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心理学视阈下《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内容设计研究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音乐教育蓬勃发展,钢琴教育日趋普遍,琴童数量已居世界之首。作为一个钢琴教育大国,近十年来,我国针对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的校外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各机构在启蒙教育中也使用了多种不同的钢琴教材,每一本教材運用的教学理念都不尽相同。而基于发展心理学角度,笔者认为,对于启蒙钢琴教材的编写, 应充分结合儿童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材内容。本文将对《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从教材的绘图板块、乐曲板块及拓展板块设计着手,详细对该教材内容设置与认知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 内容设计
  发展心理学狭义上是指儿童心理学,是对儿童在发展中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的研究,认知是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部分,充分结合发展心理学认知领域特点对钢琴启蒙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影响。《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以下简称《菲》)作为近些年兴起的热门教材,深受钢琴教师及学生的青睐。那么,这本教材是否做到了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设计内容呢?笔者将从绘图、乐曲、拓展三大板块着手进行分析。
  一、绘图板块设计
  图画,是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部分,发展心理学曾提出,在进入小学前,儿童事实上已经能够进行阅读,但他们的读物并非文字材料,而是其中的图画材料。因此,作为一本钢琴启蒙教材,绘图板块在整本教材的编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菲》在绘图上色彩鲜艳,插图内容活泼,充分体现儿童的审美风格。
  1.绘图内容尊重儿童思维特征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想象占据了主导地位,儿童的思维中有许多想象成分,他们会把所有物体都看成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而插图的设置正是迎合了儿童这样的认知特点。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在钢琴学习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直观性和表象性,通常用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来认识外界事物,《菲》在设计排版中加入了丰富的插图,有助于儿童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丰富儿童的情感经验。如《菲》第一级课程与乐理教材谱例《电梯》。编者将音符按由下至上坐电梯的方向排列,在音符旁配有类似楼梯的图片,能从电梯上升的角度让儿童充分理解音符向高音部分爬升的运动轨迹。儿童在这一阶段认识事物主要通过感知表象,具体形象性左右着儿童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在思维活动方面,儿童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
  2.绘图色彩符合儿童感知觉特征
  《菲》相比大部分传统教程而言,绘图的鲜艳色彩十分吸引人,整套书籍的排版与色彩引人注目,在每一首乐曲旁都配有相对应的插图,色彩绚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迎合了儿童的审美风格,让儿童很直观地了解乐曲的情感。视觉在人的各种感知觉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而儿童世界里无处不在的鲜艳色彩,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使命的完成。因此,在儿童书籍的绘图上,色彩的选择和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菲》不仅在每首乐曲旁边备有形象的图画,在乐理知识介绍中也使用了鲜艳的色彩以提高儿童的敏感性,促进儿童对知识点的掌握。如《菲》第二级第七单元主音和属音,编者意图让儿童了解主音与属音的含义,为辅助儿童的理解与记忆,编者在其中加入了不同颜色的四边形并将其排列成阶梯状,将每个音的音名写在相应的四边形中,这四种颜色分别是红色、紫色、绿色、蓝色和橙色。在儿童的视觉发展中,最初能够辨认的为红黄绿等基本色,已有心理学研究表明,鲜亮的色彩可以刺激儿童心理活动,有效提高儿童兴奋度,例如红色、黄色和橙色,能够抓住儿童的注意力。这不仅与人类眼部发展特征有关,也与儿童脑海中最初的颜色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这一插图中,作者恰好在最需要注意的主音和属音四边形中使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以此提高儿童的敏感度,加深儿童对主音属音意义的理解与记忆。这样的插图不仅有助于儿童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儿童的注意,提高了儿童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兴趣。
  二、乐曲板块设计
  如果说绘图是儿童书籍里的重中之重,那么,对于一本优秀的钢琴教材来讲,乐曲设计无疑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菲》中,乐曲演奏板块主要分为儿童演奏曲目和教师伴奏两部分。大部分儿童在曲目类型方面所获得的经验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使用的钢琴教材,因此,教材所选曲目类型是否丰富多样对儿童音乐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曲目设置丰富儿童音乐认知能力
