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像何承华一样具有社会责任感呢?为此,洋泾中学在总结三年社区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于1995年正式提出责任教育,制定责任教育工作计划,使责任教育有序进行。1998年学校正式立题《中学生责任教育研究》,使责任教育不仅仅落实在德育,而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情感、责任能力。责任行为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要全方位体现。责任教育研究从最初的准备阶段到被立项为浦东新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再到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的教育科研项目,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此过程当中,责任教育研究与实施的重点也从“责任教育”扩大到“自主发展”。
  学校积极探索责任教育的原则和有效途径。经过提炼归纳出五条原则:1.“不教是为了教”,“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前者指责任教育不作为口号,不到处贴“责任”标签,而是通过各种途径达到教育目的;后者指学生离开课堂和教师,仍是个高度负责的人。2.示范性原则。通过“点上有人,面上有伍,点面结合”的框架,学生相互学习影响;“示范做榜样”、“典型作导向”,使学生志愿者工作达到制度化、自动化和理论化。3.“开放——自主”教与学的原则。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监控、自主评价。4.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原则。学生自己提出管理体制、组织机构、活动要求,制定出纪律和检查表彰,通过过程本身体会责任。5.“实践为主”的原则。学生到实践中去看、去听、去做、去想,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很多问题从不信到信,从知之甚少到了解甚多,从政治上幼稚走向成熟,学会体谅别人,体会社会对我的需要,体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后自身价值体现的幸福感。
  我认为,责任教育要产生实效,必须把课堂教学、日常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和家庭熏陶等几方面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在学校教学层面,开设校本课程,在高一开设《社区服务》、《心理活动课》和《学习自主管理指导课》,在高二开设《共产党宣言》和《创造发明课》,之后又相继推出《邓小平理论学习》、《高三心理》和《漫谈人生》等。责任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组织各学科教师,分析学科特点,提炼教材中责任教育内容,通过各种方法,于学科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责任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开展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对自己的负责;在学校日常教育活动层面,我们注重把责任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与学生创造发明活动相结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等;在家庭生活层面,我们要求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相一致,避免养成学生“双面人”的性格。责任感的产生会使学生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减少依赖。我校主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使家长在责任教育中承担起责任。
  
  □您前面提到通过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等诸多渠道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但是,在学生阶段,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因此,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责任能力,使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既具有社会责任感,又能以实际行动把这种情感付诸实践,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您对此怎样的思考呢?
  ■我们认识到,随着知识更新的周期日益缩短,未来人才应该具有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这是其实践社会责任感的根本保证。那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一是给高一年级开设自主学习指导课。二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学习自主管理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四是进行科技教育。
  其次,教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用问题来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我校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在学科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12个教研组根据各自不同的学科特点,制定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每个方案做到指导思想明确、目标清晰、内容恰当、方法多样、人人参与、个别示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起到实验示范作用。二是通过研究型课程,使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全体教师参与研究型课程的开发、指导和管理,教学生怎样思考、怎样选题、怎样开展研究、怎样写论文,并制定了“研究性学习管理流程”和“学生研究性学习6步12个要求”。三是指导学生跨学科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最后,几年来我校正形成的“开放—自主”教学,通过“教”的方式的改变引来“学”的方式的革命,归根到底,使所有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学习。
  
  □责任教育研究课题已经结题,接下来学校发展的动力将来自哪里?
