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钢琴演奏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3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在中国逐渐兴盛起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中国的研究家在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音乐特点的同时,也在寻找着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试着讲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到钢琴演奏当中去,探讨在这一融合过程中两者结合的特点,对于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促进钢琴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试从钢琴演奏的随意性、思维特点、情境性以及联想性这几个方面去探讨,以期对分析当前的钢琴演奏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钢琴演奏;传统音乐;继承;发展
  现代钢琴大约是从鸦片战争开始逐渐传入到中国的,到现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最初的钢琴只是皇亲贵族的玩物,但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钢琴被作为教学工具来使用,钢琴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快速,逐渐被大众所应用。但是中国钢琴演奏没有被西方完全的同化,随着中国文化和钢琴音乐的交流和融合,中国逐渐涌现出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中国钢琴演奏还处在学习阶段,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但是也涌现了出了一大批具有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比如《牧童短笛》《摇篮曲》《牧童之乐》等等。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所以面临着钢琴的传入,传统音乐没有被钢琴完全的同化,而是开辟到一条融合的道路,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国人也越来越愿意去吸收和借鉴外来的音乐文化,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性的钢琴作品越来越多。本文试从中国传统音乐和钢琴演奏融合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来座椅简单的分析。
  一、钢琴演奏所呈现的随意性
  在西方音乐中,音乐家们想要表现自己想要的的内容和思想,都是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是表现的,通过内容、思想和音乐的融合,去追求自己作品中的音乐内涵。但是中国的传统音乐却是十分不同的,中国的音乐作品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通常都是很难通过一些音乐的表现形态去表现,仔细研究西方音乐的的特色,不难发现,他们的作品可以根据作曲手法以及旋律的特点等音乐表现形态去表现自己想要的思想和内容。中国传统音乐则表现的非常的不同,中国传统音乐在钢琴演奏方面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随意性,这种特点在石进的《夜的钢琴曲》中变现的也很明显,这套曲目没有刻意的去表现什么内容和思想,静静的曲子,安静的月夜,乐曲悠扬飘出,给人一种特别的安静的感觉,此刻的你可以想象到很多,联想到很多东西,音乐很简单,但是给你的空间很开阔。
  由于中国作品的随意性特点,因此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出来的音乐风格都不相同,甚至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也会发自己的情绪表现在里面,所以每次演奏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音乐是以人为主导的,以演奏者的自身感受为依据的,不像西方音乐那样为原有音乐固有的结构所限制。比如由黎英海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保留了原作的风格,以五声商调为基础,在变奏中使用了不同宫音系统的调性对比,模仿了琵琶、古筝、箫等乐器的演奏手法。改编后全曲共分十一段,用诗一样的意境展示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江楼钟鼓、临水斜阳、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矣欠乃归舟、尾声。从这些“斜阳”、“月夜”等段落中,可以看出,乐曲本身有一个时间上的流动变化,不仅使人听到远方寺院中传来的鼓声与近处船上传来的箫声,看到平静湖面上泛叶归舟与水波拍岸景象,还可感受到傍晚在湖中荡舟的惬意和夜风的阵阵寒意。演奏者正是由这诗一般的标题,通过想象在意念中产生的一幅幅惟妙惟肖、绘影绘声的画面,再通过演奏技巧把这些画面传达给听众,达到演奏者和听众融为一体的效果。
  二、线性思维与立体思维的完美结合
  中国钢琴改编曲对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使钢琴曲的主题旋律和音乐结构具有“线性”的特点,而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与钢琴织体的特点使音乐的发展具有多层性,即“立体”的特点。为了能利用钢琴复杂而丰富的现代音响表达民族的神韵和中国气质,演奏这些作品时应该将“线性思维”与“立体思维”相结合,在多声织体中注重旋律的线条美,在旋律的流动中注重多声结合的变化。 例如钢琴曲《夕阳箫鼓》,是根据琵琶古曲改编而成,乐曲继承了古曲的精华,作为演奏的一种整体构想,在演奏思维上应掌握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全曲速度、力度极为自由,第一段引子中由慢到快的鼓声,具有连环式的弹性绵延的特点,有人戏称为“拉皮筋”,实际演奏中,渐密的音符是无法精确规划的;全曲乐谱中大量的延长记号、陇慢、慢起渐快、渐慢等标记,仅仅是个模糊的约定,演奏者的发挥具有相当的自由。