  发展心理学曾提出,3~6岁儿童的思维特征是带有主观性色彩和自我中心化的,他们活泼好动,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心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不仅如此,维果斯基曾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合作过程,儿童通过社会互动进行学习,成人对儿童的管理与指导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一阶段,编者可以在教材中加入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展儿童的音乐认知水平,并提供音乐背景方面的指导,提升了儿童对每首新作品的好奇心,激发了儿童学习的探索能力。作为儿童钢琴启蒙教材,曲目的选择在培养儿童音乐智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菲》,曲目类型丰富多样,不仅包含传统钢琴启蒙教材中的练习曲、儿歌,还增添了儿童喜欢的音乐素材与音乐风格,添加了新颖的电影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让儿童感受各种各样风格不同的音乐。这些曲目的添加,本着符合儿童音乐审美的原则,考虑到了儿童在该阶段的思维特征及心理特点,不仅提升了儿童对每首新作品的好奇心,激发了儿童学习的探索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儿童的音乐视野。
  例如《菲》第二级技巧和演奏教材第九单元音阶练习曲《小星星和弦》,大部分教材在属七和弦的讲授中安排的均为枯燥的相关练习曲,而在该教程中,编者很巧妙地改编了儿童耳熟能详的儿歌《小星星》,符合儿童的审美条件。在发展心理学认知理论中,3~6岁儿童有意注意能力较弱,无意注意能力优于有意注意能力,且注意时间较短,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而儿童在看到即将学习自己听过或演唱过的歌曲时,往往会表现出激动与兴奋,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这就促进了儿童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结合,有效地增加了儿童注意的时间。这类音乐素材的使用提高了儿童课堂的专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目标的实现。   2.伴奏材料符合儿童音乐审美
  在3~6岁阶段,儿童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逐渐发展,从教师伴奏旋律上来看,儿童基本上能够体会出伴奏音的多与少,节奏的单一与复杂,并能初步感受到不同伴奏音型的区别,有一定的自我见解。教程为儿童每首曲目设置音乐伴奏不仅在儿童音乐审美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还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
  儿童的观察学习过程由多个阶段组成,首先,示范者要引起儿童注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演奏能力,但如果伴奏材料编写单调无味,依然很难引起儿童的注意。《菲》的伴奏材料旋律丰富与节奏明快,不再像传统教材那样拘泥于添加和声。例如教程第二级技巧和演奏教材中的乐曲《钟表商店》,编者模仿钟表的嘀嗒声为该作品设置了旋律丰富又有趣的伴奏,符合儿童的既有经验与音乐审美,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接着,儿童将进入观察保持阶段,使示范者行为能够在观察者记忆中得以保持,将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3~6岁儿童已经基本出现空间符号思维,表象思维特征明显。最后,再现所观察到的行为及行为类型,将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为自己的行为动作。音乐伴奏的设置能够给予儿童一定的弹奏经验,这里所指的更多的是弹奏状态与弹奏基本要求,而非具体到演奏哪一音符。
  三、拓展板块设计
  3~6岁儿童皮质抑制机能逐渐发展,这是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既可以使反射活动更加精确完善,又可以使脑细胞受到必要的保护,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尽管儿童的兴奋和抑制机能在这一阶段在不断增强,但相比之下,抑制机能还是较弱的。因此,在儿童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如果要求儿童長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或集中注意于单调乏味的弹奏,往往会引起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无法安静下来继续学习的状态。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重要特点,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中还设置了众多除乐曲外的拓展板块,其中包括“动动脑”“试试看”音乐理论小问题环节、即兴创作环节与音乐游戏环节。
  1.“动动脑”“试试看”环节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该教程中,编者在每一课课后为儿童设置了名称为“动动脑”“试试看”的相关乐理知识环节,问题具有启发性,例如几乎每课课后都有的“动动脑”“试试看”等环节,这些环节不仅使儿童对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还带有一定的启发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快板》选自《菲》第一级课程与乐理教材,在这一单元,儿童学习了五线谱上的跳进,编者改编了毛罗·朱利亚尼的《快板》,将该作品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并加入跳进关系,“动动脑”环节作为儿童熟练弹奏该作品以后的一大环节,又一次带领儿童巩固了跳进的概念与意义,使儿童对该方面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2.即兴创作环节尊重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
  《菲》第二级课程和乐理教材第十单元的即兴创作环节《恐龙之舞》,编者意图通过教师的伴奏部分让儿童感受强烈的舞蹈节奏,并用上一单元所学的 G 大调五指音阶中的音符随着伴奏创作旋律。在对这一部分的讲授中,儿童往往对该环节产生极大的兴趣,通过想象恐龙的舞蹈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乐曲。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的想象力,让儿童尽情展开想象,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又如教程第三级课程和乐理教材单元六《“飞舞的叶子”即兴曲》创编部分,这一章节向儿童传授了A的五指音阶,而在即兴创作部分恰好使用这五个音。儿童在进行即兴创作时,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便是创造力发展的起点。比如在上图这一环节中,儿童会好奇是否真的能将音乐弹奏得像叶子在天空飞舞。结合儿童思维中的想象,在即兴演奏中得出不同的答案。
