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iyanp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丰富教学的形式,利用声音图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音乐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完成。本文对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探索,分析目前小学音乐资源在开发与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仅仅把教材当作课程资源,依照配套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也过分依赖教材,导致课堂的氛围比较枯燥和乏味,学生接触的音乐资源非常有限,无法有效地培的音乐综合素养。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上意识的欠缺,导致很多资源被浪费,因此,教师要建立起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意识,丰富小学音乐的课程资源,提高自身的教学活动水平。
  一、相关概念
  课程也就是教学内容,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是课程就是学科,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进行所有学习行为的总和,是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第二是把课程列为教学目标,它指的课程是一种有组织、有意识的学习成果;第三是将课程作为学习的经验。课程资源不仅仅包括课程活动本身,也是所有构成课程资源活动的一切。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就是指所有能够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有利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所有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二、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一)学校、家长认知不足
  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这也影响到了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在应试考试压力的影响下,部分学校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试考试科目的教学上,而对于音乐这一类的素质课程并不重视。特别是到了考试期间,音乐课程甚至经常会被其他科目占用,导致音乐课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家长认为音乐课程就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再加上音乐课并没有纳入应试考试的范围之内,因此,家长对于音乐课程的忽视更加明显。只有在参加艺术类考试时,才会重视音乐的学习。而在这种认知下,即便学校重视音乐课程的教学,也难以推进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
  (二)教师缺乏资源整合的意识
  就目前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利用现状来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部分学校的音乐课程由非专业的教师代为授课,由于教师本身在音乐专业素质上的欠缺,导致其没有过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外,由于教师教学水平有限,导致其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也存在不足,再加上部分教师本身就缺乏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因此,不会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只需要依照教材来进行教学就足够,对于教材的开发无心尝试,也不愿尝试。
  (三)音乐课程资源分配不均
  就目前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分配的现状来看,部分学校仍然存在资源不足的现象,落后地区甚至没有合格的音乐教师,再加上各地办学条件的差异导致师资力量也有很大的差距。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则比较缺乏音乐课程资源。
  (四)对乡土音乐资源的认知不够
  乡土音乐资源以民间音乐为主,但是由于对乡土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民间的优秀音乐正在消失不见。可喜的是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让人们对于民间音乐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保护意识。将民间音乐纳入音乐教材当中,既能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扩充音乐课程的教学资源,但是就目前小学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把乡土音乐融入课程当中的程度并不高。
  三、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一)开发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要走出教材的限制,选择更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音乐教材,因此,教师要改變传统的教育理念,从日常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音乐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其学习的效率。除了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合适的教学内容之外,小学教材作为教学的参考书,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教材的作用,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灵活使用教学资源,丰富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当中,获得直观的学习感受。特别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学会在音乐中体会和感悟。
  (二)开发学生资源
  和其他课程相比,音乐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音乐课程教学的效果,主要是评价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而这一能力并不是仅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就能够达到的,它需要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逐渐地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好奇心比较强,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学习当中,发挥出教学资源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其音乐创造的能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游戏资源,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此外,教师在开发音乐课程资源时,可以结合其他课程一起开发,扩充音乐资源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开发校园文化资源
  校园音乐是音乐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校内广播台、校内电视台、校园网络等音乐资源平台,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资源,丰富教学的内容,拓展学习的空间。教师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建立专门的音乐节目,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校内的广播站,定期为学生播放适合其学习的课外歌曲,以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结合校园艺术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用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出音乐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校内的音乐文化,提高其音乐素养。   (四)开发和利用校外音樂课程资源
  由于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由学生能否将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作为评定结果,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成立音乐社团,让学生在社团训练当中,提高其音乐能力,配合社区举办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报名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以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借由学校举办的音乐才艺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展示其在校外培训中所习得的技能,用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其音乐素养。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更好地迎合学生的音乐需求,拉近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五)开发和利用乡土音乐资源
  乡土音乐作为优秀的文化,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是就目前小学音乐的教学来看,并没有真正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当中,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教师要加大对地方乡土音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结合当地的文化,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音乐教学资源,将当地的乡土音乐资源和音乐教学结合起来,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有效地扩充了音乐的教学资源。
  (六)制订资源开发保障制度,完善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学校教师在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上的积极性,校方要制定出相应的保障制度,加强对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让音乐资源的开发有理可依、有迹可循。校方在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时,要充分考虑音乐教师的意见,以此作为依据制订音乐课程的开发制度。学校要高度重视音乐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并且给予其一定的经济支持,将音乐课程开发的自主权放在音乐教师手中,给教师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支持。只有让音乐教师在他人的认可下获得教学的自豪感,才能够保证其工作的积极性。此外,校方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的音乐专家和学者,让其对本校的音乐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加强教师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教师对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率。只有获得各方的支持,才能够保证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当中,还要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以保证音乐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只有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之后,才能够保证推进资源开发的进度。完善评价体系时,要在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上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音乐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结合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各种社会实践的表现,最终的学习成果等内容都纳入评价的体系当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七)借鉴优秀的国外课程资源开发经验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在教学中也要积极地与国外的教育同行进行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成功的教育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丰富现有的课程资源,绝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
  四、结语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音乐课程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小学音乐为学生的艺术素养奠定基础,为提高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课程资源意识,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念,提高资源开发的能力,丰富打开课程资源开发的渠道,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惠琴.浅谈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甘肃高师学报,2011(04):16.