  ■洋泾中学在现有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将开始新一轮自我施压——创办实验性示范高中,提出“责任教育,自主发展”的办学策略。我们必须对责任教育自主发展总课题进行再认识。从教育创新的高度出发,我们对责任教育自主发展实施策略做出调整,加大教育创新的力度。随着实践的深入,责任教育自主发展这一总课题被越来越多教师所认可接受,对责任教育和自主发展二者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我们在原有责任教育的基础上,对自主发展又作了全面的分析探索,制定了“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案,从立题依据,研究的目标内容,到有关的信息分析,都对两年前确立的“责任教育,自主发展”课题进行了更全面的深化,并已确立为市级课题。近期“中学生责任教育”已被立为全国课题。我们力求通过研究,构建高中生责任教育自主发展的运行机制、评价指标;进一步深化责任教育,交融科学人文,如加强课程改革,聚焦课堂研究,加强社团建设,培养自主能力;每个学生做好12件实事,让学生体验“责任在学校、责任在家庭、责任在社区”;培养班级文化特色;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此基础上,真正把责任教育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指获得理论上的支撑,即:一是学生的人格培养理论;二是学生的心理发展理论;三是品德养成理论;“立地”是把责任教育和我校的常规工作相结合,让学生脚踏实地,从自己做起,从现实做起。
其他文献
这届年轻人靠着精打细算,一不小心就解决了食物浪费的国际难题。  3毛钱的上好佳薯片、5毛钱的好丽友派、6元的丹麦曲奇、5元的网红巴黎水和自嗨锅、1元的巧克力棒和加多宝凉茶、3元的依云矿泉水、2元的大瓶百事可乐……  听到这样的价格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没错,就是这样的价格!不过,这些商品都是临期食品,保质期一般都过半,但价格往往很让人心动。  临期食品曾是需要甩卖的滞销货,在今天却变成了年
自从达尔文提出丛林法则以来,这一理论为无数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提供了把自身需求构建在其他国家痛苦上的藉口。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个处于“食物网”顶端的“猎食者”。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其崩溃后建立的国际石油要用美元进行结算规则……可现在,这个长久以来形成的稳固“丛林规则”正在逐渐变得不稳定。地缘政治学家对此表现得尤为激进,他们说:“像伊拉克战争,阿富汗驻军和叙利亚海域上的航母战斗群正是固有系统
当前中國经济有诸多问题,学者们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解释和政策建议。有别于国内学者,科斯对中国经济的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诊断  2011年12月,国内一家财经杂志社在北京开了一个年会,受会议组织者邀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做了一个视频致辞。致辞不长,但我们能体会到科斯这位百岁老人对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切。他表示,有重要的话要对中国说。他肯
“你看,上的这破幼儿园,把孩子的胃口都弄成这样了,有营养的全不吃。”四岁小女孩甜甜的妈妈指着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愁眉苦脸地对《中国新时代》记者抱怨。  和北京大多数工薪阶层一样,甜甜妈妈休完产假就上班了,由于家中老人身体不好,所以在甜甜两岁时便被她送到幼儿园。“当时因为甜甜年龄小,很多幼儿园不收,最后只能送到方庄的一家私立幼儿园,包括赞助费每个月摊下来需要3,900元。”这对于甜甜妈妈这样一个普通
仿供春紫砂壶 顾景舟制  壶形仿知名的「供春壶」,即取老树瘿为形,树皮斑驳满身,纹理缭绕,壶身作扁球形 ,以瓜蒂形为盖。此壶古朴精工,泥色黄褐,表面凹凸不平,质纯薄坚实。形态朴质古拙,温雅天然,壶身轻巧端握舒适,出水流畅。化老丑树瘿为壶,大有返璞归真之意境。  汉方壶 惠逸公制  砂朱红泥制小壶,制器尤精,艳丽秀雅,比例端庄,嘴似方,贴身胥曲流畅,细方把透出灵气,口盖严密,钮方,粗砂细制作。器身较
秉持着开放创新的价值观,FESCO Adecco坚持在业务、技术、管理等维度求新求异,以创新为帆,迎风起航。  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上海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挑战的大都市,让人无限神往。说到上海,因为有江南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无论是“夜上海”的悠扬旋律还是“东方巴黎”的浪漫时尚,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不仅如此,上海滩的遍地
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一个人均每天消费4美元的标准,相当于消费25元人民币就属于中产阶级了,如果这样来看,拿低保的人也属于中产阶级。还有一些人提出10美元,每天60元人民币,现在农民工工资也超过每天60块钱了。这些标准对中国来说是太低了,但对一些收入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许又太高了  《中国新时代》:自80年代起,您参与了4次大型居民收入调查,调查有哪些发现?  李实:我是1984年底进入中国社科院经济
德国经济前景众说纷纭  近日,德国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下调了本国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原因是全球经济前景趋于黯淡。顾问委员会称,预计2012年德国GDP增幅仅为0.8%,低于去年11月份预计的0.9%。  另一家德国研究机构德国智库哈雷经济研究院预计,德国2012年增速为1.3%,随后将于2013年回升至2.2%,2012年及2013年失业率分别为6.4%和6.1%。  之前,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
吴明珠常说:“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金秋九月,凉风送爽。然而,对不少人来说,在刚刚过去的炎炎盛夏里吃瓜消暑的记忆依然鲜活。在夏天,吹空调,吃西瓜和各种甜瓜,是让人们感到惬意的事。而我们能畅快吃瓜,离不开一位老人的数十年的研究和奉献。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瓜和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1930年,吴明珠出生在湖北武汉一个教育世家。在国
随着异地养老、独居生活等现象越来越普遍,陪诊服务未来可以发挥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就拿看病来说,《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4亿人次,比上年减少9.8亿人次(下降11.2%)。2020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5次。”  网络上曾有一则关于“孤独分级”的热帖,其中“一个人看病”“一个人做手术”是网友们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