  参考文献:
  [1]王乐.幼儿钢琴学习:心理分析与兴趣培养[J].北方音乐,2010(9):86-87.
  [2]曹红星.幼儿钢琴学习的特点及提升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1(11):66-67.
  (作者简介:战鸽,女,硕士研究生,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王玲)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更好地销售产品,就应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把情感化设计融入设计实践中。当前,儿童产品包装设计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从情感化设计出发,了解儿童认知需求的特点进行设计更能得到儿童的欢迎,从而提高企业效益。本文重点对现有的儿童产品包装进行分析,阐述情感化设计在儿童产品包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 儿童 产品包装  我们应该关注儿童产品的设计,重视产品包装设计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阶段,绿色环保理念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促使“绿色节能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多的运用,其中包括绿色设计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其逐渐成为平面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探究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平面设计,分析其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 平面设计 重
摘要: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零售贩售模式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大量的原创品牌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入我们的生活,同时在不同线上或线下平台向消费者展示他们的产品和信息。消费者眼光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原创品牌的创意和商品品质的要求也大幅提高,中国本土品牌也在创新中逐步减少对国际大牌的依赖性。  关键词:原创品牌 思维 互联网  一、原创品牌  (一)原创品牌的概念  在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大力发展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一方面要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语文教学,并且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够培育出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更好地奉献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除此之
摘要: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审美情趣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音乐等艺术学科。各级教育部门以及高校都对音乐教育更加重视,教育部也明确将音乐相关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必修课。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如何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以及如何对此加以创新成为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音乐 教育 创新  一、创新音乐教育模式  高校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更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
摘要:水墨书画艺术一直都具有一种独特、缥缈、神秘的艺术之感。水与墨的相互交融,黑与白的相互对比,简单几笔,将作者的心境隐隐约约或酣畅淋漓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其在我国的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表现我国艺术造诣高超的代表之一。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商品上的包装。商品包装的精美与巧妙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提高商品的价值。水墨与茶叶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水墨书画元素运用
在我的印象里,你是一只悠然的乌篷船,停泊在我梦的港湾。没有桨橹,也没有布帆,只有被定格的罗盘,引导我从此岸到彼岸。你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你是沾衣不湿的杏花雨,你是接天无穷的荷花叶,你是淡浓相宜的瘦西湖。有时,你很近,我与你只隔一帘轻纱,推开小小的门扉,便能走进浓墨重彩的山水长卷;有时,你又很远,我行过八百里山和路,而你,却只是天影云光。  钟爱,因为你的垆人似月,皓腕凝雪;也因为你的春水碧天,画船
期刊
摘要:手绘插画在我国不算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需要使得这个行业重新被大众认识。近年来,手绘插画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商业广告、电影宣传、数码领域的动画和CG,小到绘本插画、日常生活用品的外包装,都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融合的产物。这一行的从业人员近几年也大幅增加,且整体素质也有了提升,可以说手绘插画这个行业赶上了时代的列车,正在稳步向前发展。而平面海报这一