  (作者简介:张婕,女,本科,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心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在我的印象里,你是一只悠然的乌篷船,停泊在我梦的港湾。没有桨橹,也没有布帆,只有被定格的罗盘,引导我从此岸到彼岸。你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你是沾衣不湿的杏花雨,你是接天无穷的荷花叶,你是淡浓相宜的瘦西湖。有时,你很近,我与你只隔一帘轻纱,推开小小的门扉,便能走进浓墨重彩的山水长卷;有时,你又很远,我行过八百里山和路,而你,却只是天影云光。  钟爱,因为你的垆人似月,皓腕凝雪;也因为你的春水碧天,画船
期刊
摘要:手绘插画在我国不算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需要使得这个行业重新被大众认识。近年来,手绘插画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商业广告、电影宣传、数码领域的动画和CG,小到绘本插画、日常生活用品的外包装,都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融合的产物。这一行的从业人员近几年也大幅增加,且整体素质也有了提升,可以说手绘插画这个行业赶上了时代的列车,正在稳步向前发展。而平面海报这一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音乐教育蓬勃发展,钢琴教育日趋普遍,琴童数量已居世界之首。作为一个钢琴教育大国,近十年来,我国针对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的校外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各机构在启蒙教育中也使用了多种不同的钢琴教材,每一本教材運用的教学理念都不尽相同。而基于发展心理学角度,笔者认为,对于启蒙钢琴教材的编写, 应充分结合儿童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材内容。本文将对《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从教材的绘图板块、乐曲
摘要: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是在大学之前的学习生涯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但与语数英等专业课相比,音乐课一直以来似乎都没有得到过与主课科目相同的重视程度。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音乐学习一直属于被动状态,由于教师对着书本照搬照念,学生不想听就会走神,音乐课甚至被称为“主课作业课”。高中作为人生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方面趋近成熟,就在这关键的时期,对于音乐课的开设一直没有规范的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应该着重培养、训练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对此,授课教师应该努力优化自身的阅读授课方式,因材施教地开展语文阅读教育工作。本文就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 阅读兴趣  阅读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直接影响其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对此,授课教师应该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确保小学生能够有效锻炼自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通过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探讨有效互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忽视学生能力的提升,音乐课程的开设得不到重视,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策略,在课前准备阶段,要注重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稳步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和社会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高职院校必须对原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者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高职 学前教育 钢琴即兴伴奏 教学  就目前而言,虽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也产生
摘要:竖笛作为一种乐器,源于欧洲,属于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并且在中世纪的欧洲就开始广泛地流传开来。竖笛作为一种上手简单,又可以发出优美旋律的乐器,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因此,竖笛与其他音乐器材相同,都具有发音准确、培养人们音乐素养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学生的音乐天赋与音乐素养的养成。将竖笛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意义在于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能够丰富小学音乐的课堂形式,从而培
摘要:语言是人们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有及时性、准确性高、无延迟的特点,但较低的维度使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十分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可以穿透时间、空间,与过去和未来交流的沟通形式诞生了,即文字和图画。同时为了不断地降低沟通的门槛,为了使沟通的范围更广、时间更长,人们对文字和图画进行了漫长的规范,这两种形式逐渐演化并形成固定统一的规范,而这些规范,就是后世的书法与平面设计。  关键词:书法 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