  三、钢琴演奏时乐曲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性
  中国音乐讲究“情景交融、富有意趣”,乐曲多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宋代《唐书》中写道:“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为后人生动地展示了一幅飞禽啼啭。生机勃勃的“百鸟朝凤图”,在将《百鸟朝凤》改编为钢琴独奏瞌时。如果没有作者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各种鸟鸣的了解.对民间素材和独特风俗音画的热爱,就无法成功地创作出钢琴版的《百鸟朝凤》。每当我聆听《百鸟朝凤》时。一下子便会联想到百鸟之王凤凰接受朝拜的故事。乐曲开始。唢呐奏出舒展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前奏,而在每旬独奏旋律之后。以较弱的音响在中声部重复唢呐旋律.如同对歌一样交替应答。形成逗趣诙谐的音乐,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前奏之后,乐曲加入了豫剧曲调,将北方人直率、友爱的性格特点表达得极其到位,而后奏出百鸟呜叫的段落。全曲正是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和百鸟呜叫三个乐段作基础,进行循环变化、反复再现,百鸟呜叫时而悠扬,时而短促,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把百鸟啼啭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首乐曲以爽朗活泼、简朴粗犷、幽默诙谐的音乐个性。将百鸟争鸣的欢跃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生活态度渲染得淋漓尽致,散发出浓郁的民间艺术情趣的芳香。
  四、钢琴演奏时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的丰富性
  想象是贯穿于音乐表现过程中的心理要素,演奏者对于作品情感的感悟与意境的感受都是联想产生的作用。音乐的表现过程是一种声音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对比,象征和模仿之间产生的关系,想象正式这两种关系之间所应有的桥梁。演奏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也就是声音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的体验就越清晰, 听众能够从演奏者音乐表现中获得的情感与情景也就越明显。在这一演奏过程中,可以分为具体事物的联想和无意联想。
  具体事物的联想指的是,钢琴演奏者在脑中有着具体联想的对象呢,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会将具体的事物融入到研究情境中去。无形联想是指钢琴演奏者对音乐内容产生的一种联想,这种联想过程中并没有具体的形象,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是流露,在作品中讲个人情感与音乐相融合,最终在个人心中形成一个音乐所要表会的对象。
  参考文献
  [1]柳敏.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的艺术表现,1999(04).
  [2]韩淑德,张之年.中国琵琶近现代史资料(之一),1994(01).
  [3]桂春明.浅谈《春江花月夜》的演奏艺术,1996(02).
  [4]李京红.<夕阳箫鼓>的演奏心得,1997(05).
  作者简介:李广义(1983—),男,汉族,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其他文献
为了确定潞安集团屯留矿井底车场硐室群加强支护的范围,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硐室群围岩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并据此确定加强支护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硐室群建成后,在开挖区域,煤柱
大瑶山隧道洞体穿越地层有震旦、寒武系浅变质碎屑岩(占整个隧道的94%)和泥盆系碳酸块岩(占整个隧道的6%)。隧道处在粤北山字型脊柱构造中的强烈挤压带部位,地质十分复杂。
阐述了发展乡镇企业的重大意义,指出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乡镇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种方法。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第一线工作实践,总结了改良土壤、更新茶树、改造园相、改采等方法对地产茶园增产增效的有益探索。
前言黎湛铁路系1954年11月动工兴建,仅用了9个月建成通车,每公里造价40.3万元。1956年元旦交付运营。到1987年止,货运密度年均增长11%,近三年逐年增长19%,先后完成货运量为设
分析了设定切深对有效切深、磨削力、功耗、切入率、残留率及磨削刚度等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给出了经验公式,进而深入分析了砂带磨削机理并得出了在给定的磨削条件下,最佳设定切深
当今隧道工程突出问题之一,是处理软弱破碎围岩地质或日不良地质条件带来的各种困难。一个时期以来,针对存在问题,技术上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在衡广,大秦一期等工程建设中,由
本文简要阐述了输送机的发展概况,通过某典型煤化工项目工业应用实践,扼要说明了长距离大负荷带式输送机的规划、设计、安装及其在工业中的使用效果。
高校人事档案推进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本文阐述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信息时代高校人事档案
本文对Fuzzy拓扑空间(L^X,η)上的一种层次特色较强的(a,r)-Hausdorff空间给出了一种新的等价刻划,并得出了关于拓扑生成空间,单位区间及弱诱导空间的(a,r)-Hausdorff分离性的若干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